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录《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全书

第一章 计篇第一


《孙子兵法》的价值观

        我们读《孙子兵法》,往往第一个字就读偏了,偏得很深刻,是价值观的偏差。这第一个字,就是第一篇的篇名,《计篇》的“计”字。

          人们常常把《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并列,甚至并为一本书,叫《<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不过,《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不是一回事,三十六计的“计”,是奇谋巧计,阴谋诡计;《孙子兵法》的计,不是用计,不是奇谋巧计,而是计算的计,是讲计算,不是讲计谋。

          为什么说把“计”理解为奇谋巧计,是价值观问题?因为那是人性的弱点,贪巧求速,总想设个奇谋巧计就搞定了。这恰恰是孙子反对的。《孙子兵法》不是讲奇计得胜的书,是讲实力决胜的书。

          孙子的“计”,是基本面,不是操作面。是最拙的,不是最巧的,“计”,是计算实力对比,对比计算的科目有五项,叫“五事七计”。

          五事,是道、天、地、将、法。七计,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就是比较敌我双方的政治、天时、地利、人才和法治。

        所以孙子的计,相当于咱们现代管理学讲的SWOT分析,比较敌我双方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

          计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知胜。比较这五个方面,七个科目,在战前就能判断胜负。计算比较后,就知道有没有“胜算”。

          杜牧注解说: 计,算也。曰:计算何事?曰:下之五事,所谓道、天、地、将、法也。于庙堂之上,先以彼我之五事计算优劣,然后定胜负。胜负既定,然后兴师动众。用兵之道,莫先此五事,故为篇首耳。

        杜牧此注,高屋建瓴,精准明白。

        通过计算定胜负,胜了才打,这就叫胜算。没有胜算,那就不要兴师动众。这就是孙子的核心思想:先胜后战。我称之为“赢了再打”。

        中国历史上谁最会用计呢?一说计,就想到诸葛亮。不过诸葛亮的计,恰恰是奇谋巧计的计,不是“五事七计”的计。用孙子的“五事七计”去衡量,诸葛亮就不及格了。道、天、地、将、法,他哪一条SWOT分析能胜过魏国?但他为了一个梦想,一个情结,兴师动众,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劳民伤财,尸横遍野。他要做的事,是唯有冒险,以侥幸才能成功的事,偏他又是天下第一谨慎之人,不打无把握之仗,一看不行就撤兵。那当初又何必发兵呢?

          所以诸葛亮之计,计得糊涂。

          那为什么在民间诸葛亮那么有名,人人喜爱呢?因为有故事。奇谋巧计,就有精彩的故事,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津津乐道。

          而真正的战略,真正的胜战,看上去往往平淡无奇,是没有故事的。

        《孙子兵法》也专文强调了这一点,所谓“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诸葛亮是上下五千年智名第一,不过在他出生之前七百年,孙子就说了,“善战者无智名”,有智名的都不是善战者。善战者打的仗,都是看似平淡无奇,没故事,这也是我们学习《孙子兵法》,重点要学的。于外行看上去,一点热闹也没有的地方,看到内行的大门道,学到内行的真本事。

孙子的敬畏心

        孙子兵法不是战法,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是不战而胜之法;不是战而后胜之法,是先胜而后战之法。

[原文]

计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华杉详解]

          孙子说,军事是国家的大事,生死存亡系于此,不可轻举,一定要仔细省察呀!

          孙子和孔子,都把敬畏心提到了首要的高度。儒家中庸之道,讲究“戒慎恐惧”:戒慎不睹,恐惧不闻,随时警醒省察自己,还有自己不知道的地方,没注意的地方。孙子则把军事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本质提到兵法之首。

          《孙子兵法》讲究的是“不战”,而不是战。把孙子说的都做到了,就没有战了,就“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所以,与其说《孙子兵法》研究的是战法,不如说他研究的是不战之法。孙子与伍子胥同朝为将,伍子胥留下很多精彩的故事,而孙子的经历却很模糊。

        《孙子兵法》有言:“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胜于易胜也。”孙子之胜,都是先胜于庙堂,而不是夺胜于战场,从出发点上,就轻视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而追求兵不血刃,未战先胜,不战而胜。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敬畏心,仅对手握重兵的军事家有警示意义吗?非也,对我们每个人都有意义。

            比如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说一举一动都是“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一个举措下去的时候,短期可能看不出什么影响,但只要你错了,它总会反映出来惩罚你。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有这一份敬畏心、责任心,认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是对自己,对家庭,对公司,对客户,对他人,对社会的“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那可挽救多少财产和生命!

          我的岗位,就是死生之地。我的举措,关系存亡之道。希望每个人都有这个敬畏心和责任心。


孙子的优劣势分析法:“五事七计”之五事

[原文]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华杉详解]

          前面说到《孙子兵法》的“计”,是计算敌我双方,进行优劣势比较,就像我们企业战略用的SWOT分析(优劣势分析)模型,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比较哪些科目呢?就这五个科目:道、天、地、将、法。

          “道”,是恩信使民,你的人民听不听你的。你的君主是有道明君,还是无道昏君。所以道是比较双方的政治,比较双方君主的领导力。

          “天”,是上顺天时,“地”是下知地利。同样一件事,有时机才干得成,时机不对就不能干。

          “将”,是委任贤能。比较了政治、君主、天时、地利,再比较双方的军队统帅,看谁的将帅厉害。所以战争中,常常需要间谍去贿赂敌国宠臣,使离间计,让他去国君那儿说坏话,把能打仗的那位将军召回,换一个笨蛋来,我们才动手。

            最后是“法”,这个“法”,不是国内的法治,是军法。国内法治属于道,在最前面。

            王皙注解说,这就是“经之以五事”。“用兵之道,人和为本,天时地利助之”,人和、天时、地利三者都齐备了,然后才能举兵。决定举兵了,再选将,选谁做主帅。主帅定了,然后修法,他有领导力,能法令严明,令行禁止。所以是道、天、地、将、法,这个次序。

        张预的注,也特意强调了这个次序:将与法放在五事之末,是因为但凡举兵伐罪,庙堂之上,要先省察双方君主恩信之厚薄,他的人会不会为他死心塌地。然后度天时之逆顺,审地形之险易。这三条都省察成熟了,然后拜将出征。兵一出境,法令就是大将的事了,所以是这个次序。

          “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用五事校计彼我之优劣,探索胜负之情状。


上下同欲者胜

[原文]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华杉详解]

          孙子的道,定义非常明确,“令民与上同意也”,让人民与君上,士兵与大将,意见一致,就是我们常说的“上下同欲者胜”。

          上下同心同德同欲,是战争的国内政治基础,在于人民支不支持战争。全国人民支持你,你才打;不支持,就不要轻举妄动。

          所以这里甚至不是战争的正义性,就是人民支不支持。比如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如果道是战争的正义性,那当然是日本无道。但是,如果从“民与上同意”这个标准来说,日本军国主义的宣传,已经让日本全国人民都狂热地支持战争,“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生死都置之度外,所以最后登峰造极弄出神风特攻队来。

            反观中国,自己还没统一,军阀混战,国共争锋,人民盼望和平安宁,哪有战心?也没有共同效忠的天皇。所以这第一条——“令民与上同意也”——中国就输了八年。

            兵家的道,不是宇宙的真理,就是问人民支不支持战争,效不效忠君主,能不能为国捐躯。所以道甚至也不是战争的正义性,到底谁正义?都说自己正义。“正义”,是要过几年、十几年才看得出来,过几十年、一百年才能有一致结论的。要在道上胜出,关键是抓政策、抓宣传、抓军队的思想工作,大家都愿意跟你作战。

          把道列在第一条,也就能明白,在战争中,宣传机器和战争机器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林彪说,枪杆子、笔杆子,夺取政权靠这两杆子,巩固政权也靠这两杆子,就是这道理。

          有的传播学史家,把孙子列为第一个提出战争宣传的人,而战争宣传,也是传播学的重要起点。一战后,拉斯韦尔所著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成为传播学经典巨著,其中很多思想,也与孙子兵法相同。

天时,就是军事气象学

[原文]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华杉详解]

          曹操注:“顺天行诛,因阴阳四时之制。故司马法曰,‘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民也。’”

        那曹操本人有没有遵守他自己说的顺天之“阴阳寒暑时制”,冬夏不兴师呢? 没有。 而且他还输了著名的一仗在这上面,就是赤壁之战。正如周瑜与孙权计于庙堂时做的SWOT分析,分析曹操的劣势:“今盛寒,马无藁(gǎo)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用兵之忌也。”寒冬天气,马都没有草料吃,曹操带着北方士兵远涉江湖,水土不服,容易患流感,正是用兵之忌。

          “阴阳”“寒暑”“时制”,是递进关系。天有阴阳二气,互为消长,形成寒暑。寒暑四分,形成春夏秋冬,就是时制。 兵家讲天,应说有三层含义。

          一,是天下大势,顺天应人;二,是所谓夜观星相,望云望气,龟灼占卜;三,是寒暑四时,天气预报,利用气象条件作战。

          第一层是大形势、大战略,举兵前已经定了。

          第三层如吴起兵法讲的疾风、大寒、盛夏、炎热之类,因其利害而制宜,利用气象为武器作战。比如火攻要靠风,这就要靠天。

        第二层说得最多,但都是宣传给别人听,“以惑下愚”,自己从来不信,如姜太公所言:“智者不法,愚者拘之。”

          周武王伐纣,布阵于汜水共头山,当天狂风暴雨惊雷,军旗战鼓都吹断吹毁了,武王战车上的卫士都吓得要死。姜太公说:“夫用兵者,顺天道未必吉,逆之未必凶,若失人事,则三军败亡。且天道鬼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故智者不法,愚者拘之。今好贤任能,举事而得时,此则不看时日而事利,不假卜筮而事吉,不待祷祠而福从。”遂下令驱兵前进。

        周公反对,说:“今时逆太岁,龟灼言凶,卜筮不吉,星凶为灾,请还师。”

          姜太公大怒,说:“今纣剖比干,囚箕子,以飞廉为政,伐之有何不可?枯草朽骨,安可知乎?”

