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设计原理》是2009年出版的一本书,由日本奥博斯科编辑部所著。顾名思义,讲的是设计中如何更好地进行色彩调配,以符合主题,美观大方。
它主要借助一个易懂的表达方式:对比。先介绍相关色彩理论,然后展示修改前与修改后的图片进行佐证。从这本书里我大致有以下两方面的感受。
一方面,我主要学习到的是一些理论性知识,这里的罗列也是顺便做一下记忆巩固。首先是冷暖色调的使用,冷色调营造一种镇静,理智的氛围,在季节上适合夏日,如冰块等食物(但蓝色一般会抑制食欲)。冷色系色彩一般是象征男性的色相,用于表现女性时可以通过降低对比度来展示温和平静的形象。暖色系则相反。
同色系色彩之间,类似色之间搭配体现统一流畅有质感,邻近色体现和谐自然,互补色表现强烈印象,对比色醒目清晰,中差色表现舒适感和适度的刺激效果。不过在使用对比色和互补色的同时也要保持画面的稳定感,比如没有高明度的红色,绿色等搭配时,很容易出现晕色效果,导致色彩可阅读性差,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分离色进行调和。
在效果展现上,对比色相可以突出紧张感和视觉冲击效果;白底黑字的设计出现在背景色里,表现剪贴错落的随意感;大胆的两色文字可以制造轻盈感;高对比度的配色具有强烈视觉冲击效果;而一般广告宣传单可以采用多色配色以展现明快热闹的效果。
另一方面,我发现这本书在色彩搭配上用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在不确定到底什么颜色比较合适的时候,可以把图片先转换为灰度模式,然后再进行观察分析,这种方式可以让我们的设计看起来更加的舒服,不会有怪异感。
这本书有很多色彩的理论知识,但是想要彻底掌握,还是一定要亲自去实验,比如说设计一个海报,易拉宝,甚至只是简单的填色,都会让我们在动手实践中得到真正的思维提升。
不过这本书我个人觉得有部分理论大概是时过境迁等原因,并不适用于现在的设计,或者说,并不是那么恰当。比如说下面这一节,书上说这种明艳的色彩具有极强的张力,但是这种色彩之间的对比过于强烈,可能会导致读者的注意力从商品和服饰搭配转移到对这种过于夸张艺术的不解。
总而言之,这本书有很多的可借鉴之处,但同时我们也不必把这个当做绝对的真理去遵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场景也有各种不同的具体情况,这本书为我们提供的主要就是一个大致思路,总的框架,应当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色彩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