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谱圣经】多少功夫织得成一部《锄月庐藏印》『叁』

艺苑荷锄勤种收,篆田千斛宝珠留。

廓充辑佚从长计,庋掌裁新赖巧谋。

泗水虞山分派别,闲章边款识春秋。

清芬遥揖云亭久,无处租来访戴舟。



洋洋洒洒,一部篆刻史,自战国秦汉以来,经历了由“实用品”到“艺术品”、由“附属艺术”到“独立艺术”的历史。而其重要时间节点,则在明代中叶。

此前,印章都是工匠所为,此后,文人参与并主导使之成为独立的欣赏艺术。而促成这一嬗变的契机,是松软易刻的冻石用于制印。这样,文人无须再假工匠之手而能在石上直接镌刻,直抒胸臆。

明代文彭,他是大书画家文征明的长子,继承家学,能书擅画,用印自已设计好墨稿,请人代刻。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几筐用于镶嵌首饰的冻石,尝试动手刻印,不意此举开启了文人流派篆刻之门。

此后,无数文人雅士投入其中,倾情于石,雅兴逸飞。


废话少说,直接上干货


《锄月庐藏印》精彩内页欣赏





印事将在随后的四期中为大家奉献更多精彩内页,敬请关注!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进入印事空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 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9,169评论 0 7
  • ——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 关于书界“贴学”与“碑学”两大系统之间的关系,从前一直比较模糊,自拜读白谦慎先生的著作...
    薛定谔的流浪猫阅读 10,277评论 0 3
  • 在装翅膀的猪阅读 1,534评论 0 0
  • 这本书给我展示了一个黑暗社会里一个善良、淳朴、老实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的理想是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每天省吃...
    17统计王欣雨阅读 1,768评论 0 0
  • 送给朋友“折梅独看” 图片来于网络Ⅰ配诗一首 飞雪狂飘逝冬残, 梅花怒放耐春寒。 枝摇三弄留倩影, 花开千树各争鲜...
    二斗八阅读 3,280评论 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