          姜太公把算卦的签骂为枯草,占卜吉凶的龟背骂为朽骨,喝令都拿来烧了,自己率队先行,武王从之,灭了纣。

          刘裕围慕容超于广固,将攻城,诸将一翻黄历,当天是“往亡”之日,不吉,纷纷固谏:“去不得!”刘裕说:“往亡往亡,我往他亡,大吉,去得。”于是攻下广固。

          所以中国人说天时地利人和,天时里面主要也是人和。人和是自己人的和。天时是天下人之和。

          兵家的天,是军事气象学。至于观星、望云、望气、占卜、烧乌龟背,那是宣传工作,为政主事者从未迷信过。


行军必是无人之境,交火必是有利地形

[原文]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华杉详解]

          曹操注解说:“言以九地形势不同,因时制利也。论在《九地篇》中。”

        《孙子兵法》后面有个《九地篇》,详细分析九种地形的特点和运用,所以此处说得简略。

          张预注解说:“凡用兵,贵先知地形。知远近,则能为迂直之计”,是直走还是迂回。知险易,则能审步骑之利,哪用步兵,哪用骑兵。“知广狭,则能度众寡之用”,哪里可以展开兵力,哪里可以一夫当关扼住咽喉。“知死生,则能识战散之势”,置之死地则兵士必战,置之生地则容易逃散。

          解放军将领,最能打仗的是粟裕。林彪也佩服他,说他打的是神仙仗,总是从天而降。他靠什么打呢?一靠地图,二靠行军。地图就是对地形滚瓜烂熟。打仗前战区的地图,几乎都要被他嚼烂了。

          行军呢,打仗关键靠行军,行军是战斗的一部分,甚至是比交火战斗更重要的部分。很多人认为交火了,开炮了,才是“打起来了”,实际上,开炮的时候,胜负已定了。行军,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出现正确的兵力,这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这就是运动战。说粟裕最能打仗,其实就是他最能行军,说他最能行军,是他在地形上下的工夫比谁都深都透。一个淮海战役,他的部队在战区穿来插去,行军必是无人之境,交火必是有利地形、优势兵力。靠地形和行军,他能把一支部队用成十支部队。他的战刀总是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神出鬼没,从天而降。

          不仅强调行军是战斗的一部分,宿营也是战斗的一部分,要按战斗的规划来选择宿营地。宿营既是战斗地形问题,也是士气问题,战斗力问题。拿破仑说,战场上流再多血,也没有宿营地不卫生对军队的打击更大。

            可见对于战斗而言,交火开打只是最后见分晓的那一步,主要功夫全在诗外。我们的工作不也是一样吗?


心里装着对方的利益,并让对方知道

[原文]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华杉详解]

        这是孙子对“将”的人格排序,他把“智”排在了第一位,而“勇”则屈居第四。孙子是强调智将而非勇将。因为孙子的价值观,是先胜后战,是不战而屈人之兵,首先是强调用智。人们常说智勇双全,孙子则在智勇之间,又加上了信和仁。怎么解呢?

      什么是“智”?

      杜牧注解说:“先王之道,以仁为首。兵家之流,用智为先。”智能识权变,识变通。

          申包胥说:“不智,则不能知民之极,无以诠度天下之众寡。”了解自己的力量极限,衡量天下大势,谋计于庙堂,变通于战场,都要靠智。

        但智信仁勇严不是简单的排序,更不是独立的存在,必须五德俱备。

          贾林注解说:“专任智则贼,遍施仁则懦,固守信则愚,恃勇力则暴,令过严则残。五者兼备,各适其用,方可为将帅。”

        梅尧臣说:“智能发谋,信能赏罚,仁能附众,勇能果断,严能立威。”

        王皙说:“智者,先见而不惑,能谋虑,通权变也;信者,号令一也;仁者,专抚恻隐,得人心也;勇者,循义不惧,能果毅也;严者,以威严肃众心也。五者相须,缺一不可。”

        这是各家对“智信仁勇严”的注解。

        什么是“信”呢?

        杜牧注得准确:“信者,使人不惑于刑赏也。”信,就是赏罚分明,每个人都非常清楚,犯什么错受什么刑,立什么功受什么赏。

        秦灭六国,就靠一个“信”字。这个信,不是对六国之信,而是对秦人、秦军之信,就是完全以军功封爵。什么叫取敌人“首级”,就是取敌一首,升爵一级!从词语上把赏罚标准植入了,一颗人头不叫一颗人头,叫一级爵位。秦国人谁不奋勇争先呢?

        商鞅变法,就是从立信开始,所谓立木取信,在都城南门竖一根木头,贴一张告示,谁把这根木头背到北门,赏十两金子。没人信。提到五十两!有人试一试,真得了五十两黄金。从此政府说啥,人民都信。

        信,则民心民力可用。不信,则民心民力皆不可用。

        信,有赏罚分明之信,也有默契之信。因为很多时候你不是最高统帅,不是国君,不掌握赏罚的全部权力。但是你也是一级领导,也要带兵打仗。

          这种情况,西点军校有一条对领导力的要求—— 心里装着对方的利益,并有能力让对方清楚这一点。

          所以信不仅是一种机制,更是一种人格力量。首先你心里要装着对方,这点很本质。心里没装着,就没法真信。其次你要有能力让对方知道。别你装着他,他却不知道,他跑了。

          第三讲“仁”。

          杜牧注解说:“仁者,爱人悯物,知勤劳也。”

          “爱人悯物”,四个字很本质,要爱人,还要悯物。爱惜公物也是仁,用什么东西不爱惜,随意浪费,也是不仁。你加班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不关电脑,不关空调,甚至忘了关灯,这也是不悯物,不仁。

          仁,还要勤劳。申包胥说:“不仁,则不能与三军共饥劳之殃。”领导者不能跟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也是不仁。

          仁,就是爱兵如子。吴起那个著名的故事:一个士兵脚上长疮化脓了,吴起埋下头就去用嘴给他吸。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大哭。有人问:“将军对你儿子那么好,你哭什么呀?”母亲回答说:“当初我丈夫就是脚上长疮,吴将军用嘴给他吸,他就感动战死了。现在我儿子肯定也不要命了呀!”

          “勇”,杜牧注解说:“勇者,决胜乘势,不逡巡也。”

          勇,就是决谋合战,当机立断,勇往直前。逡(qūn)巡,是迟疑,退让。兵家说某人“好谋无断”,老是在谋划,就是决断不了,为什么?没有勇!这个在实际工作中也常见。我们有时候说某人“定不了事儿”,他瞻前顾后,迟疑不决,跟他的人都着急,这就是没有勇。

          没有勇,一是决断不了;二是好不容易决定了,执行又不坚决,老想缩回来,最后真把自己缩没了。无论做什么事,要有牺牲精神,向死而生。虽然我们的立意是先胜而后战,但世上从来没有百分百必胜之事,没有勇,就做不成事。

          “严”,杜牧注解说:“严者,以威刑肃三军也。”

            这就是为什么古来名将一出兵就老是找碴儿杀人立威,最好是杀皇上的亲信,杀那些自以为“有靠山”的人。孙子杀吴王宠妃,司马穰苴(ráng jū)杀皇上亲信庄贾,都是这个套路。而每次出兵总有人要被杀,就是因为这些人不读书啊!

