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写作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给别人看?赚钱挣稿费?不是,都不是,写作的真正目的在于,组合一些原本毫无关系的文字,给自己看。

自己是自己作品的真正读者,我是这样认为的。

我有三件经常干的事:上班、炒股及码字。上班不得不干,那是工作,赖以为生。炒股是需要干,为了赚更多的钱。至于码字,是因为暇闲之时只会做这个游戏,别的不会或没有兴趣。

把字词分分合合,于我,就是一种游戏。游戏之时,能让自己放松或得到发泄,这就是写作的意义。

码字,赚不了钱,于我,是这样的。既是游戏,愉悦了自己,或给自己受伤的心理疗伤,为什么还要别人给钱呢,这样想也就释然。

人不是所有的时间都是匆忙的,要干的事再多,总有无事可做的时候。于是这时候,我自己陪自己玩,找一些文字分分合合。

这就像男男女女,一个人过总是闷得慌,于是人海之间彼此组合。有的,一蹴而就,有的,挑来挑去,总找不到搭配的对象。对于文字,我却可以千方百计让它们找到合适的主谓宾,这很有意思……

在工作这件事上,花的功夫不多。略上心二三年,也就轻车熟路,并能赖以生存。当股民没怎么用心,历经三五载,自认为总结了一点规律,照之施行,也算多有盈余。唯有文字这东西,小时候就醉心于此,却收益最少。

收益与收获是一回事吗?这让我思考。想收益多半是指物质上的,往往是指金钱;收获更偏重于精神上吧,指精神上得到什么。这么些年,醉心于文字,我得到了什么呢?仔细想想,大概是得到了一种药,这种药,能抚平沧桑,聊慰心灵。

——这种药,药方是自己开的;药材是自己采的。最后药品也是自己制造的。自当初读书习字付出了成本,便再不耗费分文,除了必要工具所需。

但耗心神,也耗身体。耗心神的同时心灵得到抚慰,这很公平;耗损的身体只有注意服用有形的药让其康复,这很无奈……

当然也可加强锻炼,注意作息时间的正确安排。但灵感这东西,往往不请自来,不注意什么时候就从角落里冒出来了,所以由不得机械的作息时间的固定。所谓精神决定物质,思想指挥肉体,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上班炒股码字这三件事聚合在同一个我身上,其实让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工作的内容很机械,炒股需要冷静,而写作需要多愁善感。三者怎么就赖上了同一个我?仔细想想,其实很和谐。机械的工作让我有条理,学会分析问题;炒股让我充满勇气。写作,需要的正是理性加感性,天马行空,无所不为,而又遵从一定之规。

三者都摊到我身上,竟让我感到一丝丝骄傲。是的,原来自己在这世间也算有立足之根,值得骄傲。

特别是码字这个游戏,玩起来也算得心应手。不生分了,就会省却许多麻烦。其一,一个人的时候不怕找不到事做;其二,无成本或者低成本。脑子一开就可长城内外塞北江南天涯海角宇宙洪荒;其三,自己的心病可以自己治,这是最重要的。

自己的内心怎么样了,自己肯定知道,也最清楚,且能随时把握。写作,就是自己和自己对话,相当于找到了一个绝无仅有的心理治疗师。

别的谁,都不可以胜任。

这个心理治疗师,开出的药,药材天然,药引随心,又可随时服用,剂量不限,实是惬意。

这些自己制造的无形之药,让身体处于激活状态,而得以去享用那些有形的药。这很重要。

人这一生,总会服用一些有形的药。而无形的药,可以支撑身体去享用那些有形的药,这很重要。

无形的药和有形的药,让我在这世间行走。

自己编织的文字之狱,关着自己一个人,自己独享,这很纯粹。

如有人通过门上的小孔探监,也算幸事。我会给他服上一颗。

以一首小诗作结:

                       我是一棵草

                       四季皆入药

                       药方自己开

                       药汤自己熬

                       只给自己服

                       随心又所欲

                       一剂解风尘

                       两剂排酸楚


                       我是一味药

                       日月来浸泡

                       山川当作釜

                       烟雨自吞吐

                       不论煮与蒸

                       皆入宝葫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