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武》、《站台》、《任逍遥》“故乡三部曲”,到《三峡好人》、《山河故人》等电影,再到即将上映的电影《江湖儿女》,导演贾樟柯的电影中,总能看到他浓厚的故乡情结,他将山西元素贯穿于作品中,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故乡的眷恋。或许很多人对故乡的情感是复杂的,年少时疯狂想要逃离,去更大的世界施展才华,但在看尽热闹之后最想念的还是故乡,这点贾樟柯也不例外。
节目里,他坦言自己也曾是“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的“浪子”,为了电影梦连续考了三年终于来到北京,只身一人来到陌生的城市里也丝毫不恐慌将来,北京让他有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尽管如此,他始终没有忘记家乡,所以才会将热烈的对故乡的思念、想象都投注到电影中。“那里的日日夜夜,无数难忘的人和事儿,让我落笔下去变成了电影。”他曾在自己的“故乡三部曲”总序中这样写道。
谈起家乡,贾樟柯最想念的还是故乡人们的淳朴和亲近。不管如今的身份如何,在家乡的朋友面前,立即能回到年少时的状态,故乡能给予的是五彩斑斓的城市生活中所缺少的亲情。浪子之所以成为浪子,是因为有家。节目中,贾樟柯导演说的这句话也引起不少观众的共鸣,不少在外“流浪”的网友表示:不曾忘记过故乡,故乡永远在心中。
贾樟柯导演把对故乡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而康巴汉子斯那定珠则用为家乡修路的方式寄托对这片土地的爱。或许很多人都难以理解他为何要倾家荡产甚至不惜负债也要为家乡修路,更不明白他为何要为此耗费十年的时间,但作为从小生活在巴拉格宗的他明白,这条路是家乡的生命线。
巴拉格宗村位于香格里拉的深处,落后封闭,与世隔绝,甚至在一开始连地图上都没有它的位置。所以自十岁那年斯那定珠第一次走出村子,目睹了外面世界的发达时,他就下定决心要为家乡修路,“我要让汽车开到家乡这里”。可要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天路”来谈何容易,在修路的过程中,斯那定珠历经了万难,面对村民们的不理解、不信任,他倍感难过,自己变卖了家产的钱却还是不够修路更是让他心痛、发愁,尽管如此,他依旧没有放弃,10年的坚持下,终于,这条全长35公里、有52个发卡弯、海拔750米的“天路”通到了村里。
如果要说一个人可以为故乡付出多少的话,斯那定珠毫无疑问是无人能比的。正是他所做的一切,让自己的故乡在地图上有了被标注的位置,正是因为他的努力,让原本年收入一两千块的村民收入翻了100倍。他奉献了自己的金钱、时间、精力,却给家乡带来了巨大改变,对此,许多网友都深受感动,纷纷表示十分敬佩。
苏轼说,此心安处是吾乡。无论在外的游子流浪多久,故乡依旧是他们风尘仆仆归来时的收留所,它会以温暖、宽容的态度慰藉一颗颗饱经风霜的心灵,帮助他们找回离开时的初心,这节目的主题一样,始于“初心”,终于“故乡”。至此,《朗读者》第二季也圆满收官,在这数月的陪伴中,它的每一期节目都能引发思考,让人收获感动,由衷期待着第三季节目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