            认为自己有靠山的人,在变革整顿,或打仗出师的时候,最容易被拉出来祭旗,因为整肃这种万众瞩目、地位显赫,对国家又没有实际价值的人,既能立威,又对国家没损失。所以做人,靠什么不要靠靠山。你的靠山跟别的山稍微磕碰一下,你就粉身碎骨。你以为你是山的一部分,但一阵风就会把你刮下山崖。如果靠山倒了,那更可怕,靠在那山上的人全被活埋。所以君子行中道,靠自己的独立人格、独立价值安身立命,遵纪、守法、知止。找靠山,是小人之心,也就只能是小人的命。

          “智信仁勇严”,说来容易做来难。怎么办呢? 曾国藩书生带兵,每天翻《孙子兵法》,“智信仁勇严”,对照自己,从来没打过仗,哪有什么智!信、仁,能凑合。勇,自己倒也不贪生怕死,但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再勇也猛不起来。严,他做到了,他认为天下大乱,是积了“几十年该杀未杀之人”,“杀人如麻,仁义行天下”,杀他们就是对人民最大的仁义,最后得了个“曾剃头”的绰号。

            那智和勇怎么补呢?怎么看自己都差得远,手下的农民将领,更是不行,他后来总结出两个字:廉、明。

          孙子的将道是“智信仁勇严”,曾国藩加了“廉明”二字。他说,士兵对将领是否足智多谋、能征善战没法要求。但是人人都盯着自己的利益,对将官在银钱上是否干净,对下属保举提拔是否公平,就十分在意。你不贪钱,他就服你。所以“廉”就是账目公开透明。清廉服众,腐败的军队打不了仗。自己清正廉明,但对下属的小款小赏,又常常放宽,让大家时常得点好处,这就人人都服你,愿意跟你。

            “明”,就是要把下属的表现一一看明。临阵之际,是谁冲锋陷阵,是谁随后助势,是谁拼死阻击,又是谁见危先避,全部看明记清。在平时,每个人办事的勤惰虚实也逐细考核。这样奖惩就能及时准确恰当。

            作为将领,是否身先士卒倒在其次。因为你往往是在后面指挥,不是在前面冲杀。最重要的甚至也不是计谋高超,指挥若定,而是分配公平,谁有什么功劳你都清楚,都能准确衡量赏罚,则个个放心,人人奋勇,都给你卖命。

            所以做领导的,不要只关注事,要关注人。不要事情办好了就万事大吉了,要对在办这事的过程中,你手下每个人发挥了什么作用都非常清楚,并能作出奖惩,你的事才能越办越好。

          有一个说法,说共军将领是喊:“跟我上!”,国军将领喊:“给我上!”这是传说,是误区。你冲最前面,死掉了,谁指挥呀?大家找谁论功行赏呀?下一步跟谁呀?这都是讲故事。

          项羽是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刘邦就是只管论功行赏、论过处罚。作为领导者来说,站在后面把每个人的功劳过错看得分明,并赏罚准确,比身先士卒,要重要得多得多。

          曾国藩说,以“廉明”二字为基础,“智信仁勇严”可以积累而得。没有“廉明”的基础,自己不能服众,赏罚又不准确,“智信仁勇严”也是空的。

为将者的大半工作,是制定军法

[原文]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华杉详解]

          “道、天、地、将、法”五事,“法”在末位,一般人不太重视,简单以军法严明视之。事实上,这一条技术含量太高了,为将者大半工作都在这儿,交战倒是就那一下子。

          曹操注解说:“曲制者,部曲、幡帜、金鼓之制也;官者,百官之分也;道者,粮路也;主者,主军费用也。”

          “曲制”是组织架构、部队编制、指挥系统。“官道”是人事制度。“主用”是物资管理和财务制度。

            “法”,是管理,是管理办法。管理在现代社会成为一个专业词汇,而现代管理学,就脱胎于军队的管理。

            一个组织架构,技术含量就太高了,就像搞企业,一个公司大了,管理跟不上,就一定会崩溃。业务发展速度快了,组织架构就经常整不明白,到处都是些莫名其妙的编制。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搞一次组织变革,搞成功了,活力迸发,搞不成功,就又趴下了。   

          今天中国改革成立这么多小组,就是“曲制、官道、主用”都有变化,用跨部门的组织协调机制,来推进变革。 我们常说一个英雄是“雄才大略”。

        张学良评价他爸爸和蒋介石,他说:“我爸爸是有雄才无大略,蒋公是有大略无雄才。”

          此言准确!张作霖一代雄才,但没有政治高度。蒋介石有纲领,但才干又弱一些。

        “道、天、地”,是大略;“将”和“法”,则是雄才,能组织、动员、驾御、推动。

        我们看成功的企业家,都是雄才大略兼备。而雄才又比大略重要。因为大略可以问别人,可以请顾问,而雄才只能在自己身上。只有雄才,没有大略,也可成为大企业家。只有大略,没有雄才,在古代就做谋士幕僚,在今天就开咨询公司吧。

        历代开国者,都是雄才君主和大略谋士的黄金搭档,如刘备与诸葛亮,朱元璋与刘伯温,刘邦与萧何。

所谓“道”,就是软实力

[原文]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

[华杉详解]

          对以上五事,“道、天、地、将、法”,进行比较,比较七个方面,第一是“主孰有道”,哪一方的君主有道。

          “主孰有道”,前面说的是“令民与上同意也”。要上下一心同欲,就要共享胜利果实,对民众政策得当,对部下舍得封赏。

          历代注家都拿韩信在刘邦和项羽之间作的选择作这一条的注解。

        刘邦问韩信,你怎么不跟项羽跟我呢?韩信说,项羽对人民残酷,对部下不舍得封赏,大印刻好了,在手里摸来搓去,边角都磨圆了,还不舍得拿出去,恨不得再收起来。主公您就不一样了,对民众约法三章,对手下封赏放权。

          刘邦舍得花钱是没说的。这闹革命,天下本是别人的,怎么开支票,都是别人出钱。不过刘邦对已经到自己手的钱也不含糊。陈平帮他干脏活收买敌方将领,刘邦向来是随便花钱没预算的,取得最后胜利时也一样。宣布政策时说得项羽首级者封万户侯。项羽乌江自刎的时候,看见包围他的人里有一个改投刘邦的老部下吕马童,说:“吕马童,老朋友哈!我的人头送给你了!”说罢抹了脖子。吕马童旁边的人可不听他的,上去就抢尸。最后有五个人一人割了一块,到刘邦那儿争功。刘邦根本不问到底是谁,五个人都封万户,结了。

          刘邦的“道”,是对手下,激励机制上有道;对民众,政治上有道。在政治上,他更是甩开项羽几条街。刘邦最先攻下秦国,他财宝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没有住秦国宫殿,而是封存府库,还军霸上,给秦地人民约法三章,法令就三条:“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其他秦国严刑峻法,一概废除。所以秦地人民爱戴他,爱得不得了。在以后楚汉相争的岁月中,他始终得到关中大后方的全力支持。

          项羽呢,他赶走刘邦后,引兵屠戮咸阳,之前投降的秦王子婴,刘邦没有杀,项羽把他杀了,财宝美女装车运走,还一把火烧了秦国公室,大火烧了三个月才熄灭。那地方已经平定了,还杀人干什么呢?就是为了抢人家的子女金帛。所以项羽一开始,就不懂得要天下,他就是要财宝,要美女。

          项羽抢了秦国的财宝美女,把秦国一封为三,封了三个人在秦国称王,这就是今天还说陕西是“三秦大地”的由来。他封了哪三个人呢?就是三位投降他的秦将:章邯、司马欣、董翳。这三个人有什么事迹呢?他们带了二十万秦军投降项羽,项羽把二十万秦兵全部活埋,只留了他们三个。所以秦国人对这三个出卖了二十万家乡子弟,自己取得荣华富贵的家伙,是恨之入骨。项羽封在秦国的人,应该承担带领秦国军民,把刘邦挡在汉中的战略重任,他们怎么能胜任呢? 所以在“主孰有道”这一条上,项羽一开始就远远地输给刘邦了。

        历史再往上,第一个有道的是商汤。他盖房子挖到一具无名尸骨,庄重地礼葬了。天下人都知道了,纷纷传说:商汤对死人都那么尊重,何况活人?他看见农民捕鸟,四面围网,就下令只能围一面,不要赶尽杀绝,留三面生路。天下人又传说:商汤对动物都那么好,何况对人!

        这样当他开始征伐,伐东边之国,西边的人民就有意见了:怎么不打我们啊?!伐西边之国,东边的人民又有意见了,人人盼着他来统治。

          所以有道,是软实力。刘邦有软实力,项羽全是硬实力。有道就是儒家的王道,是巨大的号召力。孟子讲王道和霸道的区别,说霸道需要大国,需要地盘实力,地方千里,带甲十万,有多大实力,就霸多大地盘;王道则不需要,小国也可行王道,得天下。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都是诸侯小国,行王道而天下归心。

          孟子之言,对我们事业小的人很有启示。王道不是王者之道,是如何成为王者之道。

        “主孰有道”,你有没有道?你的老板有没有道?

