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拆H”:A股巨头南下“分家”潮:估值自救,还是资本豪赌?

拆解同仁堂、紫金矿业千亿分拆背后的博弈与风险

2025年7月,港股IPO名单突然被A股巨头包场:

同仁堂医养第三次递表,构建“港股中医帝国”最后一环;

紫金黄金国际携全球第九黄金储量亮相,单点爆破资源赛道;

潍柴雷沃以AI农机为矛,剑指智慧农业百亿蓝海……

短短半年,超10家A股公司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A拆H”),募资总额预估突破300亿港元。这场看似资本狂欢的盛宴,实则暗藏产业变局与估值博弈的致命棋局。

一、现象解码:谁在“分家”?为何是港股?

(1)分拆主体图谱:从“隐形冠军”到战略级资产

企业         分拆标的              核心标签                               港股稀缺性

紫金矿业   紫金黄金国际     全球黄金储量Top9                纯资源型标的断层

同仁堂      同仁堂医养非公立    中医院龙头(市占率1.7%)    中医服务国际化唯一平台

歌尔股份    歌尔微电子              MEMS传感器全球前三        硬科技替代港交所生物科技泡沫

逻辑本质

:将“非主流但高增长”业务从A股庞杂财报中剥离,换取独立定价权。

(2)南下动因:港股的三大诱惑

① 估值剪刀差套利

案例:南山铝业国际分拆印尼项目后,母公司PB从0.8→1.2,子公司港股PE达15倍(A股同行仅10倍);

机制:A股偏好“大而全”,港股追捧“小而美”——同仁堂科技(工业)PE 18倍 vs 同仁堂股份(A股)PE 25倍,医养板块或补足30倍缺口。

② 监管套利空间

A股分拆严规:需满足“三年盈利+净利润占比<50%”,将科大讯飞AI医疗等亏损业务拒之门外;

港股新规:2024年允许“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为歌尔微等硬科技开闸。

③ 国际化跳板效应

紫金黄金国际借港股吸纳中东主权基金(2024年中东资本占港股IPO 27%);

南航物流分拆方案直指全球供应链重构,绑定东南亚电商增量市场。

二、资本博弈:盛宴下的三重暗礁

(1)流动性困局——港股“丐版市场”魔咒

数据真相:2025年港股日均成交额1080亿港元,仅为A股(5860亿元)的1/5;

致命案例:同仁堂国药日均换手率0.19%,单日成交不足200万港元,沦为“僵尸股”;

突围路径:讯飞医疗纳入港股通(北水持仓占比12%),股价较发行价涨21.7%。

(2)协同割裂风险——分家的“副作用”

财务反噬:子公司利润分流致母公司EPS稀释,潍柴动力分拆后ROE下滑1.2个百分点;

生态断裂:美的安得智联若独立上市,或削弱与主业供应链协同效应;

监管红线:同仁堂系三家公司涉关联交易(药材采购),港交所问询函同比增40%。

(3)估值倒挂陷阱——港股非万能解药

残酷对比

智能物流赛道:中鼎智能港股PE 11倍 vs A股科捷智能(688455)PE 28倍;

黄金开采行业:紫金黄金国际预估PE 8倍 vs A股赤峰黄金PE 20倍。

桂浩明警告:“部分企业因A股再融资遇挫转道港股,本质是退而求其次。”

三、破局之道:谁能穿越周期?

(1)黄金标的三大特征

赛道统治力:如紫金黄金国际掌控13座金矿(储量2370吨),成本优势碾压同业;

独立造血能力:同仁堂医养门诊单价超800元,毛利率达42%(行业均值28%);

协同正循环:歌尔微为母公司VR业务供应80%传感器,技术反哺构筑护城河。

(2)资本运作新公式

“A股母体赋能×港股估值杠杆×国际资本嫁接”

范例:南山铝业国际借港股募资扩产印尼基地,反哺母公司电解铝降本,形成产业链闭环。

(3)监管套利终结预警

港交所2025年新政草案:拟要求分拆企业披露“A股审核进展”,封堵规避监管路径;

中美审计博弈升级:中概股回流加剧港股供给过剩,流动性进一步稀释。

结语:潮水退去后的真正赢家

当资本热潮裹挟巨头们集体“分家”,需清醒认知:

港股不是救世主,而是试金石——能存活者,必是那些剥离后仍具全球竞争力的“硬核资产”

互动话题

① 你会投资这类分拆港股吗?最看好哪个行业?(医药/资源/高端制造)

② 分拆上市是在“掏空A股核心资产”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