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学反思

   通过第一课时的初步感知,学生已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认识。本文讲诉了一个身在异国的老人,格外珍爱梅花,实则借梅花寄托深深爱国思乡情。

   本节课之初,开展小组讨论,学生探讨总结课文主要讲的五件事: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这一环节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将五件事表述,但概括能力欠佳,表述不够精炼。总结性的话语仍由教师完成。

   接着对五件事逐一展开,加深理解。首先文中的外祖父一共哭了三次。第一次,为何吟诗会落泪?第二次,“呜呜呜”的哭与吟诗时哭有何不同。第三次,离别时外祖父泪眼朦胧。感受外祖父这三次哭是为何而哭,哭时的情感是否有不同。学生感知力达到了教师要求,外祖父是因诗词代表着中国,诗中有浓浓爱国情,勾起外祖父强烈思乡感。引伸回顾第五课诗词,学生齐背,加强记忆理解,书本知识贯通。而第二次哭时外祖父的思乡感更浓烈,再也不能回国的外祖父已是难以抑制的悲恸。

   本节课重点,珍爱梅图,赠墨梅图。为何外祖父在一堆古玩中尤爱墨梅图,从书中第三段找出依据。学生通过唯独、尤其、顿时、训斥等词体会出。而外祖父训斥的反问句,通过学生诵读,改成陈述句等方式,更能体会到外祖父情绪激动,异常生气。再到赠墨梅图外祖父说的一番话,本节课情感升华到最高点,梅花代表着中国,梅花的品性正是中国人的品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有梅花不畏严寒,凌寒独放,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人格。

   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注意力集中。多次诵读课文,通过齐读,分角色朗读,默读,重点段落反复读等方式,感受课文情感。学生迸发出的智慧火花及时捕捉,给予鼓励。但仍有改进之处。如,可取消字词环节,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应多加强训练,可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展示出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环环相扣。课堂节奏把控需加强,最后课文情感升华不够,应注重学生的总结与表达,训练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课外延展需加强,通过学生收集爱国人士的故事,一颗拳拳赤子心刺激学生对祖国家乡的眷恋之情。点明本文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借梅花比喻中国人,在今后作文中可运用此手法。

   在教育这条路上,我还是初学步的孩童。热爱就会投入,就会坚持,就会有责任与使命。今后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识别与培养学生的闪光点,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堂。而我自身要如韩愈所言“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多读博学,积极思考。三省吾身。谨记,我面向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文 / 王晨 2017.9.27 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曾经有一份美好的爱情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后才后悔莫及。如果可以再对小李说。毛欣想说。这辈子无缘再牵手。...
    毛欣与小李阅读 2,672评论 0 13
  • Android 屏幕适配:最全面的解决方案Android开发:最全面、最易懂的Android屏幕适配解决方案 切图...
    凯玲之恋阅读 85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