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气候清爽温暖,空气清新干净。草木已发新枝,万物开始生长。若是天公作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状况频繁发生。麦苗泛绿、拔节,野花野草相互挤着,遍布田野。“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大江南北的山山水水都装扮得姹紫嫣红。山野沟壑,频频出现踏青郊游的城里人。包括我们生活的城镇乡村,街道小区,百花盛开,蜂飞蝶舞。就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季节。
清明时节,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候,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春播秋收”,“春华秋实”,也证明了此时节农事的繁忙和重要。原上塬畔.川道沟道,晃动着农民锄地耕地.点种铺膜的身影,时时传出旋耕机、播种机的机器轰鸣声。庄稼地里劳作的人少了,以农机为主,人主要做些辅助的活。“一年之计在于春”,时间不等人,就是一个农忙的季节。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说起清明多是指清明节。作为节气,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作为节日,承载了丰富的风俗文化。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唐朝真正形成。清明处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桃红柳绿的春天算是真正的到了。从古至今,禁火寒食、祭扫坟墓、踏青郊游、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的风俗活动,多多少少延续着,现代人尽管删除忽略了许多,可还始终没敢忘却扫墓祭祖的固定风俗。尤其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几乎成了中国人对清明节的直感。在我们铜川,清明节的前几天,就有人到祖先或亲人的坟墓地,给坟墓培土、修葺一番。清明这天,家长率领子孙在祖坟前设香案、备酒食、烧纸钱,诚心祭奠。远在外地工作的子弟都要赶回家乡,不能回家的人,也要捎回纸钱,让家里人代为焚烧。实行新的殡葬制度后,人们的祭祀活动简单、文明,多用鲜花祭奠,把思念和哀思表达出来即可。
清明由节气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始终伴随着另一个传统节日,即寒食节。这个节我们现在不单另过,许多年轻人也不曾留意它。可寒食节悲凉的传说却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曾令人感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思考。“晋献公时,晋国宫廷内讧,公子重耳出逃卫国,卫国不敢收留,于是逃往齐国,途中无食物可吃,只好吃野菜充饥.重耳自幼长在宫中,咽不下野菜.其中有个侍从叫介之推,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汤端给重耳喝,说是麻雀汤.重耳喝完后连称味道好,后来在赶路时,重耳发现介之推走路一拐一瘸,经过追问才明白真相,重耳感动不已.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了晋国,平定了叛乱并当上国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跟随他出逃的人都得到了封赏,介之推不愿为官,带着老母归隐山林,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为了逼介之推下山,就下令放火烧山.没想到的是,介之推或许下山不及,或许宁死也不下山,与老母亲抱着一棵大柳树被烧死了"。几年后,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从此后,晋文公下令修火禁、 吃冷食,以过寒食节的形式纪念介子推。并把其后一天定为清明节,而且“清明插柳习俗”也流传下来。这个传说很难忘记,只要听过一遍就打印在脑海。还有一说法,清明的传统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古代,清明节不如它之前的寒食节重要。但由于它们的时间接近,渐渐地,寒食扫墓祭祖的习俗与清明踏春插柳的传统便合二为一。这既是历史演变的结果,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因此,清明时节又是一个彰显传统文化的季节。
清明时节,节期很长。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唐代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其中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
祭奠逝者也是为了更好的活着,人们也利用清明假日,或陪着老人亲戚朋友外出踏青郊游,或领着孩子放风筝玩游戏,享受大好春光,正是“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夜来微雨洗郊坰。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因此,清明时节又是一个快乐幸福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