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一个付费问答系统“分答”火了。我很开心,于是也跟着凑热闹,昨晚花了十几块钱去问一位畅销书作家:我的公众号已经坚持四个月每日千字文,可目前还是读者寥寥,加上工作读书,觉得挺累的,请问您的建议?
对方回答:如果不是非常热爱,就不要写了,至少不要这么高频。如果你觉得给你带来很大的负担,干脆可以取消这个公众号。
我去?对方的回答让我瞬间懵逼:不热爱我为啥要坚持这么久啊?花了十几块,屁颠屁颠去听人家打击我。当时真的很不开心。
于是我一边跟几个朋友吐槽,一边去写昨天的文章。
昨天正是杨绛先生去世,我很喜欢杨先生的散文,《我们仨》与《干校六记》都读了有两三遍,于是素材齐全地码了千余字,又找了几个朋友帮忙参考,把我原本毫无吸引力的题目修改了下,很快阅读量就超过了平时,心里还是挺得意的。
然而等到上了简书一看就傻眼了:杨先生的悼文满屏都是,篇篇都比我出彩。再回忆刚听到的回答,心情简直跌到谷底。
正郁闷着,我的一位朋友特意去听了这位作家对我的回答,而后很直白地告诉我:人家说的有道理,如果只是负担,确实没必要坚持,但如果真的热爱,那自然就会去寻找方法。
比如杨小米:标题起不好,就每天研究别人的标题,每天起十个标题。而不是像我,每天哀嚎着不会起标题,却始终用烂标题凑合着;也比如其他的许多作家,一篇文章可以改数十遍,而我,总是差不多改改、有个十之六七就得了。
朋友的话直白得好像给了我一闷棍:我一直觉得自己非常努力,努力到有时候觉得自己是在自虐,然而折腾了这许多年,有任何变化吗?没有,一丁点也没有。
谈话间,她又提醒我去回顾一下前几日甩给我的文章:那是咪蒙的一篇《你以为下了班就不用学习了?屁咧!》
咪蒙凭借几篇《致贱人》、《致low逼》这样风格的文章火遍全国,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咪蒙在开公众号之前,做了12年编辑、出了3本书。且不论她的观点如何,她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的努力程度,就让我难以企及:
为了学做编剧,一部《老爸老妈浪漫史》做了几万字的笔记;为了学习高效,整理了20多万字的书摘并且全部背下来;为了搜集素材,连文笔好的色情短信和厕所小广告都记下来……她做的工作简直无穷无尽,而我,连她的十分之一努力都没有。
我做了什么?我只是每天写个千字文而已。
今日在分答上偷听了鼹鼠的土豆的一个回答:写作最重要的,并不是坚持写,而是有针对性的去练习以及搜集素材。
这两样,我一样也没有做到。我所有的努力都没有针对性,唯一的作用不过是感动了自己,顺便在朋友圈里宣扬一下:看我多努力!除了作秀,实在没啥其他用处了。
这几个月来,我时时提醒自己要注意沉淀,积累十年不嫌多。然而却又时时忍不住发飘:写出一篇人家帮助起题目的文章就自鸣得意了。问了问题,还嫌人家回答的不好。然而分明就是我的努力还不到位、效率还不够高啊!人家又不是你爹妈,凭什么回答问题还要捧着你呢?
再谈咪蒙,人家凭什么能成功?人家那么努力还不成功,简直天理难容。我为什么总是不能成功?就我干的这点没有针对性的破事儿,凭什么成功啊?
成功虽然可以复制,但既没有捷径、也不能蛮干,努力虽然很有意义,但最重要的是进步,是有针对性的训练,不是作秀。
所有成功的人,其诀窍无非就这么几点:热爱、坚持、与有针对性的训练。
你是这样做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