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忍住了

今天,沐沐一老师留的作业是以情绪为主题写一篇小文,比如生气。看到这个题目时,我正在深呼吸。

 即将爆发的情绪正在一呼一吸中上下乱窜,估计有个缝隙就能如火山喷发般窜上来。很生气。

导火索就是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儿子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无动于衷,无数次下决心要好好学习,无数次地被手机诱惑,无数次地被游戏和拖延打败自己,事后又无比自责和懊恼。开学来两个星期,就这样恶性循环着。

今天,又是如此。

想想,还有不到100天就要中考了;想想,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努力学习,要么在补习班疯狂补课,要么在校外培训机构封闭式冲刺备考,要么自己在家里挑灯夜战刻苦学习;想想,自己家的孩子,还在…..。想到这些,我心里窝火,是真想发顿脾气。

 再一想,发顿脾气,也不解决问题,可能会把事情搞得更糟糕。青春叛逆期的孩子都是刺儿头,硬碰硬,只能“两败俱伤”。何况,2019年新年,我立下的第一个flag就是“三不”,不生气,不抱怨,不指责。所以,我忍着。

刚好,单位有个紧急会议需要参加。我赶紧借此“离家出走”,所谓的眼不见心不烦,自己的事情自己看着办。 虽说走了,但是心里挂念,不知道儿子是否去上学了。

纠结着、忐忑着,过了一天。

晚上下班后,一进门,看到桌上有张小纸条:放学了,去打球了。“放学了”三个字,还特意用圈圈了起来。

我笑了。

心想,当时多亏忍住了,没发火,没爆发情绪,不然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了。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父亲的格局,母亲的情绪,是家庭最好的风水》。文中提到,母亲是孩子情感依赖的主要角色。母亲情绪不稳定,一会赞赏,一会呵斥,会造成孩子长大后的戒备心,缺乏信任;母亲情绪不稳定,总向孩子吐苦水,抱怨,会把孩子变成一个消极的人。文章的观点,我非常同意。

 吃完晚饭,翻看之前的小本子,无意中看到2017年1月7日记录的一句话:好的妈妈要做到三点——静、弱、慈。

一边看,一边思考,一边检讨自己。

 再次深呼吸,松一口气,对自己说:还好,忍住了。

 母亲和孩子的相遇,是一场单程的旅行。只有这辈子,没有下一辈子。

且行且珍惜。

一路陪伴,一路同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