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思想家评书传(二)

      这是有关《董仲舒》这个人物,在历史长河中,或是教科书中写的人物形象应该是反派角色吧,对于这本书我还是不太理解,总感觉这个董仲舒先生是个不太好相处的人,也许是我自己记错了吧?那好看看如下这本古经典版的董仲舒是个什么样的为人呢?

一,西汉前期的社会矛盾

    董仲舒所处汉武帝时代的西汉社会,主要矛盾已成了以封建皇帝为代表的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因而,新的统治阶级特别是他们的理论家的主要任务,就在于防止农民造反和为此而遍造体系了,懂仲舒思想便由此应运而生了。这种说法听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实际上是值得商榷。诚然,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总得来应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因此地主阶级及其理论家总是要把防止农民造反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放在重要位置上,不会稍加忽视;但同样没有疑问的是,在慢长封建社会历史长河中,其基本矛盾并不一定总要表现。

关于宇宙的本原和生成问题

  在原始时代,它是同原始宗教观结合在一起的;到了奴隶社会,它便完全屈服于当时的统治思想--神学天命观;只有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春秋时期,老子才建立了第一个以“道”为最高范畴的朴素唯物的哲学体系,并从哲学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宇宙发生论的问题。

      老子讲的简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说法。至于道是如何生一,如何生二,如何生三,如何生万物的,他将其至于“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

庄子揭示了万物产生的机制,即把阴阳的对立统一视为万物的“根本”和人生之“父母”。后来荀子在此基础上将万物按照无生、有生、有知、有义的发展顺序作了区分,表现了一定程度的进化思想。

还有 77% 的精彩内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支付 ¥5.00 继续阅读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