“五事七计”,而后知胜负。知胜负,而后举兵决战

[原文]

      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华杉详解]

            “将孰有能”,就是比较双方将领本事。所以打仗经常有这种情况,知道对方大将厉害,就坚决不出战,派间谍去买通对方宠臣,离间他君臣关系,把这大将调走,换个笨蛋来,然后一战而胜。

            “天地孰得”,看谁得天时地利。就像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俄罗斯占尽天时地利,美国、欧盟只能干瞪眼。

              “法令孰行”,曹操注解说:“设而不犯,犯而必诛。”设了法令,就不会有人犯,犯了就一定诛杀。所以他留下了一个“麦田割须”的故事。行军路上正是麦熟之时,他下令:踩坏麦田者斩。结果他自己的马受惊冲到麦田里去了。怎么办,不能把自己斩了吧?他拔剑把自己胡子割了,以须代头。

      “法令”,法是法律条款,令是行政命令。梅尧臣注:“齐众以法,一众以令。”

        “兵众孰强”,杜牧注:“上下和同,勇于战为强,卒众车多为强。”张预注:“车坚、马良、士勇、兵利,闻鼓而喜,闻金而怒。”听到擂鼓冲杀就高兴,听到鸣金收兵就气愤。

        “士卒孰练”。这一条和“兵众孰强”分开讲,很有意义。人的可塑性很强,正常人经过训练,都能从事专业工作,如果一辈子只练一件事,就能成为世界级专家。所以只要训练好,每个人都能成为世界顶级专家,要有这个意识。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所谓特种部队,不是超人,而是训练,投入巨大的资源给他们训练,要去哪儿执行任务,能找个地方把任务执行地模拟出来,提前几个月反复演练各种情况。

          熟练熟练,干什么事都靠练,练成熟手。

        “赏罚孰明”。赏罚是个大学问。可以说赏罚决定战斗力。赏罚的关键,主要是两条,一是及时,二是恰当。

        《司马法》说:“赏不逾时,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罚不迁列,欲民速睹为不善之害也。”这是讲赏罚要及时,做好事的利益,让他马上得到;做坏事的惩罚,让大家马上看到。如果不能及时,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王子(《孙子兵法》早期注家)注说:“赏无度,则费而无恩;罚无度,则戮而无威。”这是讲赏罚要适度,滥赏无度,大家拿了还不感激你;滥罚无度呢,人人愤恨,你也没有威信。


正道与诡道

[原文]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

[华杉详解]

          曹操注:“常法之外也。”

          李筌注:“计利既定,乃乘形势之变也,佐其外者,常法之外也。”

          杜牧注:“计算利害,是军事根本。利害已见听用,然后于常法之外,更求兵势,以助佐其事也。”

          前面说了孙子的“计”,不是阴谋诡计、奇谋巧计,而是计算比较的计。不过孙子也不是不讲阴谋诡计。“兵者,诡道也”,他下面就要开始讲诡计了。

          庙算的SWOT分析是根本,是基本面,“计利以听”,就是算下来有胜算了,可以战了。

            “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在基本面之外,常法之外,造势以相佐。

            势是什么呢?“因利而制权也。”

            杜牧注:“夫势者,不可先见,或因敌之害见我之利,或因敌之利见我之害,然后始可制权而取胜也。”

          王皙注:“势者,乘其变也。”

            所以“势”,是形势的势,到了战场上,根据形势的变化,如何趋利避害,如何化不利为有利、相机行事,如何借势,如何造势。《孙子兵法》十三篇里专门有《形篇》和《势篇》,详细讲这个问题,是孙子思想的精华。


不能等待,是巨大的性格缺陷

[原文]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华杉详解]

          孙子在这里一口气讲了十二条诡道,大多数诡道的出发点是造成对方的错误判断,引诱对方失误。

        对方不上当,不失误,怎么办呢?等待,跟他熬,派间谍,各种布置安排。总之,一定要等到平衡打破,胜算已见,才能出战。

        孙子的观念是先胜后战,不胜不战。没有胜算就等。

        不能等待,是巨大的性格缺陷。总觉得要战斗才是英雄男子汉,不懂得等待是战斗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记载,李世民说:“我读古今兵书,发现关键就四个字,‘多方以误’,就是想尽各种办法引对方误判,做出错误举动,把破绽露出来。”

          李靖说:“对,打仗就像下棋,一着失误,满盘皆输,捞都捞不回来。”

        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就没了他爷爷的智慧。安史之乱,哥舒翰镇守潼关,死守不战。李隆基急于平叛,下令哥舒翰出战。由于之前玄宗已斩杀了他认为作战不力的名将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知道出战必败,但不出战必死不说,还得换一个大将来出战,没办法,被逼率军出关,结果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潼关失守,眼见长安不保,玄宗仓皇弃城逃往四川。

        十二条诡道,十一家注解战例颇多,我们逐条来学习。

战而定是真名将

[原文]

        能而示之不能。

[华杉详解]

        张预曰:“实强而示之弱,实勇而示之怯,李牧败匈奴,孙膑斩庞涓之是也。”

        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赵国将领。另外三位是白起、廉颇、王翦。

        李牧驻守于代郡、雁门郡,以防匈奴。李牧优待兵士,严格训练,频繁侦察,但军令就一条:不许出战!胆敢出战者一律斩首。 这免战牌一挂就是好几年。由于李牧把全部人缩入营垒,坚壁清野,匈奴来袭扰也都无功而返。

        李牧几年不战,不光匈奴受不了,他自己的士兵都受不了,赵王也受不了了,认为李牧胆怯,把他撤换。

        新将一改李牧坚壁清野的策略,频频出击,结果败多胜少,损失极大。赵王不得已请李牧官复原职,但李牧称病不出。赵王无奈,答应不再干涉他的军事策略。

        李牧回去后,又是几年不出战。但他可没闲着,练兵抓得很紧,比打仗还忙。经过数年的经营,李牧的边防军兵精马壮,军队士气高涨,士兵憋足了劲,宁可不要赏赐也情愿与匈奴决一死战。而匈奴则松懈了。

          李牧决定决战。精选战车一千三百辆、战马一万三千匹、勇于冲锋陷阵的步兵五万人、善射的弓兵十万人,出兵。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先派大批牧民驱赶牲畜放牧。匈奴遣小股人马进行劫掠,李牧佯装战败,故意将几千人丢弃给匈奴。获得小胜后的匈奴开始轻敌,单于率领大批军队入侵。李牧广布奇兵,从左右两翼包抄匈奴,一举击破匈奴十万骑兵。李牧乘胜攻灭襜(chān)褴,击破东胡,降服林胡,匈奴单于落荒而逃。此后十余年,匈奴再也不敢靠近赵国边境。

        兵家的思想,讲究一战而定。战争不是打过来打过去,而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一战而定。十年戍边,换一个大将,可能百战百胜、战功赫赫,但一将功成万骨枯,他退休了,什么问题也没解决,换一个大将来接着打。李牧十年不战,憋到时候打一仗,就解决了问题。

          所以一战而定是真名将。百战百胜,那是打了一百次胜仗了,还没解决问题,还要接着打!那要胜仗来干什么呢?所以百战百胜,是兵法没入门,不会打仗。再说世间哪有百战百胜这回事,那是把败仗藏起来不说。

          做任何事都是这个道理,不该动作时什么也不做,做一次就解决问题。多少事,都误在频频动作。为什么频频动作,无非是一种焦虑情绪。李牧不出战,损失了什么呢?什么损失也没有,但兵士们焦虑了,匈奴焦虑了,赵王焦虑了,他动作了,把李牧撤换了。其实他给李牧的任务就是边防。这边防根本没出问题,他有什么意见呢?他就是要干点什么,才能缓解自己的焦虑。

          小心你的“焦虑性动作”,那是最能毁你的。

        真正最重要的工作有两项:一是准备,二是等待。

        准备是自己的事,积蓄实力,操练兵马,鼓舞士气。等待,是等待敌人犯错,等待时机出现。敌人如果不犯错,我们就很难赢。兵法的诡道,如李世民言,多方以误,就是想方设法引诱对方失误。“能而示之不能”,是其中一个方法,也是最主要的,使用最频繁,而且屡试不爽的方法。

        李牧的案例比较极端,熬了十年。不过他不是最极端的。勾践卧薪尝胆灭夫差,前后共用十八年。


计策都很简单,就那几个,关键是戏怎么演

[原文]

          用而示之不用。

[华杉详解]

          “用而示之不用”和“能而示之不能”是一个意思。

        白登之围是典型战例。

        刘邦征匈奴,开始时一路节节胜利,大家都有些志得意满。刘邦便想发起总攻,把匈奴老巢端了。派了十几拨使臣去刺探虚实,回来都说匈奴人马都没了,可以攻击。又派了娄敬去。娄敬回来说不能打。问他为什么。他说两国交战,都是相互耀武扬威。我到匈奴所见,全是羸马弱兵、老弱病残,显然是刻意演戏给我看,引诱我们去。

