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读到一本名叫《杰出是培养出来的》一书,从中读到一段话:
每天晚餐之后的一段时间,往往是一家人最热闹、最快乐的时光,这时候,七个孩子和爸爸妈妈聚在一间屋子里。妈妈和大女儿秀霞弹琴,大家一起唱歌。唱中国歌曲,也唱外国民歌,一首唱罢一首又起,歌声琴声汇成了一种和谐欢乐的气氛。有时候孩子们要求爸爸表演,陈鹤琴就弹起那把从美国带回来的曼陀铃,唱起在英国曾同黑人一起弹唱过的民歌。孩子们或托腮静听,或轻轻哼唱。陈鹤琴的嗓子并不算太好,但他激情饱满,唱得非常投入,具有感染力。
得知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夫妇与他的七个孩子每天晚饭后一起唱歌弹琴的快乐生活,让我非常羡慕和钦佩。陈鹤琴非常重视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音乐陶冶了孩子的情操,开发了孩子的智力,促进了孩子全面发展,他的做法与众不同且别开生面。
陈鹤琴:“喜欢音乐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本能,音乐在儿童生活中占极重要的地位。
家庭中有了歌声,如有了生气一般,试想一个家庭吃完晚饭后,父母子女团聚一室,同唱同歌,这是何等有趣的事情!一日之间有了这种团聚,不但与精神上发生无穷的快乐,感情上也可更加融洽,所以家庭中不可没有乐歌。”
我喜欢音乐,喜欢歌唱得好的人和会弹奏乐器的人,他们给我们原本平淡乏味的生活增添了许多快乐。
一家人唱歌弹琴的生活,更彰显了全家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并且营造了一种幸福温馨的家庭氛围。
“音乐是灵魂飞翔的翅膀,美好的生活离不开美的旋律。这10首世界名曲我都喜欢,但最走心的是《昨日重现》,电影《毕业生》插曲《斯卡布集市》次之。两首怀旧歌曲为什么百听不厌?因为就像春风扑面,如同清泉入心,无需翻译便把一份爱的情感抒发的真实、自然、细腻、舒展和晓畅。人说此曲只应天上有,其实,用心品味的诗意生活才是音乐之源。”——孙云晓
1.听着美妙悦耳的音乐,会让家人卸下疲惫,放下负累,精神放松,心情愉悦。
南京鼓楼医院定期招募弹钢琴志愿者,这其中88岁高龄的沈学善格外引人注目。他退休前曾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的一名教授,退休后自学钢琴。2014年开始当志愿者到现在已经7年的时间,谈到为什么当志愿者,他说:“弹琴可以愉悦身心,抚慰心灵,无论是对患者还是辛苦的医务工作者都是有好处的。”
2.在美妙音乐的伴随下,家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加亲密和谐。
3.好的音乐还有治愈的效果。当孩子心情不好时,美妙优雅的音乐会使孩子更冷静、更理智、情绪更稳定,不良情绪会逐渐烟消云散。
4.孩子的成长最需要真善美的力量支撑,音乐有助于孩子发现美好的东西。
网上读到一段话:世上最美的音乐莫过于轻音乐,没有歌词却能净化心灵,涤荡灵魂,人世的风尘、罪恶,人性的贪婪、欲望让我们迷失方向,但世上还有一股力量却能让我们找回童真、找回本心、找回自我。如春风,抚去凛冽的寒冬;如夏雨,滋润干涸的心灵。当你累了、倦了、迷失了,请戴上耳机,在夜深人静时接受来自天堂的洗礼!
“我做了43年的儿童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来说音乐是非常必要的。儿童在音乐中可以发现自己、也能发现他人,还能发现未来。”——孙云晓
家庭生活中可以没有美食、鲜花和礼物,但绝对不能缺少音乐。美妙的音乐让人陶醉和着迷,使人心情愉悦,最大程度上摆脱烦恼和忧愁,精神得到彻底放松和休息。家庭生活中有了音乐,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优雅浪漫、美好快乐。
音乐之于生活,犹如饭菜中食盐、夏天的扇子、冬天的阳光、秋天的落叶、春天的花草,不可或缺。
愿美妙优雅的音乐永远伴随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作者简介:臧晓芸,女,生于1971年2月,50岁,水瓶座,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本科学历,从事中小学英语教学26年,喜欢阅读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