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今年的热词:降本增效。
这应该是互联网人今年最熟悉但又最无奈的词了。
身在其中,要么感受着它带来的寒意,要么经历着它带来的巨变,反正都没那么好。
当然,回归理性来看待这个词,我听到了一个比较认同的理解。
这份理解来自微信张小龙,没错就是那个小龙。
他说:「降本增效是,用最正确的方法做最重要的事情。」
降本是不浪费资源去做太多的事,只做最重要的事。
增效是用最正确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到。
我的感受是,企业如此,于个人成长也是如此。
1.个人成长的降本:
我们在信息速度和数量都爆炸的时代,很多时候既要又要,却很少审视对自己最重要的事。
在个人成长上,我们有很多领域/课程/书本可以去学习,但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这里引入两个思维来辅助:一是黑马动机,二是三叶草模型。
黑马动机是指你在标准社会公约下,真正希望成功的愿景。找到那幅愿景,对应的路径就是你最重要的事。
三叶草模型是「兴趣x优势x价值」,三者交集的事情是最值得做的,当然你也可以阶段性优先追求某一者或者某两者的交集。
回到我,从以上两个思维来看,学习如何成为「自由地生活并做教育传灯的人」,是我最重要的事。
2.个人成长的增效:
增效是指效率,需要两维:最正确的方法 和 最短的时间。
正确的方法上,很多大师说过,跟着有结果的榜样学习,是最快的路径。我认同。
而最短的时间,我认为不是一个长度概念,而是一个状态。
比如用刻意练习的状态持续去做,随着专业和熟悉的提升,时间的边际成本效应就会逐步下降。
比如日更本质就是最短时间的一种践行。
以上,凡事均可用「降本增效」的思维去思考和应用。你的工作和你的人生,也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