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声声慢》是欲说还休的愁苦,苦苦寻觅的凄凉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苦苦的寻觅,一片冷清,一片悲戚,

乍暖还寒之际,最难安然入睡,

三两杯淡酒,怎能抵挡这寒风急袭。

大雁南飞,这一幕似曾相识,可终归物是人非,揪心之痛自可知晓早已悄然而生。

隔窗望,落菊堆满园,枯黄败落甚是憔悴,谁还会想起来采摘它们呢?

独守窗前,如何独自从早熬到了天黑?

梧桐叶落,细雨淋漓,直到黄昏之际,

已然还残留着点滴。这情景,怎能用一个“愁”字形容尽呢?


前半生:是爱是暖是希望

李清照自幼在浓厚的文学艺术氛围熏陶下成长,

闺中便工诗文善书画,颇有文名,

也因此使她具有了一份能深切细微的感知生活的灵动。

十八岁,正值青春年华之时,李清照嫁给了博学多才的赵明诚。

赵明诚是宋代著名的金石学家,两人情投意合,都喜好金石学,感情甚笃。

夫妻俩还收集了大量极有价值的金石书画,一起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李清照的前半生在书香的熏陶中、爱情的滋养里幸福的度过。

靖康之变:是恨是痛是凄凉

靖康之变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也改变了她的命运:

金政权攻陷了北宋的首都汴京 (今河南开封),入据中原。

宋朝统治者束手无策,仓皇出逃。

李清照夫妇不得不逃离他们曾经幸福生活的地方。

这其间,他们呕心沥血积攒的金石字画一部分在南下中途被盗,一部分被乱兵一把火烧毁殆尽,半生积蓄转瞬间荡然无存。

南渡第三年,丈夫就在南京去世。

国破、家亡、夫死,身心倍受多重摧残的李清照,独处异乡,饱尝背井离乡之苦、国破家亡之悲。

《声声慢》是李清照真实境遇的写照:

淡酒、秋 风、过雁、黄 花、细 雨、梧桐

是孤苦无依的愁情,是物是人非的哀叹,

游子思乡的感怀,亦是羁旅艰辛的伤感 。

黄花凋零,过雁南飞,淡酒消愁愁更愁,似曾相识却不知。

当年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欣喜早已灰飞烟灭,

留下的唯有“寻寻觅觅”的追忆、“凄凄惨惨戚戚”的凄苦:

少女时期的天真烂漫

少妇时期的幸福甜蜜

未来的归宿和幸福

它们都去哪里了?“我”又该去哪里找你们呢?

早年的闺怨和离愁,煎熬难耐的相思之愁

晚年的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 国之恨后的 “ 欲说还 休” 之愁

点点滴滴,该如何改变?又该向谁诉说?

衰亡的故国、最爱的人儿、陌生的异乡,流离的苦......

你可知道,怎一个愁字了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