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晚上8:00钟的样子,我带孩子们去18楼顶的露台看星星。
天气极其的晴朗,难得的机会。
其实,早在前几天,因为月亮特别的明亮,月明星稀,一直没能如愿,算好了日子,今晚可以是观测天上星星的好时机的。
夜色已浓,月亮还没能露头的时候,恰好可以看到满天星、光。
元子很兴奋,北天的北斗七星,肉眼可以轻松的看到,但是高度近视的竹子不行,仅能看到南天的猎户座、双子座、还有最亮的水委一、天狼、金牛。
当然,若果是在清晨的5:00,斗转星移,北斗的斗柄由北偏东,已经朝向南方,北斗七正好在我们头顶,谁都可以清晰的看到了。
早上晨跑,天气晴好,我会多仰望一会星空,然后和星星做伴陪跑。我突然感觉到,清晨跑步,唯有头顶有光亮的天空最能给人力量,也许就是那些神秘的星星和月亮吧。
我告诉元子,小的时候,夏天的夜里多半时间都会在麦场里或者院子里,席地而睡,在望着星空然后进入梦想。比如天河。
天河,给我的很多无限的想象,但又是想也想不出什么的空洞。
元子问,啥是天河南北、小孩不和娘睡,天河东西、小孩和娘挤挤?
我说,天河南北走向时候,应该是夏季,天热了。天河东西时,已经进入冬季。
元子说,咋看不到天河呀?
我说,我也不知道。也许还不到季节吧。
我对星座本来没有兴趣。除了早年读书知道了天空的北斗七星和猎户星座,其它的也仅仅停留在神话故事中。可是,星空的神秘,一直有好奇但没有机会,准确说是不入门,去更多的认识。
元子在看少年得到app天文学家的网课,给我提了一堆问题,一下子把我给难为住了。比如要网购什么旋转星座图盘。给我描述半天,我都没弄懂是干什么用的。
无奈,我重新陪着孩子看视频,才知道是老师推荐的观测星座神器。
赶紧网购吧!还有,我给下载了星空软件,内容更是丰富。
其实,我正愁着改变一下孩子整天看军事节目、买军事相关的坦克、战车,转移一下兴趣。
正好,也给我补了一课。学习真好。
疫情恰好助推了一大批优质网络名师课堂的普及,在这个知识分享的时代,让更多人、特别是孩子们从中受益。
上午,我难得在家中陪着孩子上了一节语文课,是省城的老师讲的。在忘记课堂模样的年纪和孩子一起上课,有不一样的感觉。
第一、多媒体教学。声画并茂,知识点和链接颇感新鲜。这哪是给小学二年级孩子设计的课,明明就是我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常识。为什么我的作文写的不能优美一点,就是没有这样精彩课堂的熏陶。
第二、津津有味,和我那些年代上课的情景比较起来。
人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记忆?
说不准。
可能是一瞬间。
记得就是从那一天穿上崭新的白背心,北上我娘手工缝制的黄布书包,去上学了。
然后,我就突然有了记忆。
那时的学校,就在村子的中间年代最老的土房子里,和高的年级混班上课,学习aoe。只觉得学习很吃力,仿佛和认识星座一样难,不入门。
瞬间,已经是一代人的事情了。
很感慨的。
如今便捷的学习知识和接受信息的途径,不得不让我和孩子之间的差距无形拉开。比如竹子大学的计算题,对我来说,就是天书。
世上最难的书,不就是天书吗。
退一步来说,元子每天接触的知识点,也不一定是我能解惑的了。
只不过就目前情况来说,网课的形式对于元子,效果还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比如孩子还没有在家自学的能力。白天我和媳妇上班不在家,下班到晚上,才能慌里慌张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很晚才给老师传回钉钉批改。
甚至有时候太晚、没有办法,只能草草拍照传回钉钉,应付了事。
对我来说很尴尬,也很无奈。
晚上吃饭,媳妇说,从孩子的作业错题看,能赶上班级中等生就不错了。老师的作业批语也在不断说元子在退步。
我说,上午我回来看到的情形是,马上要开始讲课了,元子还在津津有味的看其他频道节目。没有上课前的准备过程,怎么能迅速转换到上课的状态呢?又怎么能听好一节课呢?
责任也不全部在元子身上,小孩子的自觉性需要有人在身边的监管。这是在家上学的弊端。
媳妇说,从寒假开始,手机游戏就没少玩,这也是一个问题。
我说,手机游戏一定一定严格控制。什么情况下可以玩游戏?你、我有充分时间的时候,就在元子身边陪着他打游戏。
否则,一律不再接触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