          刘邦本来战意已决,听娄敬之言,大怒,把娄敬下狱,说乱我军心!我得胜回来再收拾你。

          刘邦倾巢出动,结果在白登中了单于埋伏。匈奴哪里没人!四十万大军把刘邦围个严严实实。匈奴哪里没马!东南西北的部队,马的颜色全部统一,东边全是白马,西边全是黑马,北边全是红马。要知道刘邦登基的时候,仪仗队都找不齐一样颜色的白马来拉车! 汉军被困了七天七夜,数次激战突围也突不出来,冻饿交加,士卒手指被冻掉的十之二三。

          刘邦知道中计,找他专负责阴谋诡计间谍策反的陈平商量。陈平设了个计策,去行贿单于的阏氏(yān zhī,匈奴皇后),说:“汉王斩白蛇起义,不是凡人,有神助。这样打下去,对匈奴未必是福是祸,但对您肯定是祸。”阏氏问:“我有何祸?”答:“匈奴人不习惯南方生活,夺了汉地也没用,跟汉人作战,所图无非是女子金帛。汉人美女极多,男人有钱就变坏,单于得了金帛,又得了美女,他就不亲热您了。金帛我们直接给您,您别让单于得了美女。”

        阏氏一听,这才是本质啊!老公的事业再大,于我何用?关键老公要为我所用啊!便在枕边向单于鼓吹“汉王神助论”,不能把事做绝了。

        刘邦的光环本来就强大,光环就是权力,单于也颇为不踏实,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再加上约好的两路盟军没按时到,担心他们是不是被刘邦策反了。要说这可能性很大,毕竟他老婆都被策反了。于是单于决定见好就收,议和收钱,让开一条路,放刘邦回去了。

        可见这计策都很简单,根本用不了三十六计,有三计六计就够套用了。但执行就很重要,演戏的人要能挠到对方痒处。看戏的人呢,就像足球比赛罚点球,守门员看那射门的,不管他什么假动作,反正不是射左边就是射右边,这就是你能作出的判断。至于这回是左是右,你永远不知道。所以这回中计,不等于下回不中同样的计。匈奴的羸马弱兵,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装的,就像射门的左右,刘邦综合判断认为是真的,这不能说他中计。如果使臣看到的是强兵壮马,他反而可能认为是装的,还是要打。

          至于阏氏和单于的决策,则更是理性选择。你也不能说单于上了刘邦的当。

        刘邦有个好处,他回军后把娄敬放出来,封侯。这是勇于承认错误。但是他把前面说匈奴可击的十几个使臣全斩了,没有自己承担决策责任。

        关于自己承担决策责任,曾国藩有过总结,他说我是决策者,决策责任在我,不在幕僚,万事结果不一定,不能简单地以结果去看,不能怪幕僚。他在日记中检讨自己说:“我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如果听了谁的把事情办糟了,下次跟他见面时,脸上难免有点难看。这是我的问题,我要注意。”

        刘邦如果有曾国藩这份心的一半,又可挽救十几个幸福的家庭。


成败无定,领导者要自己负决策责任

        刘邦从白登回军,把之前劝谏他不能打的娄敬从监狱里放出来,封了侯。

        这一点他比袁绍强。

      官渡之战前,田丰劝谏说宜守不宜战。袁绍说:“乱我军心,把你下狱,得胜回来再处置你!”袁绍战败。消息传来,狱吏向田丰说:“这回您没事了。”田丰说:“你不了解主公,他若得胜,一高兴,就不跟我计较了。他若战败,必羞于见我,杀我便是不再面对我的办法。”袁绍果然诬田丰“幸灾乐祸”,杀了他。

        刘邦自然非袁绍可比。但是,刘邦斩杀了十几个告诉他匈奴可击的使者,也没有承担决策责任,把责任推给了那十几个幕僚。

        曾国藩专门说过领导者要独立承担决策责任的问题。因为成败无定,不光是定计的问题。

      他举了五个案例,前三个都是一个课题:削藩。

        汉朝晁错建议削藩,结果六国叛乱,要“诛晁错,清君侧”。景帝慌忙把晁错杀了。吴王照样反,但最后景帝胜利了,削藩成功。

        明朝齐泰、黄子澄建议建文帝削藩,燕王反,也是要求诛齐、黄,建文帝也是把齐、黄二人杀了。燕王当然也不会收兵,最后燕王成功,建文帝削藩失败。

        清朝米思翰建议康熙帝削藩。吴三桂反,康熙帝没有诛米思翰,最后平定了吴三桂,削藩成功。

        这三件事,背景、形势,都差不多,处理各有参差,结果也不同。所以处大事,决大疑,要熟思是非,不要拘于往事成败,不可迁就一时之利害,更不可归罪于谋臣。

        还有两个案例:

        唐朝末年,唐昭宗愤于皇室不尊,意图讨伐军阀李茂贞,要宰相杜能主兵。杜能苦谏坚拒,说:“他日我受晁错之诛,也不能弭六国之祸!”昭宗不允。 结果战事一开,朝廷打不过李茂贞,李茂贞上表请诛杜能,杜能跟昭宗说:“我可是有言在先啊!”昭宗这时候没了英雄气概,只能哭鼻子,说:“与卿决矣!”先下诏贬杜能为梧州刺史,接着就赐他自尽了。

        所以这杜能,比晁错、齐泰、黄子澄都冤!

        曾国藩骂唐昭宗强迫杜能在前,又翻脸诛之于后,其作为正是一个亡国之君。他也检讨自己。他说:“我在军打仗的时候,有时听了幕僚一个定计,之后败挫。我或许并没有归咎于他。但是见面的时候,却难免露出脸色来,还是我自己不懂道理,修为不够。”

        关于这“露出脸色”来的,他又讲了一个案例:

      后唐末帝李从珂担心石敬瑭谋反。李崧、吕琦进言说,石敬瑭若反,必需契丹之援,您若与契丹和亲,石敬瑭就没机会了。本来计议已定,薛文遇却说天子之尊,岂能侍奉夷狄,还引用了昭君诗“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来讽刺。李从珂改了主意,把李崧、吕琦骂了一顿,说你们要把我女儿往火坑里送!二人跪地谢罪。吕琦腿脚不好,跪拜得慢些,李从珂还骂:“你给我摆架子么?”吕琦说:“您晓得我腿脚不灵便啊。”李从珂不罢休,还是把他降职。 后来石敬瑭果然引契丹打破唐兵。这回李从珂晓得是不该听薛文遇的,又恨薛文遇,一见到薛文遇就骂:“我见此物肉颤!”几欲抽刀刺之。李从珂后来为石敬瑭所灭。

        曾国藩总结说:“大抵失败而归咎于谋主者,庸人之恒情也。”

        成败不一定,过去的案例不等于可以照做,也不等于不可以照做。

        领导者要自己负决策责任。事情搞糟了,怪谁出的主意,那是“庸人之恒情也”,庸人都这样。

 

踢球每一步都有假动作,但那不是赢球的本质

[原文]

          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华杉详解]

          这叫“战略欺骗”,核心就是“使敌无备也”,让他没防备。因为他若有防备,我就没胜算;他若没防备,而我把全部力量投掷过去,他就垮了。

          著名案例是韩信木罂渡江。

          楚汉相争,刘邦形势不太好,魏王豹就想转会。他以母亲生病为由向刘邦请假回家,然后就投了项羽。刘邦派韩信去打,在临晋与魏王豹隔河相拒。韩信只搜得一百多条船,在江边一字排开,每天作势要渡河。魏王豹严阵以待。韩信则偷偷安排人采买制作木罂(yīng),就是一种腹大口小的装水的木罐或瓦罐。带大部队转到夏阳,用木罂扎成筏,从夏阳渡河袭安邑,打了魏王豹一个侧翼,最后俘虏了魏王豹。

          魏王豹听说韩信在夏阳登陆时惊问:“夏阳没船啊!他哪来的船?”这是他没有以“替代品”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没有船,不等于没有渡河工具。

        韩信这是“远而示之近”,要从远处进攻,就在近处演戏。

          “近而示之远”的案例也有,春秋末年吴越争霸,吴与越夹水相距,越派士卒分别于上下游,相距五里,夜里鸣鼓而进,吴只得两边分兵去救。而实际越人之所以要晚上演戏,就是因为派去的鼓多人少,是虚张声势。等吴人分兵去了,越军主力从正面渡河,直取吴中军,大败吴国。

          这是虚张声势、声东击西之计,双方都明白,但是声势也不一定是虚张的,声东也不一定击西,也可能真的击东。就像罚点球,守门员知道,你肯定要用假动作晃我,而那假动作,又可能是真动作,是你假装是假动作。

          那么这真真假假,到底谁能赢呢?对于射门的人来说,要射得稳、准、狠,如果自己打飞了,人家怎么守你也进不了。对于守门员来说,反应要快,还得有些运气。而且守门员也可以用假动作去骗射门的。 那前锋和守门员平时训练练什么呢?练假动作吗?当然不是,一练体能,二练技术,三练战术配合,这才是战斗的本质。

