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参与了私塾的拆书营, 拿来练手拆的是吴军的《见识》
《见识》提出了一个观点:与其他外部资源或者个人因素相比,个人的成就首先取决于“见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
让我们来说说那些比贫穷更可怕的事。
缺乏见识的可怕之处
我们经常能听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样的话。一个人缺乏见识,不只是在生活中会遇到问题,你在工作和投资上同样也会不断的踩坑。
无论是看别人赚到钱就眼热,盲目进入股市,或者向父母借钱买房,都是短视。
如果今天你追求一夜暴富,在区块链大火的今天跟着梭哈一把,抱着赢了会所嫩模,输了下海干活信念,抱着搏一搏单车变成小摩托的态度,只怕是会沦为镰刀收割的韭菜。
在生活中如果你没有见识,对于自己以及另一半有个不正确的认识,那么,你可能就会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既要肤白貌美大长腿,还要居家贤惠孝敬公婆兼而有之,或者霸道总裁富可敌国,还能时刻牢记我的姨妈周期之类的。
一切只为了情绪价值的恋爱和婚姻多半都是要凉的。还是找准核心的需求后定一个比较实际的择偶要求,换言之,人还是要对自己是个什么货色心里有个数。
虽然拼爹在政治上不正确,但是有个好爹确实更容易成功,毕竟你爹的远见,人脉决定了你的起跑线。当然如果你爹什么都没有,那么他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放你去飞,而不是抱着你的腿让你对他负责也是一件幸事。
缺爱的人都有点可恨
缺爱无论是看起来还是听起来好像都挺可怜的,但是自由选择,也同时占据着你的带宽,因为选择太多所以反而任性,即使是因为爱而恋,但是到了婚姻阶段,一旦过了有情饮水饱,需要柴米油盐换尿布的时候落差反而来了。
书中提到婚恋不自由的大部分印度人,正是因为没得选,所以干脆就认命的好好经营。这大概就是没有太高的要求,没有太多的预期,所以生活中只要多点什么东西都可以当做惊喜吧。
因为需要养家所以相对的他们就不会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好好工作,挣钱养家才是正经。
这也跟我国稍微年长的人是一样的,一个工作可以坚持干到退休,哪里像现在小年轻稍不顺意就想着跳槽。当然那个时候并没有太多选择也是真的。现在的社会可选项很多,而且有很多选择大于努力的论调满天飞,也影响着浮躁的年轻人,反正可以换嘛,那么认真干嘛,这也造成你东一锄西一锄的挖了很多坑,却很难挖到泉水。
没规矩怎么行
有个长远的见识还会助力你在职场的成功。有很多人在职场以占到了便宜而沾沾自喜,这样的便宜类似于迟到了而没有被抓包,别人埋头苦干而你喝水磨牙奖金照拿等等,虽然短时间内你可能占到了便宜,但是这种应付了事一旦时间长了,势必会在业绩上产生影响。
换言之,别看别人现在苦哈哈,以后一旦有了单独出头的时候,他就有站出来的底气,而你多半还是认怂的缩回去。你以为你混了日子,其实是日子混了你。
别让你的见识阻碍了你,要学会抱大腿
相对于过去,现在增长见识要容易的多。多跟与比自己好的人在一起,就是为了增长见识。
很多时候成功与否取决于我们的见识高低而不是简单的努力,换言之你的看得清那个腿抱着舒服,还得琢磨抱腿的姿势也能让大哥愿意带你玩,毕竟腿粗这事大家都看得见,能抱的位置毕竟有限,他抱了你就没得抱了。不过要是你有一流的抱腿技巧,非但大哥被你抱的很舒服,他甚至还把你转介绍给其他大哥,那你是不是也有点小牛。
而且现在各种线上教育课程随处可见,你只要付出时间金钱就可以随时学习。
多读书,多好书。
然而好书不都是那么好懂,你前期的见识也会影响你对书籍的选择。
大部头的书读不完,你可以读被拆解过的书,我们在私塾里就学了52本蔡叔拆解的书, 而且现在也在学习如何拆书。这又何尝不是输出倒逼输入,当然选书的内容取决于你前期的储备,拆书的成果也与你的积累有直接关系。
