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文化

才买少爷产品,随手mark点笔记。


【丧X的五个维度】

自我评价-差不多是个废人了

工作状态-不努力一下你都不知道什么是绝望

生活方式-一年四季都是困的,躺在床上才清醒(不舍的结束一天)

社交方式-不吐槽,无社交,反社交

生活态度-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明天和后天的苟且。


【丧的时代合理性】

20年前心灵鸡汤流行

螺丝钉,付出和收获之间的因果关系越来越间接,感觉人生失控


【丧与心理发育】

社会角度:对抗认知闭合,保持文化开放性的重要力量。

每一代人必须经历价值观重建,社会才能形成新的价值观,维持开放性和保守型的平衡。

有能力应对风险,才能接受开放。


个人角度:青春时期的迷茫和烦恼是心理发育的必经阶段。

信息爆发时代,不确定性增加,认知闭合更难,年轻人探索真相时,失去原来的认知秩序感。


【丧与意义感重建】

需要感觉胜任自己的工作-有能力

需要感觉被接纳与认可-有社会关系

需要感觉对自己的人生有掌控-有自主性

低层次愉悦满足不了高层次的快乐


明确自己是谁和自己要做什么-自我同一性

探索时候会感觉痛苦与焦虑,探索自我认知的痛苦很正常

心智的成长没有回头率,廉价的快乐填补不了


【负面情绪的积极意义、幽默表示丧】

观点估计来自于头脑特工队

就是sadness也是有意义的,抑郁情绪可以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嘛


【丧的防御性悲观】

学霸每次都说没考好,结果成绩出来还不错

感觉就在说自己,可有些时候真的是抱着不挂的心情考出来拿奖学金的成绩,可能学校渣吧

个人体会这种情绪在重要关头并不合适

依旧记得高考数学的时候,注意力全在没做出来的题,而不是自己又做出来一题,心态都崩了

所以虽然可以直面自己的悲观情绪,但有时还是需要看开点


【不讨好他人也能成为有趣的人、提高次级控制感】

哈哈哈,我真的是个丧X哎,我早就选择不过多社交,做自己开心的事,不去讨好别人,很多时候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提高次级控制感,习得性无助,不就是最近做实验的状态吗,老师没用,同学之间做的事情都不一样,没有互相讨论学习的感觉,所以做不出来真的特喵的是超出我能力范围外的事,真的特喵的就是缺乏资源。可是我要毕业要混文凭啊,舍不得已投入的机会成本啊我靠!

所以觉得自己健身,学英语这种付出就有回报的事真是太简单了,也略微给自己点人生掌控感


【注意力黑洞】

高度碎片化、连续存在、内容品质不高(参与门槛低、获得感也低)

特么以后稍微少刷微博,只用什么等饭啊这种碎片时间看。真的刷到干货,我都是收藏了之后就没有然后了。

还有最大的注意力陷阱淘宝,这个评论简直是赛高,以为自己移动端购物很节约时间,结果作为穷感在互联网的支持下竭尽全力地货比三家,所以今天围巾到手满意,也顺便不再去看别人家的浪费时间。


【答网友问】

情绪的认识、分辨、理解、接纳和情绪表达,感觉可以从情商课里学。

至于性冷淡、不装逼,感觉特么就是我,真的是对于名牌包没有感觉。


【总结】

真真正正认识到自己就是个极其悲观的丧X,不过也算是可以更好地接纳自己吧。

希望悲观地发愁未来的同时可以动手去做些事情,比如刷算法、还有看好玩的闲书(不过这个占比得控制下)。然后少刷特喵的微博,虽然其实就着一个热点,看到不同行业的人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意见真的很有趣啊,我这样的深度刷微博算不算获得感强一点呢。

尝试用下番茄工作法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