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再别康桥》,我们每个人的读书时代不可绕过的浪漫。假使光阴匆匆,默不成篇,也能深深地回忆起每一个字的意境。也能记起它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是他高产的巅峰不可逾越的经典。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学《再别康桥》?我们为什么不学《雪花的快乐》,为什么不学《月下待杜鹃不来》?诚然,徐志摩并非只有这一首好诗,但确实没有任何一首作品的流传度和知名度可以和《再别康桥》相媲美。那么,为什么?读过徐志摩的多数作品后,不得不说,《再别康桥》真的未必是最具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但确乎没有一首作品的地位可以和《再别康桥》比肩。这又是为何?或许是现代诗歌的形式美可以最先抓住读者的眼球,又或许是什么更为深层的原因?首先,康桥本身便是一处浪漫的名胜,代表着智慧的西方,世界各地的文人墨客来来往往。没有徐志摩,它早已是一首诗。再者,它像特洛伊城见证了战争的罪恶一般见证了徐志摩一生中最为浪漫传奇的一段时光,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故事也过滤掉了现实主义的暗沉,只留下了浪漫的传奇。也许是大众的猎奇心理太过张狂,也许是林徽因太过高雅脱俗,也许是爱情总是容易给万事万物增添了色彩。人们记住了徐志摩爱过的林徽因,也记住了黄金时代的康桥。这一切最浪漫的记录便是《再别康桥》。也许徐志摩不再是诗人徐志摩,而是《再别康桥》的徐志摩。人们记住了《再别康桥》,也由于《再别康桥》的独秀而忽略了徐诗其余的深邃悠长。徐诗其余的小把戏并无康桥这般浪漫的背景。这像什么?就像我们国土上的水。试问中国的水那么美!最著名的水域是什么?没错,是西湖。为什么中国那么多美丽的水域,人们单单只认西湖为最?杭州古称临安,曾是南宋都城,又是繁华闹市区。西湖胜在落地杭州,坐落八方之好。一代文人来此,留下了千古佳句传颂,下一代文人又来,也许为的并非是诗词之兴,而仅仅是慕名而来,附庸风雅吧!一代代相传,西湖也便成了人间的传说。青海湖,纳木错的遗世独立,真的不如西湖的代代相传吗?试想古往今来,有多少名家名篇借东风之力留在了你的脑海,又有多少遗世独立的秀致,错过了你的人生。
(2)
有关徐志摩,可以谈论的绝不仅仅是他的诗歌成就,他的个人生活和他的作品一样引人遐思。我们可以因为一个人作品的卓越而忽略他做人的瑕疵吗?或者,我们可以因为一个人情感上的污点而去否认他的成就吗?
其实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古代就有人品如文品之说。导致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认为,一个人的文字优美且经典,他的人也一定如其文般高洁。
这真的是个极大的谬论。元好问的《论诗绝句三十首》的其一精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心画心声说”是汉代扬雄的一个理论,认为文字与绘画都是人内心的反应,但是心画心声总失真,他们是不真实的,看一个人的文章不能说明他的为人。西晋文学家潘岳自诩品性高洁,不屑攀附权贵与世俗同流合污,他写了一篇《闲居赋》来宣扬自己的人格,然而同时他眼见一位高官驱车而去,他跪拜车辙。就连写出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痴情的大文豪苏轼也会为了买下友人的字画而卖掉王朝云。
语文课可以欣赏,但切忌沉迷文学之美不可自拔。文学,如林奕含所说,毕竟有着巧言令色的成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