不过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难免会被舆论裹挟,知识焦虑也随之而来,很多时候以为拥有了一本书,就获得了里边的知识,甚至会囤积一些没听过几节就被扔在一边的课程,这既是对于意识到见识不足的焦虑,同时也是你见识不足的体现。
信息焦虑不仅表现在盲目买书买课,也表现在随时都要盯着手机,这年头很多APP都做得很精美有趣, 叮咚一声就开始收割你的注意力,信息的红点提示不消除,心里总有那么点痒痒的。
阅读的意义除了增长见识,还可以促进交友,扩大你的交际圈子。这不只是隔空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探讨身边圈子里的人没法沟通的话题,甚至有的还聊出了另一半。就蚂蚁私塾里而言,线上谈成了几对,各个私塾长组织的线下活动据说也成了好几对,更别提那对跨国恋,时不时群里撒狗粮的家伙了。
大家智慧值得学习
莎士比亚著作,《哈姆雷特》中对于交友有三个原则:
1.三思而行,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2. 对人要和气,但不要过分狎昵。
3.礼数有加,但是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三条对于我们的日常交友也具有实际的操作意义
对于产品价值的打造要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看看那些傻傻分不清楚的网红脸,或者是被吐槽连连看的韩国整容术,浓眉大眼尖下巴,一个两个你会觉得美,但是一眼看去都一样,那就有点下吓人了。
要把产品打造成大家都离不开的东西,就好像牙刷一样,用的时间不长,但是每天都总要要用到,而且会一直用下去。并且在全盛时期想好退路,未雨筹谋。
现在社会人们往往追求财富自由,但是与其脑子一热扎堆进入创业领域最后输的底掉,不如打磨自己的长处,于细微处满足他人的需求也不失为创业的好路子。
怎样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高低不在于开始了多少,而在于完成了什么。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伪装工作的人他们往往能一心多用,一边工作聊微信,刷个朋友圈,再刷个微博
效率其实是很难提高的,唯有少做点事,工作就工作,刷什么朋友圈,刷什么微博。带什么手机。
要善于找到最重要的工作,优先完成。
不想成为一个伪工作者,就要搞清楚做什么事你才能获益最大,明白积极工作的最大受益人是你自己。
伪装工作的人是不能给公司带来收益的,也不能给用户带来价值。
他们会沉醉在自娱自乐中,哪有什么心思学习新技术,守着旧工具,又怎么谈提高效率呢。
他们不认真思考,盲目寻找答案。不讲究质量,事后不停修补。成天纠结于鸡毛蒜皮的小事,浪费资源。他们以为开会就能解决一切。
你应该听说过,练习10000小时就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但是这要达到10000小时的刻意练习才是重点。
凡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10000小时刻意练习后,你才具备了开启某一扇大门的基础,但是你还得找到门,这其中可以是自己寻寻觅觅, 也有可能遇到了仙人指路,比别人少了在路上摸索的时间。
智商、运气、家庭环境这三者具备加上刻意的练习才是开启成功大门的关键
如果10000小时仅仅是在简单重复,好高骛远不学习,以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就一直在同样的错误上不断翻跟头,或者只在自己的领域里精进, 对外界事物一无所知甚至盲目排外, 10000个小时里没有累积, 不成系统,没有搞清楚底层的原理, 同样的公式换个题目就不会做了。
要想做成一件事首先要确定目标,再拆分成阶段性的小目标,中间还要有战术。
