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并不是没有读过写作类的书,但往往读不下去,书里通篇都是理论性知识,不仅晦涩难懂,而且实践性不强。读了舒明月老师的《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犹如在迷宫里终于找到了出口一样,醍醐灌顶,如获至宝,一向看书慢的我竟然在两天内兴趣盎然地读完,甚至推掉了弟弟出去嗨的邀请。特别是舒老师在后记里讲述她成名前的故事,如此推心置腹地鼓励有文学梦的年轻人,让我觉得,这不就是在说我吗?实在是感动至极。
舒老师的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通过举大量事例来归纳出普遍规律,就像书里记载的,书名还可以换成《中国现当代文学片段赏析》,这样比那些先列举理论性知识点的教科书要好读得多;这本书也不同于一般无病呻吟、只注重心灵鸡汤的畅销书那样无实质内容,而是有其理论高度的,比如在读到“祛魅”时,我不禁有此感。书中举的例子仅“颜色”篇就涵盖古今中外,无所不有,上有胡兰成、鲁迅、张爱玲、川端康成;下有写《老残游记》的高鹗、安房直子、汪曾祺、李贺。从前的我一方面读名著确实有限;另一方面,在读的过程中,好像也根本不会去仔细注意作家在各个方面的描写特色。我反省自己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确实弱爆了!
书中有一些好的观点,记录一下:
鲁迅《野草》中的一段: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
血红、白中隐青、深黄、雪、冷绿,这些色彩的搭配会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再如鲁迅《秋夜》中:
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雪白、猩红色、翠绿,明艳的搭配,会让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张爱玲的文章中更有:
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手帕,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香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裤子......
雪青、银红、葱白、闪蓝等等,难怪舒老师对张爱玲的评价是:明艳端方,光彩照人。
如何写出这种颜色呢?
心中想到某种色彩笔下却只有干巴巴的灰绿红蓝,完全不知如何向细处描摹时,可以发动联想,找日常事物中相似的颜色。
如何将这种颜色由点及面地铺开?
学习刘鹗和安房直子以大块晕染出色。
如安房直子的《狐狸的窗户》:拐了一个弯,突然,我觉得天空特别耀眼,就像是擦亮了的蓝玻璃……这时,地面也有点淡蓝。“咦?”
我悚立了,眨了两下眼睛。啊,那儿不是往常见惯了的杉树林,而是宽广的原野,同时,还是一片蓝色桔梗花的花田。
.......
但是,那儿吹着很好的风,桔梗花田一望无际,就这样返回去,未免太可惜了。
用颜色造境,挑选最喜欢的一个色适用。上文中,桔梗花的蓝色贯穿始终,蓝色是忧郁的,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也是忧伤的,二者相得益彰。
古代文学中,要提到李贺了。他的诗按汪曾祺的话来讲就是:“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
如他的: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云根台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读一读,是不是有一种浓烈之美?
近日写了一首词《点绛唇》,词的上片有“数萼轻寒”,下片为了照应,加了句“重踏残红路”。怎么就没有作家对于颜色的敏感度,红只会想到朱砂红、深红、残红、浅红、玫红这些陈词滥调,你看作家的笔下有冷红、珠红、桃花乱落如红雨、猩红、银红、血红......分析的这些作家竟然没有一位用到平日里大家都会用的那些词汇,高下立见了!
在以后的写作中,如果想要让文字饱满灵动,就充分调动想象力,给颜色加一个萌萌的前缀吧!精确且不失个性,笔下有着五彩斑斓的世界,文章才会让人青睐。
类似的颜色包括竹青、鹦鹉绿、檀木之色、靛青、深烟红、卡其绿、油烟墨、琥珀色、驼色、水黄、湖蓝、墨灰、牵牛紫、秋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