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100万次的猫》
一个既属于孩子又属于成人的童话
一个关于生命、关于爱的寓言
一本超越了时代的图画书
一本读100万次也不会厌倦的经典名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进到这个青年读书馆,大中午的刚吃完饭头脑有点昏昏沉沉,打算爬到里面的桌子上睡会,随意的转了转,一眼看到绘本架,当了妈对绘本的兴趣大大增长啊!扫了一圈目光便落到这本书上,一直听说从未翻看,今天总算触摸到。
拿下来找个靠里面的角落坐下,摊开,首先是一本小小的《经典图画书导读》,翻开看到专家导读描述这本绘本《极清浅而极深刻》,题目起的我本人很喜欢,粗略的看了一点感觉我这昏沉的脑子对着这深刻的解读实在是进行不下去。便看到结尾一段“这样的书,大人都想不明白,儿童能看懂吗?这的确是个问题。至少,我是有怀疑的。为此,我曾请一位母亲把它念给四岁的小女孩听。结果,小女孩听得入了迷,捧着书反复地看。母亲问她:“那猫为什么死了?”她果然说不清楚:“它伤心呀,它哭呀,哭呀,后来,就死了……”后来问她:“你愿意像它先前那样,活了一次又一次,还是愿意和白猫一起,快快活活地只活一次?”她轻轻地说:“我只要活一次……”这轻轻地回答,让母亲感到震撼。是的当真让人震撼!这意味着一种高雅的艺术与四岁幼童之间,在心灵上,存在着相通的可能!”。
或许因为我也有一个小女儿,起了连带反应,立马打开书看,思绪随着绘本一页一页的翻过变的起起伏伏,由一开始的平静到最后难以诉说的悲伤以及对自己的反省,对社会现状的思考,这本绘本包含了太多太多,我想就像100个人心里有100个不一样的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心中也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不一样的感悟,不一样的体会,真的是贴合了那句“极清浅而又极深刻”。
下面是我个人的感受:
“有100万个人宠爱过这只猫,有100万个人在这只猫死的时候哭了。
可是猫连一次也没有哭过”
这是开始,读到这里不知道为什么有种想哭的冲动,觉得这只猫是孤独的、是孤傲的。它并不是冷漠的。感觉有种别人不能懂的悲伤深深藏在内心深处。只是不为人说。用不屑哭泣来掩盖自己的孤独。
后面猫是国王的猫,水手的猫,马戏团魔术师的猫,小偷的猫,一个孤独老太太的猫,一个小女孩的猫。都是别人的猫,他们都很宠爱这只猫,可是猫不喜欢他们的这种宠爱,这种宠爱不是猫所想要的宠爱,所以他们自以为的宠爱最后都杀死了这只猫,这像不像我们有些家长,以自己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做自认为孩子喜欢的事,可却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最后磨灭掉了杀掉了孩子真正喜欢的事,毁掉了孩子能做出成就的事,最后沦为平庸。
最后,第100万次猫终于成为了自己,变成了属于自己的猫,它全心全意的爱着自己,比任何人都要爱自己,别的母猫各种方式的求爱,都没法超越自己爱自己,因为猫比谁都喜欢自己。因为它说“我可死过100万次!我才不吃这一套!”它被100万个人宠爱了100万次,宠爱的方式早已司空见惯了。在它100万次生命中除了爱过它自己,它再没有爱过别人,除了遇到那只连看也不看他它一眼的白猫。因为他太爱自己,觉得不管是谁也应该爱自己,而这只白猫是个另类,挑起了他的征服欲,像不像好多情感小说里的情节,或许运用到人性中也不为过,人类本性总归就是这样的。最后他一直呆在白猫身边,他们有了小猫,他没有用自己以为的宠爱方式宠爱自己的小猫和白猫,因为他经历过所以他的小猫们都成了漂亮的野猫!看到这里很感动,这只猫起码是能够自省的。而我们家长最缺的就是对自身的自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最后的最后,可以依靠的,可以相互宠爱的就是他和白猫了,他用毕生所有的力气宠爱着白猫,白猫死的时候他哭了,头一次哭了,哭了100万次,最后他静静地、一动不动地躺在了白猫的身边。
猫再也没有活过来。
我想他也不需要再活第101万次了。
他在他第100万次的生命中好好的宠爱过自己,做了真正的自己,也得到了自己要的爱,也哭过了,幸福过,他不需要第101万次生命了。
我希望我们只是第100万次生命中的哪只猫。没有前面的99万次,也没有后面的第101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