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在每一分钟,每一天。这是我给自己立下的一个目标。
昨天无意当中,看了一本书。上面谈到了读书的方法。读书,是有方法的。
以前没有掌握这种方法。那个时候也是瞎读书,得到什么书就去读什么书,读完书了,觉得很有趣。也不去思考一下。这样读了一些书,但收获并不大。其归根结底的原因是不会读书。也许在有的人来看。读书不就是打开书本就可以读到知识读到内容吗?是的,这是浅层面读书。
做一个写作人读书来说,那是要深层面读书的。也就是说,读书不能囫囵吞枣,不能模棱两可。对于那些重点的重点的词,重点的句子,一定要放慢速度。反复思考,揣摩作者的意图,从而能够得到一些启示。
而这些启示,对于我们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或许这些很小。但是它确实是一束星光。可以照亮你的某些地方。
随着你书读多了,星光多了!便会更加明亮,更加温暖,也让你对读书充满了希望和力量。
我曾经读书读不进去。特别是读到我与地坛的时候,那篇文章我感觉到特别的难。怎么也读不进去?后来我就一遍一遍的读。也没有读进去。我又请教作家,作家说慢慢的去读。有什么办法呢?是呀,只能去慢慢去读。
我读了一阵子以后,觉得读不下去了,我就开始不读书了。尤其是我与地坛那本书。
我对自己说。我读不懂。我不读,还不可以吗?读不读书是我自己的事儿?也不是别人的事,别人也管不着我,我想怎么样读书就怎么读书?如果读书非常痛苦,那我为什么知道痛苦不解脱出来呢?就这样。我扔了好长时间。
可是心中仍然。舍不得,放不下,仍然惦念着那本书。没事的时候还会去思考,还会去阅读,说是不读书了,其实还是去读书,只不过改变了一种方法,改变了一种心态。这个时候。当我放下了不想再读的时候。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间就明白了,明白了,作者写这本书的用意。
这篇文章给我的启示和力量在哪里?他对身边的人说死是一件必然到来的节日。我开始没有明白,死,为什么是一个节日呢?死是一个很痛苦的日子,为什么说是节日呢?后来我明白了。明白了。
史铁生面对人生,面对。疾病。他无所畏惧。内心变得强大,把死当做一种节日那么。平时的伤痛呢?小病呢?那不更是节日中的节日吗?那反过来。那如果健康的每一天不也都是节日吗?
这样有了这个节日当最后的垫底,那么我们生存还有什么不珍惜,还有什么不好好努力的呢?
一个人面对死都不怕。那么,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艰苦挫折,挑战磨难,病痛。那又算得上什么呢?
我觉得突然间我就从书中得到了一种力量,得到了一种启示,好像我原来腰变得更硬了,更直了,好像我的目光变得更明亮了,好像我说话的底气更足了。这样。我就又走入了一个新的天地。
我又找回了曾经的我。曾经的我依然热情,依然开朗,依然勤奋,依然对明天充满了向往,依然有梦想在心中放飞。我成长了,我进步了。
书是什么?书是茫茫沙滩上的一叶绿洲。书是茫茫黑夜里的一盏明灯。书是漫漫征途上的一个坐标。书是我。萌萌。人海中的一个归宿。原来我是这样喜欢书。从此,我的身边又有了书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