还要做好记录,避免重复。
做好最后的1%做事有始有终,这也算老生常谈了,但有的人就是觉得差不多就够了,生活上满足于小富即安。这其实还是见识不足的结果,你说小富即安,可是现在的小富是基于吃饱喝足无病无灾,正所谓明天和意外你不知道哪一个先来。到了明天,可能已经是不足。如果工作中也只是满足于做到, 而不是用尽力做好,这也只是一种只在乎自己,不管他人体验的表现,这年头淘宝客服还要亲亲给个五星好评呢, 不注重用户体验,你可能会失去他们哟。
职场误区与破法
年轻人第一份工作不要太在意工资,而是要成长。现在不是拿个铁饭碗在一个地方吃到老的时代了。你要把自己打磨到对应的程度才能收获对应的待遇。而每上升一个层次,注定是要流血流汗烧脑,能做到在哪里都能吃饱才是你的金饭碗。
工作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职业是一辈子要从事的事业,如果你能用经营一份事业的心思放在工作上,必定会比把自己当作单位的匆匆过客要强的多。人一旦把自己放在过客的位子上就很容易在很多事情上敷衍了事。
不要被别人语言暴力激怒后就乱了章法。
职场人要想过得好,工作顺利,与人为善,沟通必不可少,即使是在生活中这也是很重要的,善于沟通才能正确理解对方意图,给出明确答复。
要想突破职业的天花板
就要进行自我的通识教育,广泛学习掌握专业外的知识,开阔眼界会有更好的合作,调动更多资源。
懂常识,学科技,还会点为人处事的艺术多半不会混的太差。
商业本质是让人多花钱而不是省钱。
各大电商推出的双十一,双十二,618、520 、2.14、七夕,早就不再是日历上的某一天,它们已经成了钱包燃烧的日子,所有的轰轰烈烈都只是为了掏空你的口袋。在各种折扣,优惠券的轰炸之下, 人们往往会囤积很多不必要的东西。
甚至很多微商也在增加你的焦虑,买了东西你是成功的,不买就是没有主见,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钱和时间一样都被商家收割殆尽,换言之,谁能收割注意力,谁就能实现财富自由。
不给选择,爱买不买
如果说以前的手机厂商会尽量开发所有市面上存在的手机机型,以满足所有需求的客户,那么苹果手机的出现就是只此一款爱买不买,无论是爱国说还是别的什么论调四起,果粉就是会在上新的时候,情愿连夜排队也要第一时间拿到最新款。
现在早已不是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了,你看网上很多人狂喷某某鲜肉某某鲜花除了那一张脸什么都不行,可是你喷你的,人家照样吃香喝辣该拿的一分不少,那张脸,那个名字,那个人设就是有人心甘情愿买单。他只要伺候好这拨人,一切都不是问题。
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我们的舆论非常奇怪,总是倡导视金钱如粪土的高风亮节,但是我们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在为下一顿饭而忙碌奔波,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考虑其他事,还能有什么幸福可言。
更有段子说的是我视金钱如粪土,我爹视我如化粪池。需求就在那里,如果不是花自己的钱,那么可能就要花别人的,比方说父母的。
现在比较热的词有一个叫财富自由,但其实很大一部分自由是自由了,但财富恐怕是没有的。
对金钱的追求还产生了另外的状况,那就是前半生拿命换钱,后半生拿钱换命。甚至时不时的就会有新闻爆出,某个中年人猝死了,某个青年猝死了。过劳死成了大众担忧的事。然而过劳死并不是很普遍的,很多人应该焦虑的是过得太闲,熬的夜根本就是手机太好玩,实在放不下。
什么样的金钱观才是正确的呢,当然是花在应该花的人事物上面。
比方说解决食物,拓展交际保持身心健康,生活获得愉悦,有的人赚了一辈子的钱,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最后只能把钱用在急救上,有的人没有挣到那么多钱,却是今天花明天的,今年花了明年的钱,月月光。
