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我忽然发现自己真的是老了,懂得了圆滑与虚伪。
每年开年后,家里的亲戚特别多,最多的时候开了5桌而且是小孩子不上桌,宛如在办酒席一样。这些亲戚中,有爸爸的几个妹妹一家人、妈妈及嫂子的娘家人及朋友,还有一些我根本不知道怎么称呼的亲戚,总之就是很热闹。人多了,熊孩子也多了。所以我一般都是远离这些场面的,或者躲在楼上睡觉,或者找借口出去逛街。不是我不想面对这些亲戚,而是我觉得其中有些人我觉得很是虚伪,说白了就是够假。我是一个懒惰的人,不想去深究这些,所以能离开就离开。
有时候确实需要帮忙离不开,我也是闷不吭声的。读书的时候,经常被问读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将来能做什么工作。在他们眼里只有清华北大才是名校,所以我一般是笑笑不回答,更何况我读的是三流大学。而妈妈当告诉说他们不是什么名校的时候,他们那种松了一口气的表情我尽收眼底。那时候我第一次想到“虚伪”这个词,就在一些从小看我长大的亲戚当中。
毕业了,父母不想我离家太远。于是老爸想起他姑妈的大儿子的女婿在我上学城市的司法局工作,便瞒着我找关系帮我找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我拒绝了,我确实是很想留在那个城市,但绝对不是以那样子的方式。我太了解老爸的表哥了,若是真的通过他的关系找到了工作,那么一辈子我们一家人都得对他感恩戴德,否则就是无情无义。后来我到了深圳工作,老爸的姑妈带着儿子(我爸的表哥)来我家,然后一个劲问我做什么工作收入如何?我告诉他,自己只是一个打工的刚出来也就勉强解决温饱问题。他还不依不饶,结果不就是为了证明当初我爸求他找工作我但我不知好歹没有接受,却离开家乡去做一个打工妹。你大学出来又怎么样还不是打工的,工资也就那么一点。看他的表情,我就懂了。若不是叫他一声“表伯”伯伯,我早就甩脸了。
俗话说的,一亲二表三白了。这种一了百了的亲戚,在我们家真的很多。
在我的印象中,我对老妈这边的亲戚印象好很多。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才叫亲情,而在老爸这边的亲戚我看到的更的是虚伪和比较。所以每年除了去外婆家,其他的亲戚我从来不去。我不想面对那种客套和虚伪。我的亲二姑,从我读高中开始就在游说我爸不应该送我读那么多书,再到我毕业出来工作、恋爱她都会指手画脚。我记得高三那年,父母不在家。她跟我奶奶说,“女孩子读那么书干嘛,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将来还不是别人的人。让大哥别给他念了,赶紧出去打工挣钱补贴家用去。”
因为年轻气盛,当时我就怒了。“我花你钱了吗?多管闲事!你已经嫁出去了,管那么多。”后来她当什么事情没有发生,而我从那以后到现在都没有去过她家。背后不是没有闲言碎语,我当做听不到。慢慢地,我学会了忽视。
类似于这样的亲戚,我见过太多。以往我都是懒得理,而今年我居然跟他们坐在一块聊天。因为人比较多,老爸亲自下厨,老妈打下手。作为主人,待客之道必须懂。零食饮料伺候着,跟着他们一起唠嗑。做什么工作、收入如何、有无对象,这些问题当然逃不开。我居然能坦然面对这些现实的问题,而且没有带半点情绪。他们之所以这么问,绝对不是关心你,纯属只是好奇和八卦。更多的是比较,若是不如他们,那种熟悉的表情,我还会看到。同样,我也会问他们儿女的学习或者工作情况。其实他的情况,回家这些天我多多少少都听说了。不过是在礼节上相互客套罢了,实际上我并不想知道。现在的我不再像年轻时候那么愤世嫉俗了,不是我长大了而是我觉得自己也在走向他们的道路上。意识到这点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真的是老了。
原来终于有一天,我也会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