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煊棠儿。
人类天生趋利避害、贪恋新鲜、追求即刻满足。
可偏偏那些真正长久的关系,都在与人性背道而驰。
它需要你咽下本能的苛责,放下利己的算计,甚至对抗基因里的喜新厌旧。
所有乍见之欢易得,久处不厌难寻。
01 接纳不完美,克制挑剔的本能
作家廖一梅在《柔软》中写道:“人这一生,遇到爱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理解。”
年轻时总以为爱是电光火石的契合,年岁渐长才懂得,爱是反复磨合后的慈悲。
就像是旧时阿妈亲手缝补的一件旧衣。
线头拆了又缝,褶皱了再熨,直到那抹磨损的痕迹成了最贴身的温度。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与妻子米歇尔的婚姻已走过三十余年,两人曾在采访中坦言:
“我们的感情里没有童话,只有一次次选择不转身离开。”
奥巴马习惯熬夜工作,米歇尔却坚持清晨健身;米歇尔注重生活细节,奥巴马常丢三落四。
差异曾让他们争吵,但最终学会用妥协替代对抗。
奥巴马主动调整作息陪妻子晨跑,米歇尔则在他忘带演讲稿时默默补位。
长久关系里,最大的用心,就是把“凭什么要我改”换成“我们一起试试”。
人性渴望完美伴侣,但长久的关系需要接纳“残缺的完整”。
正如演员刘嘉玲在谈及婚姻时所说:“长久的婚姻,肯定是相互的忍耐。”
曾经路过一个夜市,看到一对摆摊的聋哑夫妻。
丈夫听不见顾客讨价还价,妻子就踮脚贴着他耳畔打手语;
妻子在一旁忙给客人打包食物,丈夫就会贴心的把需要的东西放到她的眼前。
作家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写道:“假如我是影子,我不愿意只一半。”
童话里的水晶鞋只存在午夜十二点前,现实中的感情却要踏过碎玻璃依然牵手。
所谓白头偕老,不过是看透了对方的暗淡,仍愿做彼此生命里的微光。
02 延迟即时满足,抵御新鲜的诱惑
开机宴上碰杯的男女主角,杀青时往往已形同陌路。
这世上有太多感情像限时放映的电影票,过期就作废,却总有人愿意买终身场次。
演员汤姆·汉克斯与妻子丽塔·威尔逊相伴三十四年,经历过癌症化疗与奥斯卡光环,他始终紧握她的手走红毯。
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柯立芝效应”:
雄性动物对新出现的异性会重燃兴趣,这是刻在基因里的生物本能。
可人类之所以为万物灵长,正是因为能用理性为欲望套上缰绳。
导演李安与妻子林惠嘉相伴四十载,在李安失业六年的低谷期,林惠嘉独自养家,从未抱怨;
当李安成为国际名导后,面对名利场的诱惑,他始终记得“回家吃妻子煮的菜最安心”。
有人问他们如何抵御花花世界的吸引,林惠嘉答得平淡:
“新鲜感是和旧人去体验新事物,不是和新人重复旧生活。”
人性追逐短促的多巴胺,但深度的关系依赖绵长的内啡肽。
那些轻易更换跑道的人,永远尝不到陈年普洱的回甘;
贪恋捷径的心走不到终点,耐住寂寞的爱才能细水长流。
03 超越自我中心,浇灌共同的土壤
法国哲学家波伏娃曾说:“爱情不是卑微的救赎,而是灵魂的相互确认。”
关系的致命伤,往往是从“我们”退化成“我”的那一刻开始。
我认识的一对创作音乐的夫妻,丈夫负责谱曲,妻子专研填词。
两人常因创作理念产生分歧,却始终守着同一条底线,不让个人胜负欲凌驾于伟大的音乐作品之上。
再看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与音乐搭档久石让的合作。
他们正如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关系,让“宫崎骏电影和久石让配乐”这个无与伦比的组合在业界所向披靡。
平衡自我与关系,就像拆掉合奏的琴键,独奏再惊艳,也弹不出交响乐的壮阔。
单株的树活不过风沙,但根系缠绕的林子,沙漠也夺不走它们的绿。
人性习惯计较得失,但稳固的关系需要共享生命的根系。
最好的感情从不是谁攀附了谁,而是两棵树在暴雨中交换养分,在烈日下彼此遮荫。
写在最后
《小王子》里说:“爱不是相互凝视,而是朝同一个方向眺望。”
人性教我们索取、比较、放弃,但那些穿越岁月的关系,都在教人给予、信任、坚持。
或许真正的爱意,从来不是荷尔蒙的冲动,而是反人性的修行。
在诱惑前选择忠诚,在倦怠时继续投入,在看清对方所有弱点后,依然把后背交付给那个不完美的人。
要相信,所有违背本能的坚守,终将在时光里酿成慈悲。
一遍又一遍,弹奏出世间最美好的人生乐曲。
图/文 原创 煊棠儿
*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煊棠儿
*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