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验的作家之所以能从平凡的题材,在短小的篇幅之内挖掘出深广的思想内容,原因之一在于作者能够捕捉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题材,并加以深入的挖掘。
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提典型材料和细节,这种能力来自作者恐心的观察,强烈的感受和深刻的思索。
契诃夫、鲁迅之所以会从一个街头即景中捕捉典型材料,茅盾之所以能从普通的白杨树中联想到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不正是他们观察精细、感受深切和勤于思考的结果吗?
杨朔在讲到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你在斗争中,劳动中,生活中,时常会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忧愁,使你深思,这不是诗又是什么?凡是遇到这些动情的事,我就要反复思索,到后来往往形成我文章里的思想意境。”(《东风第一枝小跋》)
这段话很可说明短篇创作“大题小作”的一般规律: (一) 努力从平凡的生活中去发掘富有典型意义的诗的题材; (二) 生活中的素材必须使作者“动情”一-激昂、欢乐、忧愁,或深思过的; (三)经过思索,把客观对象和主观情思交融一片,构成意境,深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