          说韩信能打仗,载诸史册的都是奇谋巧计,给人很大误区,以为打仗就是打这个。而本质上,大将就像总经理,运营管理才是本质。所以韩信说刘邦只能带十万兵,多了他就不会玩儿,而韩信带兵,是多多益善,给他一百万,他也能像运用自己的手臂一样指挥自如。这才是韩信的真本事。

          所以三十六计,只能当个故事听,别把那当成战争。 曾国藩甚至对韩信木罂渡江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他说拿瓦罐扎成筏子能让大部队渡河,基本不可能。他还怀疑韩信的另一个壮举,就是拿土袋子在上游拦一个临时水库,下游水浅了,让敌军渡河,渡一半的时候,把土袋子一下子拿开,溃坝放水下来把敌军淹死。

          曾国藩说这水库大坝可不是一人扔一袋土就能建起来,更不可能一下子又把它撤掉,谁去撤?怎么撤?根本不可能。 曾国藩说:“我们湘军打的一些胜仗,我看到文人们写的报道,我都拍案叫绝,不知道这仗原来是这么打的!太神奇了,那肯定不是我!” 他总结说:“我还在,这战报就已经面目全非到我都不敢相信了。那太史公也是文人,他去寻访韩信的故事,也难免有猎奇渲染之事。”

        计策就那两下子,双方都读过兵书,每次接仗都必然要用那些计策,比如我要打哪儿,我一定想方设法骗你是别的地方。你也晓得我肯定要骗你,你也晓得我可能要让你误以为我骗你,其实我没骗你,我真的就打这里。

          那又如何?踢球每一步都有假动作,但那不是赢球的本质。

成大事者有三戒,戒贪是第一

[原文]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华杉详解]

        李筌注解:“敌贪利必乱,乱则可取之。”       

        战例还是前面说的李牧败匈奴的事。坚壁清野,闭门十年不战,把敌我双方都憋坏了。我方将士憋坏了,每天好吃好喝好训练,都想上战场报效国家。敌方将士也憋坏了,这坚壁清野啥也没有,已经十年没抢到东西,都穷死了。

        这时候李牧觉得可以出战了。他这一战,是不战则已、一战而定的战,是倾巢出动的决战,是他选择的决战,对方根本不晓得是决战。

          李牧先是大纵畜牧,放牧的人满山遍野。匈奴小股人马入侵,李牧就假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匈奴抢东西抢红了眼,单于闻之大喜,率众大至。李牧布下奇阵,左右夹击,大破匈奴十余万骑。灭了襜褴,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

        贪是人性的大弱点。春秋时,秦穆公问蹇叔,我怎样才能称霸天下呢?蹇叔说: “夫霸天下者有三戒:毋贪,毋忿,毋急。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蹶。夫审大小而图之,乌用贪?衡彼己而施之,乌用忿?酌缓急而布之,乌用急?君能戒此三者,于霸也近矣。”

        霸天下的人有三戒:戒贪,戒忿,戒急。贪心,就会失去越多;忿怒,就容易有难;急躁,就会摔跟头。审查利害大小而图之,哪需要贪呢?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衡量彼己,哪需要生对方的气呢?斟酌事情的缓急,从容计划安排,哪需要急躁呢?您能持这三条戒,霸业就近了。

        下判断、做事业,要把握两条:趋利、避害。趋利和避害的权重,应该至少是相当的,五十对五十。但是,往往都成了七比三,甚至九比一。为什么,因为利往往在明处,在眼前,让人激动;而害在暗处,在远处,让人心生侥幸。我们经常看到人,去做一些利益极小,而隐患极大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那利马上可以得到。而那害,那明明白白的害,他却不可救药地认为“不一定”。

        不贪心,就不会上当。所有的骗局,都是从“贪”字入手。这骗局,可不是别人来骗你说工地上挖到宝,是你自己会骗自己。

      人哪,只要一看到利,就会开足马力拼命骗自己:拿吧!没事的!

      不要让你的欲望来左右你对利害的判断。

不能胜利,就要能等待

[原文]

          实而备之,强而避之。

[华杉详解]

        “实而备之”,如果敌人兵势既实,则我当为不可胜之计以待之,不要轻举妄动。李靖说:“观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

        “强而避之”,梅尧臣注:“彼强,则我当避其锐。”

          杜佑注:“彼府库充实,士卒锐盛,则当退避以伺其虚懈,观变而应之。”

        人们往往有一个误区,认为行动才有机会。却忘了事物的另一面:行动必有代价。就像那句常说的话:不作死,就不会死。

        《孙子兵法》开篇说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一动作就是生死存亡,不仅是战士们的生死存亡,而且是国家的生死存亡,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

          第二个观念,胜可知而不可为。探查敌我,便知道有没有胜算。如果没有胜算,你想上了战场再强取其胜,那是不可为。因为敌人也是身经百战,不是我们喊几句口号就能打败了。更何况口号人家也没比我们少喊。              第三个观念,不要百战百胜,要一战而定。打过来打过去,没什么结果,还要接着打,白白流血,浪费钱粮。那是为将之罪。要看准时机,稳准狠一战而定,解决问题。

          所以当敌方实而强,我们一要防备避战;二要耐心忍耐;三要外交协调;四要伺其虚懈,等他犯错,引他失误,如李世民言:“多方以误”;五则看准时机,一鼓而下。

        典型战例是吕蒙取关羽。

          关羽在荆州,兵势强盛,百战百胜,甚至收降了魏军猛将于禁,北方多处反叛曹操的民间武装都响应他,受他遥控。关羽威震华夏,以至于曹操都想迁都以避其锋芒。

          司马懿献计,东吴必不愿关羽得志,于是联络东吴,共同对付关羽。 刘备的荆州本是跟孙权借的,借了赖着不还,双方谈判,各分了一半。所以东吴在此事上心里是不平衡的。偏偏此时关羽骄傲自大,无所顾忌,因新得于禁三万人马,粮草不够,竟恃强抢了东吴粮仓。新仇旧恨,孙权就下了决心。 孙刘是联盟,关羽在荆州,本来只是对魏作战,此时一心要取魏樊城。但他也并未放松对东吴的警惕,怕东吴大将吕蒙抄他后路,所以留了大量备兵留守荆州。 所以对此时如日中天的关羽,曹操是恨不得强而避之,吕蒙则是实而备之。吕蒙要取荆州,须得让他撤去荆州守备,让荆州由实变虚。 关羽有调动荆州兵马的需求,因为他要取樊城,北方前线缺人。荆州的部队是留下防吕蒙的。吕蒙于是想了一招:装病。

        吕蒙装病倒是容易,因为人人都知道他本来多病,而且还真在此战之后病死了。吕蒙称病回建业,换来陆逊镇守陆口。

          陆逊此时,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他一到,就以超级粉丝的身份,给关羽写了一封表达无限仰慕的信,向偶像报到:“能和您的防区接临,这是我一生的荣幸,希望关叔叔多多关心爱护年轻人,我绝不敢,也不会与您为敌。”

          关羽放了心,就把荆州兵马调到樊城前线去了。这边吕蒙即刻率大军杀回来,取了荆州,抄了关羽后路。到此战结束,关羽被俘斩首。

          刘备之败,实败于关羽。荆州一失,就决定了刘备在统一天下的竞争中已经出局。因为荆州才是他逐鹿中原的门票。之后诸葛亮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在蜀北汉中那“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万山丛中,他哪里杀得出来?运粮还得靠木牛流马的神话。至于关羽之死直接导致张飞、刘备的相继死去,三兄弟时代结束,也是令人扼腕。

        关羽是典型的百战百胜,一败而亡。《孙子兵法》说,真正的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因为善战者不打那么多仗,只打容易的仗,不打跌宕起伏的仗,没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故事都是讲给老百姓听的,关羽则恰恰和孙子的胜将标准相反,他威名赫赫,在民间是集道德、智慧、武功于一身的千古第一人,而在专业人士看来,关羽实误国之臣也。

忘了本谋,是每个人常犯的毛病

[原文]

        怒而挠之。

[华杉详解]

          杜牧注解说:“大将刚戾者,可激之令怒,则逞志快意,不顾本谋也。” 对刚烈易怒的敌将,激怒他,给他施以冲动的魔法,他为解一时之恨,逞志快意,就会不顾本谋,本来要干的、最重要的事也不顾了,一定要马上解恨。结果恨没解,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 这种诡计,主要是针对性格刚烈的敌将。

          《尉缭子》说:“宽不可激而怒。”那性格宽厚者,他本来就不容易冲动,你没法激怒他,引他上钩。

          典型战例,是楚汉相争时汉兵击曹咎的“汜水之战”。

        项羽在成皋与刘邦对峙,谁也拿不下谁。刘邦就打了项羽一个后腰,派遣卢绾、刘贾率领两万多人渡过白马津,协助建成侯彭越袭击楚军的后方梁地,攻下十多座城池,切断楚军的补给线。

