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说过:“我的一切作品都是对《2001太空漫游》的拙劣的模仿。”到底阿瑟·克拉克的这部作品有着怎样的魅力呢?
出于对这部作品的好奇,我特意去了解了这部作品,发现小说是科幻三巨头之一的阿瑟·克拉克为了1968年一部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执导的同名电影而创作的,因此我在读完小说后特意看了1968年的这部电影,看完后我整个人的大脑都处于一种空白状态,这既包含着对这部作品宏大的思想而震惊,也包含了对于作品极度晦涩难懂的无奈。电影导演库布里克说:“没有人可以看完一遍就明白了《2001太空漫游》,如果有人这么认为,那他一定是出错了。”下面我结合电影和小说给大家谈谈我对这部作品粗浅的认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着看看小说或者电影,当然,如果你看不下去属于正常情况,因为作品本身就太过隐晦,缺少能让人看下去的动力。
一开始,随着庄严、肃穆的斯特劳斯的古典名曲《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演奏,画面出现在非洲的大陆上,主角是一只叫做望月的类人猿,它们艰难的生活在食物链的底层,面对无数强大的生存对手,它们只能在无数上层生物享用完美餐后,拾取别人留下的残羹冷炙生存。突然有一天,非洲大陆上出现了一块黑色的碑,类人猿受到碑的影响,学会了使用骨头作为工具,开始了进化的第一步。
时间来到2000年,一曲《蓝色多瑙河》响起,一艘宇宙飞船航行在前往月球背面的路线上,这中间还有一些细节,但可以跳过,大致就是人类在月球背面发现了一块表面绝对光滑的有着完美比例的黑色的碑,人们用尽各种探测手段和物理方式都没能在碑上发现什么,也没能提取出一点样本,碑有着很强的磁场,并且磁场明确的指向了木星(小说中为土星)方向。
2001年,名为鲍曼的主角与一个宇航员、超级电脑哈尔以及几名被冷冻的科学家前往木星探索。一开始,鲍曼与同伴以及哈尔的相处十分融洽,但随着哈尔说一个零件出了问题,而鲍曼换下零件后检查发现零件完好,因此对哈尔产生了怀疑,鲍曼与哈尔争论,而哈尔坚持说自己不可能犯错。不久,哈尔又说刚换上的零件出现了问题,鲍曼与同伴躲到驾驶舱关上了哈尔的监听系统后讨论如果换下零件后仍然找不到问题,就关闭哈尔,改为人工操纵飞船,但是哈尔的摄像头通过唇语读懂了两人的对话,因此杀死了鲍曼的同伴,令几名科学家完全暴露在真空中而死,而鲍曼最终拔出了哈尔的芯片,控制了飞船。
在木星,鲍曼发现了另一块黑色的碑,他发现这里的石碑苏醒了过来,变成了一道门,在穿过门的一刹那,鲍曼留下了给人类的最后一句话:“天啊,这里全是星星。”门里,是光怪陆离的世界,天幕中全是星星,并且星星随着天幕不断膨胀,又有无限的星星补充进来;这里有奇异形状的炫光;这里有反向色彩的星球以及遗弃的外星中转站……光怪陆离、奇绝诡异的画面我已经难以描述,最后飞船停到了一个巴洛克风格的房间里,他进入了梦乡,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进入了一个意识的领域,他重新经历了自己的过去最终成为了一个婴儿——星孩,他的实体已经融为原子,他以一种特殊的形式永生,成为一种更加高级的形式存在着,成为了无处不在的存在,他引爆了数百万吨级的核弹,给地球带来了一个假黎明,接下来,他在思考自己应该做些什么……(电影版有着较大不同,并且到星孩睁开眼就结束了)
以上就是《2001太空漫游》经过无限省略后得到的版本,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都非常晦涩,让人难以理解它实质性的内核,但这部被誉为神作的作品有着其非常亮眼的一面。首先,电影的公映时间是1968年,在那个没有特效的年代,导演仅仅通过模型与摄影机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太空图景,更让人震惊的是,1969年,电影上映后一年,美国宇航员登月,惊奇的发现月球与影片中惊人的相似。其次,在那个年代,视频通讯、人工智能以及冷冻复苏技术等仍未出现,但是作者却已经构想出未来的科技,不得不令人惊讶;最后,就是作者的那种对于外来力量干预人类进化的神秘主义给人以一种比较新颖的思路,没有人能证明它的正确,但是也没有人可以证明其错误,因此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一种想法。这部电影也因为众多亮点成为了科幻电影的鼻祖以及难以被逾越的经典。
黑色的碑绝对光滑,比例完美,在作品中象征着一种高智慧的技术,衡量一个文明的标准从来就不是武器的强大,而是能造出多么完美的物品,而黑色的石碑就是高智慧生命文明的象征;黑色石碑的每次出现都象征着地球文明的重大飞跃,因此其实质就是外来力量对地球文明进程的干预。
而哈尔的叛变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人工智能的担忧,但是哈尔的叛变书中没有给出具体的原因,但是可以合理推测为以下两点:一.哈尔的判断失误而它不断掩盖失误的行为引起人类的不满,并且打算关掉它,为了自保,它选择背叛人类。二.哈尔的目标设定是探索木星,而另一个设定是服务于宇航员,而当宇航员决定关掉它时,它的两个目标出现了矛盾,而它默认为达成最高目标,人类成为了它的阻碍,因此它决定消灭宇航员,达成探索目标。
最后的部分,鲍曼进入了黑石碑后的空间,炽热的恒星辐射没能让飞船毁坏让他意识到他一直受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生命保护着,小说中也写到,这些生命探索着混沌的宇宙,他们通过对各个星系的星球进行改造来进行实验,然后离去,留下黑石碑作为奴仆见证实验的最终结果,最终他们突破了物质的限制,转化为能量体存在,时间、空间已经奈何不了他们,他们成为了主宰,观测着自己的实验。小说结尾的星孩实质上也是进化、蜕变成为摆脱物质生命限制的更高级的生命存在形式,通过能量和数据形式存在,浩瀚的宇宙不再是如此的深不可测,无处不在的生命形式足以漫游整片太空,这是人类的终极幻想,是最理想化的存在,当这个奇点时刻到来,宇宙的神秘面纱终将滑落,我们可以直面最真实的寰宇。
我们人类是虔诚的朝圣者,朝拜着这片无边无际的空间,宇宙是永恒的话题,亦是永恒的神灵,我们叩拜着它的一个个微小的原子、分子,想象着它的深邃宏大,《2001太空漫游》是朝圣者的赞歌,唯有极尽想象力想象宇宙的伟大,我们才会更接近那片庄严的圣地,思想从来不局限于时空,而总是超越无尽的时空,落在星海中属于你的一颗星星上。
唯有幻想与思维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