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网上看到这个问题。
我不知道问问题人的婆婆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
但是不管婆婆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这位婆婆没说错。
如果婆婆是这么说的,实际也是这么想的,那么这个婆婆是国内少部分懂得边界的人间清晰婆婆和母亲。而且我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婆婆很可能把她儿子也养的也不错。
我说一下我的情况吧。
(一)婆婆
我婆婆育有一女一子。婆婆与公公离婚的时候女儿6岁,儿子2岁,离婚后两个孩子都跟着她。离婚的原因是公公年轻时候有酗酒的问题。
婆婆非常喜欢看书,每次给我们的快递中一定有她给百万姐精心挑选的书和绘本。这个习惯从百万姐出生以前就开始了,现在百万姐21个月,她的书架上大部分书都是奶奶寄的。
我跟先生都是上班族。
每天早晨我把百万姐送到托育,下午5点准时去接,然后这个时间到第二天上午9点,我基本上都是百万姐的。晚上八九点把百万姐哄睡后,我经常就是跟着睡着了。先生也基本是这个状态,周末两天我们也是完全陪百万姐。
我们俩都深深的感觉自从有了孩子,我们俩各自的自由时间太少了,很多想做的事情都没有时间做。特别是我,平时在家上班,连社交也极少,所以常常感觉压抑。
我跟先生诉说我的苦恼,他建议我可以与婆婆聊聊。第一,婆婆不会评判我。第二,在兼顾工作、爱好和照顾孩子的事情上,婆婆是有经验的。
前段时间跟婆婆视频的时候,我问她,当年既要照顾两个幼小的孩子,同时又要打两份工,是不是那个时候也没有时间看书?她认真的回答我说,不会,可能比现在看得少,但是每天还是会有时间看书,有时候是等孩子们都睡下了,有时候是在孩子们玩耍的时候。我说,您不会觉得晚上或者有些时候特别累不想看书只想休息吗?婆婆说,因为享受看书,所以看书对她来说是放松的方式。
正所谓喜欢的不累,累的没那么喜欢!
婆婆看书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但是对于我,看书需要控制、需要自律、需要坚持,因为潜意识我就觉得看书是为了自我提升。需要自我提升是因为我现在还不够好。
打开各个APP、公众号,铺天盖地的文章告诉我要看书、要看历史、要看经典,要开阔眼界,要提升认知,读书可以轻松月入N万+......
我问婆婆答。
婆婆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婆婆没有作为一个过来人建议我这样或那样,也没有推荐我看这个书或那个书,更没有告诉我这个对我好那个对我好。
婆婆从事了几十年的教育工作。听先生说,婆婆很快就要退休了。
我问先生,婆婆退休了会不会寂寞,毕竟她单身了那么多年,子女也都离的很远。
先生说,“她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她可能有寂寞的时候,但是以我对她的了解,她一定会过的很自在很舒服。她退休以后,有可能会被学校返聘,因为她喜欢工作。也可能会花很多时间旅行和看书,反正,我们是不需要担心她的。”
(二)我们一家
讲老实话,我有时候也会美美的想,要是婆婆能给我们带孩子,那该有多好。我相信以婆婆的修养和教育方式,她不但可以把我的孩子养的很好,我自己也可以从她身上学到智慧和慈悲的一面。
想归想,我知道婆婆是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给我们带孩子的。如果我们住的近,她一定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帮我们看孩子,但肯定不会完全接手。
养孩子不仅是父母的义务,更是父母的权力,这个权力不能交给别人,也不能被别人剥夺!
我明白这个道理,婆婆更加明白。
我母亲曾多次好心让我把女儿交给她在老家带,以便我跟先生可以专心工作,顺便再生个二胎,最好是男孩。小区老太太看到我们一家三口散步也经常说可以生二胎了,而催最多次的则是先生单位的一位阿姨,先生每每跟我说起都觉得很有意思。
二胎不是不可以生,况且我是真心想要二胎的。
但是我们没有准备好,如果一直到我们生不出小孩了还没有准备好,那么就不要二胎了。二胎不是必须要实现的信仰,特别是你确定这个决定可能对你们四口都不是那么友好的时候。
有了二胎,物质上一定是更加拮据,我跟先生的自由时间必定更加的少,同时给老大的时间也会减少,质量可能也更差,毕竟精力有限。你看,是不是一家四口因为老二的到来生活质量都下降了?