        项羽被迫亲自率领军队,分兵去攻彭越,委任曹咎守成皋,临行前仔细叮嘱:“谨守成皋,则汉军挑战,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我十五日必诛彭越,定梁地,复从将军。”

        项羽走后,曹咎遵照项羽的命令坚守不出,刘邦就施了“怒而挠之”之计,在成皋城边专门筑了一个高台,每日在台上骂喊羞辱楚军,一连骂了五六天,楚军受不了了,曹咎也沉不住气了,忘了他在这儿的“本谋”是干什么的,要出城教训教训这帮混蛋!曹咎率军出战,渡汜水,渡到一半时,汉军来了个标准战术,半渡而击,楚军大败,成皋失陷,战局平衡打破。

        曹咎自知将命丧于此,又愧见项羽,于是在河边自刎而死。

        “怒而挠之”之计,诸葛亮对司马懿也使过,不过没成功。

          由于关羽丢了荆州,蜀汉只能从北线汉中的崇山峻岭出发去伐曹魏,他的问题是粮食运不上去,为什么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每次都半途而废,核心原因是没粮。每次差不多一个月时间,过了一个月还没打赢,就得撤兵,否则回去路上吃的粮食都不够。所以诸葛亮必须速战,最好是野战。曹魏也知道了规律,熬你一个月,就把你饿回去了,我不战则必胜,战则不一定,所以不出战,已成为曹魏君臣上下高度一致的策略。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双方在五丈原对峙,司马懿照例高挂免战牌。诸葛亮百般挑战不得,也施了“怒而挠之”之计,给司马懿送去女人衣服侮辱他。司马懿根本不上当,还是不出战。结果诸葛亮心力交瘁,病逝军中,蜀汉的北伐事业就结束了。 司马懿这是很强的“本谋意识”,始终不忘自己的根本目的、基本策略。忘了本谋,这是我们每个人常犯的毛病,不仅仅是因为愤怒,任何的干扰都会令我们越来越远离本质的目的,而自己完全意识不到,追求枝节,而忘了本质。

        所以佛经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本谋和初心,是我们每天、每事,要对照检核的,要拒绝冲动,拒绝诱惑,排除干扰,坚持本谋,不忘初心。

示弱不是羞耻,争什么不要争气,特别是不要争一时之气

[原文]

            卑而骄之。

[华杉详解]

          假装谦卑,让对方骄傲,让对方轻视自己。轻视就不会防备,不防备就可以发动突然袭击。

        典型战例是冒顿(mò dú)袭东胡。

        秦末,匈奴冒顿单于初立。东胡强,派使者来说,你父亲头曼在时那匹千里马不错,给我行不?

        冒顿问群臣,给不给?群臣都说东胡无礼,先君的千里马是我们的国宝,怎么无缘无故给他?

        冒顿说,与邻为善,还爱惜一匹马么,给他! 过一阵子,东胡使者又来了,说你老婆那么多,送一个给我吧。 群臣皆怒,说东胡无道,竟然找我们单于要阏氏!发兵打他! 冒顿说,与邻为善,还舍不得一女子么,给他!

        又过一阵子,东胡使者又来了,说你们有弃地千里,你们也没用,送给我吧。

        冒顿又问群臣。大家看单于连老婆都可以送人,也不知道这回该说给还是不给。于是只能含含糊糊地说,给也行,不给也行。

        冒顿大怒,说土地是国本,国本能给人吗?把说给的人全部斩首,发兵攻打东胡。东胡轻视冒顿,根本没有防备,冒顿就灭了东胡。并一口气西击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指内蒙古河套地区),北侵燕、代,一举收复了秦朝时蒙恬侵夺的匈奴土地。后来围汉高祖刘邦于白登,之后议和约为兄弟的,就是这位冒顿单于。

        刘邦死后,冒顿又开始打汉朝的主意。

        刚死去阏氏的冒顿单于遣使者送来一封言辞极为不敬的国书给吕后,上面写道:“孤偾之君,……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他说我老婆死了,你老公没了,不如咱俩成亲如何?

        吕后当然大怒,群臣激愤,樊哙说:“我愿意带着十万精兵,横扫匈奴。”

        中郎将季布喝道:“樊哙可斩也!当初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还被困于平城,今哙如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这是当面欺君!”

      吕后决策,还是继续和亲政策,不与冒顿作战。给冒顿回信说:“感谢单于还惦记着我们哪。不过我们这儿有什么可以招待单于您呢?想来只有雄关万山、兵马甲士可供一观吧。单于一定想来游玩,诗书雅颂都没啥意思,只有将士们陪您‘游猎’。我年老气衰,发齿脱落,但是要打猎,还是乐意跟大家一起娱乐娱乐!”

        冒顿本是试探一下,看刘邦死了,汉朝是否有机会攻取,故意发书刺激一下,看吕后大局在握,也就作罢,赔礼修好。

疲劳战

[原文]

            佚而劳之。

[华杉详解]

            我们要以逸待劳。敌人如果也很“逸”,就骚扰他,折腾他,让他疲于奔命。

            典型战例是春秋时吴楚之战。

          吴伐楚,公子光问计于伍子胥。伍子胥说:“可以把军队分成三师。先以一师出击,他肯定尽众而出,我们则马上撤退。等他也撤退了,再换一师上去。他出来,我再撤退。就这样反复调动他,多方以误之,让他疲于奔命,然后我们三师尽出,一举克之。” 公子光依计而行,结果楚军统帅子重“一岁而七奔命”,一年给折腾了七回。吴军最终发动总攻,攻陷了楚国都城郢。

        三国时期,曹操和袁绍相争,官渡之战前,田丰给袁绍献的也是此计,但袁绍没听。田丰的战略是: 操善用兵,不可轻举,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有四州之地,外结英豪,内修农战,然后拣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人不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矣。不及三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悔无及也。

        毛泽东总结红军的战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也是这个意思。

        兵法都很简单,难的是判断。比如那敌军来,你怎么知道他是来骚扰的,还是来总攻的呢?实际上我们无法知道。所以,毛泽东说:“一上战场,兵法全忘了。”随时有紧急情况要你处理决策,哪顾得上兵法。

        怎么办,就要胸中有全局,是你调动敌人,不是敌人调动你。

        对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保护好自己,不轻易出战。如李牧防匈奴,坚壁清野,城门一关,任你如何挑衅,我没准备好,我就不出战。一年没准备好,就一年不战。十年没准备好,就十年不战。哪天准备好了,时机到了,就一战而定。

        对敌人呢,就像李世民说的,观古今兵法,就一句话:“多方以误之。”想方设法引他失误。

        大家读的都是同一本兵法,都会背,但差距怎么这么大呢?原因在于判断,你判断不了现在发生的是什么情况。是判断不了敌情吗?表面上是对敌情没判断,本质上是对自己没判断。你只要对自己判断清楚了,任他什么敌情,你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我们为什么会中“离间计”?

[原文]

        亲而离之。

[华杉详解]

        李筌注解说:“破其行约,间其君臣,而后改也。”就是破坏他的外交盟友,离间他的君臣关系。

          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廉颇打了几次败仗,于是坚守不出。秦国派间谍到赵国散布流言,说廉颇容易对付,秦军怕的是赵括。赵王果然上当,不顾蔺相如和赵括之母的劝阻,由赵括替下廉颇,最终造成长平被坑四十万卒的悲剧。

          赵王为什么会上这个当?是因为他对廉颇打败仗和之后不出战,已经非常不满,正找不到机会换他,秦国间谍的工作,实际上是帮了他的忙,还替他想好了替换人选。

            楚汉相争,刘邦被项羽困在荥阳一年之久,断绝了外援和粮草通道。陈平献计说,项王的能臣,不过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几人,如能施离间计,除去这几人,项王就好对付了。

      刘邦给了陈平四万斤黄金,买通楚军的一些将领,散布谣言说:“在项王的部下里,范亚父和钟离昧的功劳最大,但却不能裂土称王。他们已经和汉王约定好了,共同消灭项羽,分占项羽的国土。”这些话传到霸王的耳朵里,使他起了疑心,果然对钟离昧产生了怀疑,以后有重大的事情也就不再跟钟离昧商量了。他甚至怀疑范增私通汉王,对他很不客气。 陈平为彻底除去范增,还演了一场戏。有一天,项羽派使者到刘邦营中,      陈平让侍者准备好十分精致的餐具,好酒好肉好招待,问:“亚父范增有什么吩咐?”使者不解地问道:“我是项王使者,不是亚父使者。”陈平说:“我们以为你是亚父使者呢!”即刻变脸,撤去上等酒席,随后把使者领至另一间简陋客房,改用粗茶淡饭招待,陈平则拂袖而去。使者没想到会受此羞辱,大为气愤。 使者回到楚营后将情况告诉了项羽,项羽更加确信范增私通汉王了。这时,范增向项羽建议应该加紧攻城,但是项羽却一反常态,拒不听从。范增也知道了外面说他暗通汉王的谣言,知道项羽中了离间计,便告老还乡。项羽毫不挽留,让他走了。 陈平那么挫劣的表演,项羽怎么也会中计?还是因为他本来就多疑。而间谍散布的流言大部分是事实。比如范增、钟离昧功劳最大,却不能封王。项羽本来就不舍得给人封赏,韩信说他给人封王封侯,大印刻好了,还抓在手上摩来挲去,不舍得给人,恨不得再收回去。他自己心里有鬼,谣言又正好挠到他痒处,不由得他不信。

