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是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作为CEO为苹果公司效力的第10年。10年前,斯卡利就已功成名就,成为百事可乐公司史上最年轻CEO,在美国东部城市纽约过着自由安逸的生活。与此同时,在美国西部旧金山,苹果公司却因为刚刚解雇了CEO而求贤若渴。在猎头的举荐下,斯卡利成为苹果公司争取的目标。当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出现在斯卡利眼前,用“乔氏现实扭曲力场"包围着他,对他说出“你愿意一辈子卖糖水,还是和我一起改变世界?”时,斯卡利的人生轨迹被彻底改变。他被乔布斯征服,毅然放弃百事的宝座而转投苹果麾下。
在为苹果效力的10年里,斯卡利运用自己在市场和商业管理的卓越技能,创造了苹果麦金塔(Macintosh)电脑的销售神话,为苹果公司积累了数亿美元的现金财富。然而,“乔斯热恋”逐渐降温后,斯卡利与乔布斯的矛盾因为复杂的公司管理架构和乔布斯桀骜不驯的性格而日益加深,最终两人水火不容在1986年摊牌,导致一场激烈内部纷争和人事变动。这场职业经理人与公司大股东的政治斗争风波以乔布斯被逐出苹果宣告结束,在这之后,斯卡利不得不接手研发部门,成为公司的技术总监。
作为市场营销方面的顶尖高手,斯卡利其实并不太擅长这些本属于乔布斯的工作。为打造麦金塔电脑的升级产品,他联合IBM和摩托罗拉共同研发了新架构高性能的处理器平台PowerPC,并耗费巨资改造已有的软件操作系统与之匹配。就像当年百事可乐主动挑战市场霸主可口可乐一样,斯卡利领导的苹果试图基于这个新平台来对抗当时如日中天的英特尔——微软组合。然而,科技产品的技术复杂度,远远不像可乐只需搞定配方那样简单,斯卡利的技术管理能力直接导致PowerPC运作多年一直还在非主流的位置徘徊。当时,在个人电脑市场基于PowerPC做产品的电脑厂商寥寥无几,后来甚至只有苹果一家公司在坚守。到了2006年,连苹果也不得不放弃,将旗下的个人电脑产品全部转向了英特尔处理器。
斯卡利本科念的是建筑学,他时常畅想,建筑师在与客户洽谈时,可以用一台大屏幕手持电脑快速绘制并向客户演示方案草图。基于建筑师的这种需求,他为苹果做出另外一项产品决策,就是被称为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的全新产品——苹果牛顿(Apple Newton)。这个大屏幕、可随身携带、可手写输入的产品从1987年开始研发,历经6年耗资1亿美元,直到斯卡利离开苹果的1993年才最终上市。PDA这个概念,是在苹果牛顿的研发周期内由斯卡利提出的,也因此它是公认的世界第一台PDA设备。只不过,作为数码产品从销量来看,苹果牛顿是不太成功的。它的一大特色——手写输入功能,因为识别错误率奇高被业界诟病,甚至在1994年被热播的搞笑动画片《辛普森一家》作为嘲讽对象。
站在今天回望过去,在个人台式机还如火如荼增速迅猛的那个年代,苹果牛顿是一个过于领先时代的产品。虽然生不逢时市场黯淡,但是并非一无是处。它最大的贡献,在于孕育了后来成为移动设备处理器市场霸主的低功耗平台ARM,同时,它让产品天才乔布斯看见了手持设备的未来,为10年后苹果推出iPhone和iPad播下了灵感的种子。
产品研发的不断延期、定位的反复调整、过高的价格以及考虑到可能影响主流产品麦金塔电脑的销量,最终,苹果牛顿在1998年停产退市。
激烈的市场竞争,也是苹果牛顿退市的另一个原因。当时另一家专注于PDA产品的公司奔迈(Palm),正凭借其优秀的产品性能和低廉的价格悄然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