钱应该是使你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而不是造成负担,带来麻烦。
既然钱那么重要,那么钱从哪里来。
你可能要说投资呀,让钱生钱。
说得容易,平常再怎么花,只要来钱的渠道没有断,你的钱多半是花不完的,但是投资失误确实是会让你一夜回到解放前。
我们常说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投资必须有明确的目的,那就是赚到钱。
无论你是买股票,还是别的什么都要考虑的是赚钱。
低风险对应低收益,高收益的背后必然有更高的风险,必须要慎重考虑再下手。
会表达,会说话对一个人的影响
通常人们说的口才好就是能说会道,假如你能站在演讲台上侃侃而谈,神态自若,那么一定会收获很多羡慕的眼光。毕竟大部分人别说上台演讲了,仅仅是站在台上都会让他们腿软,呼吸急促,面红耳赤,拿话筒的手紧的发抖。
当众演讲据说其难度仅次于面对死亡。、
就算是跟死排在一个水平线上,有很多时候你也还是要硬着头皮上。
毕竟当你有了一个好的项目,要进行推广,需要线上直播,线下路演的时候你不可能说要不大家看我的稿子,我就笑笑不说话。会后给你解答疑问好不好。你大概只会看见白眼,和别人不屑的,切。
我们讲谈恋爱,也是要开口谈才有恋爱,你没看到那些会说情话的男主总是有更多选择,而默默奉献不爱说话的男二,除了收获屏幕外的心疼,只能夜里寂寞孤单冷吗。
就像男主阅人无数,凉了不少前任才能口吐莲花,迷的一众花痴少女心驰荡漾。演讲也是可以经过后天刻意练习达到颠倒众生的状态。
首先,你得准备稿子,这是一份逐字稿,这个稿子里你要琢磨你的听众是谁,他们能接受什么样的内容,用什么词汇才能瞬间拉近你跟他们的关系,让他们觉得,哇你真懂我。而且这篇稿子无论是在哪里停顿,停顿多长都要经过刻意的训练,背熟稿子,演练到就跟你就是临时起意,你就会在他们的眼里牛逼闪闪。无论是台下十年功台上三分钟,还是必须拼尽全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大量的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练习,你才能在别人看得见的地方收获掌声和鲜花。
男主角的每句话都是为了让女主倾倒,同样的你演讲也必须有个目的,无论是中间穿插的小笑话,还是一点小调侃,都应该是为了你的最终目标服务,而不是临时起意,又不是为了显摆你知道这个笑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要是只会要那无关紧要的废话忽悠他们,他们一定听得出来,还可能让你下不来台。
男主的情话是要让女主踏实的跟着他,那就不能今天说我要和你在一起,明天又说,我想了一晚上还是不能给你幸福,咱们要不分手吧一样摇摆不定。你的演讲一定要目的一致给听众确定的内容。
甜蜜的情话,踏实的态度,稳定的条件,给予女主安定感,甜蜜感和幸福感。你们才能过上辛福的生活。
同样的你的演讲有内容,有趣,你让人觉得靠谱,才会有收获。
五天时间的拆书训练,刻意的练习,既锻炼限时作业完成的能力,期间也可以算是剥皮拆骨,虽然每天都过得苦兮兮,但是作业完成后的那种成就感是旁人没有办法体会的。
拆书五天,能不能成个导师已经不是重点,怎么样去看一本书,把它变成你的,真正是可以被你用到的,而不是当个背景墙放在书架上落灰才是重点。
当然,如果自己拆书确实有一手,不仅自己能吃透,还能通俗易懂的让别人也能看懂听懂还不用去翻厚厚的原书,那么这必定是功德一件。
一个人缺乏见识,不只是在生活中会遇到问题,你在工作和投资上同样也会不断的踩坑。
有个长远的见识还会助力你在职场的成功。
读书除了增长见识,还可以促进交友,扩大你的交际圈。
要善于找到最重要的工作,优先完成。要在工作中得到成长
商业的本质是让人多花钱,而不是省钱。钱要花在应该花的事物上,要给自己带来便利而不是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