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阑梦第152期“守”专题活动。
曾读过篇漫画,《挖井》:一位挖井工人第一天往下挖了两米,没有水,于是离开。
第二天,他换个地方挖了三米,依旧没水,再次离开。
第三天,他又换一处,挖了五米,还是没有水。
第四天,他在新的地方挖了六米,仍然没有水,他扛起铁铲,嘴里叼着烟,边走边说“这个地方没有水,换个地方挖吧”。
可他哪知道,那口六米深的洞只要再往下挖一米,地下水就会喷涌而出。
庄子在“疴偻承蜩”故事讲过:孔子到楚国,在树林中见到一个驼背老人用竹竿粘蝉,动作灵活,如同在地上捡东西。
孔子惊奇,问:“老丈粘蝉如拾物,可有诀窍?”
疴偻者说:“无他,唯苦练耳。竿头叠五丸不掉,便如拾物;我立如树桩,臂如枯枝,眼里只蝉翼,旁物皆不见。”
孔子对弟子叹:“专心至此,方能出神入化!”
还有两个故事。一,“纪昌学射”:纪昌想跟飞卫学射箭,飞卫先让他练“不眨眼”。他躺到妻子织布机下盯踏板,两年后锥尖近眼眶也不眨。
找飞卫时,飞卫又让他练“看小如大”。他用牦牛毛系虱子挂窗前,天天盯看,三年后见虱子像车轮、小虫像山丘。
这时他拉弓射虱,正中中心且毛不断。飞卫笑着说:“你已经学会射箭了!”
二,卖油翁:陈康肃公射箭技艺高超,常为此骄傲。一天他在家园射箭,卖油翁放下担子,斜看许久,见他十箭中八九,只轻轻点头。
陈康肃公不满:“你懂射箭?我射得不好?”
老翁说:“没别的,只是手熟。”陈康肃公发怒:“你敢轻视我!”
老翁说:“我倒油就懂这道理。”他把葫芦放地上,用铜钱盖住葫芦口,慢慢舀油从钱孔倒入,铜钱一点油没沾。
老翁道:“我也没诀窍,只是手
熟。”陈康肃公笑着让他走了。
可以说,像漫画“挖井”,故事“疴偻承蜩”、“纪昌学射”、“卖油翁”,都是做一件事,练一门技艺,始终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像挖井人,东挖一下,西挖一下,最终一口井也挖不出来,一件事也没不好。
上面故事,只是做一件事,练一门技艺。做事还要把握大的目标和方向,坚守初心,在正确的目标方向上坚持不懈,这样才能有所建树,有所成就。
我很敬佩雪漠老师,他扎根西部,早年不断被调到一个又一个偏远小学,但他从不报怨,而是把它做为“体验生活,观察生活”的契机,潜心修练,潜心读写。
他为了生活曾开过书店,当生活有所转机,生意火爆时却把书店转手。
他说他是来写作的,不是来赚钱的,不该把时间浪费在与写无关的事上。
他在漫长写作过程中,思想不断成熟,文字不断成熟鲜活。
从《江湖黑话》始,被上海一家出版社慧眼识珠,命运齿轮开始转动。
一位认识(《江湖黑话》出版认识)的编辑向他约稿,提醒他(贵人指路,包括后来认识著名评论家雷达,雷达老师撰文评论),写写家乡吧,写写西部。
他的成名作《大漠祭》就是在贵人点拨下,写家乡,写西部,一写十几年。
当《大漠祭》一炮走红,《猎原》,《白虎关》写作,出版,顺理成章,一本比一本成熟,一本比一本火。
雪漠老师成名之前也是普通人,跟我们一样,我们现在的很多人,生活条件,生存条件都比他好。
但我们有初心吗?肯定有。我们做事坚持不懈吗?可能也坚持。
但是,当遇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当遇到追求中纷繁的疑惑(怀疑自己,怀疑能否成功);当遇到眼花缭乱的诱惑,我们不及他,会为之所动,偏离方向,偏离初心,像那挖井人一样,东挖一下,西挖一下,劳而无果,最终放弃。
在我接触的人中,很多人放下初心,放下目标,追求“现实利益”去了。
我不否认追求现实利益不对。每个人的目标和初心不同;只要目标和初心顺应社会历史潮流,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就该坚守初心,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