
疫情施虐导致全球企业停工停产。但是,有一个行业不但没有关门歇业,而且加大科研经费,搜罗全球科技人才,正在夜以继日地赶工。这个行业就是生物科技公司。今年初,当新冠疫情导致武汉封城的时候,就有美国的吉利得科技公司(Gilead Science)携其治疗埃博拉病毒特效药瑞得西维奔赴武汉。虽然这药并非专门为新冠开发,但开发者认为其对新冠也有疗效。虽然后期临床效果不甚令人满意,其使用专利也被别人抢注,但其创新精神仍然值得称赞。
虽然近几十年的高科技发展已经让我们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但当流行病袭来时,人类还是沿用了几百年前的老套路:隔离,药物,疫苗。如果把抵抗瘟疫比做战争的话,隔离是被动撤退,药物是主动出击,疫苗是防御工事。在这个高科技时代,隔离已经导致全球停顿,而治疗药物又遥遥无期,所以疫苗的研发就成为全世界的当务之急。
研发疫苗的科技含量不亚于量子对撞和登陆火星。人类有历史以来所经历的各种疾病有多少种,恐怕已无法计算。现在全球医疗市场上所使用的药物也是成千上万。但人类所发明的疫苗却少之又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现有的疫苗总共只有26种。也就是说,发明一种疫苗跟登陆月球的难度可比。在全世界翘首以盼的情况下,新冠疫苗的发明人完全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
如果说美国人在盖楼修路方面拖拖塌塌,但高科技创新却是美国的强项,这取决于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和创新思维模式。几天前,以哈佛大学为研究基地的摩登纳公司(Moderna)宣布其疫苗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昨天,哈佛大学附属的BID 医学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在科学杂志(Science)发表论文,证明其DNA疫苗动物试验有效。
疫情虽然仍让人提心吊胆,但在生物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疫苗的研发成功指日可待。在这个全世界激烈竞争的领域,谁拥有了一流的教育资源和创新精神,谁就能掌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