      范增有没有问题呢?也有问题。鸿门宴上,项羽没听他的,把刘邦放走了。他冲着项庄大骂:“竖子不足与之谋!”实际上,人人都知道他是骂项羽。

        范增什么智慧都有,就是没有和项羽相处的智慧,而这恰恰是他欲得志于天下最需要的基本素质。

          他为什么会这样呢?还是人性的弱点:亲人间的恩恩怨怨。 恩怨恩怨,没有恩就没有怨,有多大恩,就有多大怨。我们和敌人的关系很简单,就是利益之争,打打谈谈。亲人之间的关系则比较复杂,成了爱恨情仇。

          再说和敌人是竞争关系,是社会的竞争机制。团队内部成员之间也有竞争关系,因为组织本身也是一个竞争和分配机制。离间计,就是外部竞争者,打破竞争的边界,参与到敌方的内部竞争中去,那就四两拨千斤了。

          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要想不中离间计,还是靠领导者自己的人格和胸怀。

要保持紧张,不可懈怠

[原文]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华杉详解]

          攻打他没有防备的地方,从他意想不到的地方出击。

          曹操注:“击其懈怠,出其空虚。” 吴起讲将道,有一句话叫“出门如见敌”,就是随时保持警觉。

        儒家讲君子之道,讲“戒慎恐惧”,戒慎不睹,恐惧不闻。随时警醒,有自己没见过的地方,不知道的事情,要注意。

        《诗经》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都是这个道理。

            我们上中小学的时候,教学楼上都刷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标语。小孩子怎么知道紧张呢?只道是学习紧张。其实那标语是延安时期毛泽东给抗大的题词,是军校的校训。

          领导者要随时注意,保持团队的紧张状态,看他松懈了,就要把发条给他紧一紧,因为松懈就会失败。特别是在战场上,敌人挖空心思都在研究你什么地方会松懈。你认为没问题,可以放松一下的地方,差不多就是他的研究结论。

          下面是攻其无备的战例。

          曹操征乌桓,郭嘉献计说:“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袭之,可破灭也。”军队走到易北,郭嘉又说:“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趋利,不如轻兵间道以出,掩其不意。”于是曹操轻骑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突袭乌桓,大破之。

        出其不意的战例是邓艾取成都。三国末期,魏国大将钟会、邓艾伐蜀。蜀将姜维守剑阁,久攻不下。邓艾对钟会说:“我从阴平由邪径出剑阁,西入成都。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军若还赴涪,您可攻下剑阁。剑阁之兵如不回,那守涪陵的兵就少,我可一鼓而下之。”

        冬十月,邓艾率军自阴平行无人之地七百里,凿山通道,遇水搭桥,山高谷深,至为艰险,粮食也没了,濒于危殆。最后邓艾是自己裹着一条毯子从山上出溜下去,将士们攀木缘崖,鱼贯而下,真是神兵天降,邓艾一路突破的都是蜀军防备薄弱的大后方,进军到成都城下,姜维主力在剑阁还没动,蜀主刘禅已经降了。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原文]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华杉详解]

            曹操注:“传,犹泄也。”前面讲了那么多诡道。阴谋诡计要成功,最重要的是不能让人知道。人家知道了,诡计就没用了。不能让敌人知道,也不能让自己人知道。因为知道的人多了,秘密就容易泄漏。

          《韩非子》说:“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残酷的斗争,保密工作是第一位的。

          中国历史上,保密的极致案例是谁呢,还是前面说的那位向吕后求婚的冒顿单于。冒顿当初要干的秘密事是什么呢?是谋反,是弑父自立。

        冒顿本来是太子,但他的父亲爱上了别的阏氏(这里指爱妃),就想立小儿子即位。于是先和月氏结盟,再把冒顿派到月氏做人质,之后又发兵攻打月氏,目的就是借月氏之手把冒顿杀掉。

        但是冒顿居然偷了一匹宝马逃了回来。父亲爱他勇敢,打消了杀他的念头。他却知道了父亲的阴谋,下了弑父杀弟杀继母之决心。

        谋反这样的大事,一个人是干不来的,必须有入伙的同谋,必须跟人商量。而失败的风险就在这儿。你去跟人商量,就把人逼上了绝路,他要么死心塌地跟你玩命,要么立即出卖你,绝没有置身事外的选择。戊戌变法时,谭嗣同去找袁世凯,就把袁世凯逼到了慈禧太后阵营。

          冒顿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跟任何人商量,一个人把谋反这大事干成的。

          他的办法,是给部下“驯练”一个条件反射。您没看错,是“驯”,不是“训”,是驯兽的驯。没有道理,就是条件反射。我给条件,你做出反射。

        这个条件反射的机制是什么呢,冒顿制作一种鸣镝(dí),就是响箭。给他的部下规定,他的响箭射向哪,所有人必须立刻射向哪。犹豫晚射者斩!

        这么练了一阵子,有一天他突然把响箭射向自己最喜爱的一匹马。部下有人担心是不是命令搞错了,迟疑未射,他立即将没射的斩首。大家才知道这是玩真的。

        又一天,他突然把响箭射向他最宠爱的阏氏。又有部下迟疑了。迟疑的又被他斩首。

        第三次,他把响箭射向父亲头曼单于的马,这次没有人动脑筋思考了,全部乱箭齐发。冒顿知道条件反射“驯练”完成,可以动手了。

        在一次和父亲一起打猎的时候,他突然将响箭射向父亲。他的所有部下,在没有任何知晓和犹豫的情况下,就全部参与了谋反这样灭门的大事,所有的箭全部射向头曼单于。冒顿谋反成功,成了匈奴历史上第一位最强盛的单于。汉朝对匈奴的和亲政策,都是为了避他的锋芒。


三十六计技术含量很低,但一听就让人兴奋;“五事七计”技术含量很高,但一听就让人打瞌睡

[原文]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华杉详解]

      李筌注:“太一遁甲置算之法,六十算以上为多算,六十算以下为少算。”如果我方多算,敌方少算,则我方胜。如我方少算,敌方多算,则敌方胜。所以战前计算于庙堂,胜负是容易预测的。

        多算胜,少算败。多算就可以打,少算就要小心,多想想,多准备准备,如果根本一点胜算都没有,就不要打了。

        以上是《孙子兵法》第一篇,《计篇》。《计篇》的内容,概括说就是“五事七计,十二诡道”。“五事七计”,是基本面、实力面、战略面。“五事”,是道、天、地、将、法,计算比较敌我双方这五个方面,得到“七计”,七个计算比较的结果: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兵法讲庙算,算的就是这“五事七计”,算下来就知道胜负。胜了才打,没有胜算就不打,就韬光养晦,继续准备。准备什么?还是准备“五事七计”,把自己那七个方面的分数打上去。

          所以这“五事七计”才是兵法的根本。赢了再打,庙算算赢了,再兴师动众,到战场上去见个分晓。

        上了战场,“兵者,诡道也”,才开始阴谋诡计的发挥,“多方以误之”,想办法引对方失误,这就有“十二诡道”: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这“十二诡道”,就和三十六计差不多,都是奇谋巧计,都是“招”,最能让人津津乐道,引发无数四两拨千斤、花小钱办大事、贪巧求速的遐思。

          但是做任何事业,奇谋巧计都不是本质。刘邦赢了项羽,每一步都有奇谋诡道,但本质还是“五事七计”的全面领先,从入关秋毫无犯,“约法三章”开始,刘邦在政治上就已经甩开项羽几条街。

        中国历史上奇谋诡道第一人,诸葛亮,他的故事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怎么打也赢不了。因为他的庙算、“五事七计”根本都没有胜算。所以我非常同意司马懿骂他逆天而行。“天”是什么,就是“五事七计”。

          我们经营也是一样,你踏踏实实把产品,把服务做好,别老想着有什么“招”。实际上,奇谋诡道很容易,就那几招,其实技术含量很低,主要技术要点在于演戏要演得像而已。但是“五事七计”技术含量就太高了,全是真功夫,是人格,是智慧,是汗水,是时间,是积累。所以人们爱听三十六计,不爱听“五事七计”。

附录:

《计篇》全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9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154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775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96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7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97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93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09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59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00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52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265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76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0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5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51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