当然如果钱多的话,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但这不是废话嘛?
我常常跟催我们生二胎的人说,等我账上有1000万的时候再生。一方面,我想委婉的堵住她们的嘴,另一方面,有更多的物质基础确实是现阶段我们是否生二胎的决定因素。
我母亲以前问过我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买房,婆婆是否给钱。
我说我不知道。其实,我知道,答案是不,即使婆婆会给,我先生也不会要。然后,我母亲就感觉很不平衡的在那里念念叨叨。女儿养这么大,结婚没有办酒席(没有收人情钱的机会)、女婿也没有给彩礼,现在连买房子婆家也没有支持的。我能理解母亲,国内的环境和文化不是我母亲能改变的,她也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认知。
我喜欢那种婆家、娘家、小家各自独立,每个人和每个家庭都照顾好自己,不要给对方添麻烦甚至找麻烦,因为这是每一个家庭和谐的基础。
所以,至于婆婆有多少钱,有多少房子,给不给我们钱,我都不在乎。有多少都是她的,而我们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只要不影响她她也不可能干涉。
[if !supportLists](三)[endif]老人带孩子
我哥哥的两个小孩都是我母亲和父亲带的,老大是女孩,今年10岁,老二是男孩,今年6岁。
侄女出生的前四年,集万宠于一身,除了我母亲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对她发脾气,其他人都对她百依百顺。
弟弟出生后,重男轻女的爷爷和奶奶都不自觉的转移了重心。经历过重男轻女的人都有体会,那种感觉无处不在,不是爷爷奶奶对孙女不好,而是作为一个孩子,需要处处让着另外一个叫弟弟的人。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凭什么。
我母亲经常当着我的面说我侄女像她妈一样懒怎么怎么样,然后我看着我侄女眼里的光一点点暗淡下去。
本来我哥和嫂子都不想要二胎。
但经不住我母亲的千万般吵闹和讲道理:一定要一个男孩!
于是有了我侄子。
爷爷奶奶对孙子百般疼爱,什么都替他做好。
不吃饭就追着喂,一边哄一边抱怨他不听话。
我侄子调皮蹦蹦跳跳,爷爷奶奶就大声制止,因为担心伤着。
下雨天,我侄子喜欢玩水,但是因为可能会弄湿衣服而引起发烧感冒,所以玩水也是不允许的。
我侄子有很多好的玩具,他经常在玩玩具的时候因为必须要吃饭、必须要喝水、必须要干这干那或者大人想娱乐一下他而不断而收到爷爷奶奶的打断。
我侄子非常聪明,我看过很多孩子,我自己也有孩子。我必须承认我女儿的智商是平均水平,但是我侄子的智商要高出我女儿很多。因此,他奶奶经常跟亲戚、邻居当着我侄子的面炫耀这个事情。
前天,我跟母亲视频的时候,侄子就在边上。(我侄子因为生病,这几年都不能去幼儿园,所以每天都在家跟着奶奶。) 当时我喊了一下他的名字,奶奶把镜头挪过去,他很不耐烦的回了一句“干嘛”。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侄子的这种怨气和不礼貌也是日积月累的。
我父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尤其是各种疾病缠身的母亲,常常因为带孙子孙女累的精疲力竭,他们因此会抱怨自己的媳妇(那感觉就好像孩子是媳妇带过来的。)
我小时候,奶奶也经常在我面前说我母亲坏话,母亲又在我面前说我奶奶坏话,完了还都让我不要告诉她们。这让我感到恶心,因为保守这样的秘密对一个孩子来说压力太大了,所以我也非常讨厌她们,但是这种讨厌又不能表现出来,否则,她们就会惩罚我。
有的时候,我很想告诉母亲和哥哥。你以为孩子经常生病是因为身体弱?你以为孩子不吃饭是因为吃零食太多?你以为爱吃零食不吃饭的孩子有问题?你以为孩子的坏习惯是跟谁学的?当然,说了也没用。
有人会说,中国文化就是这样。
公公婆婆如果没有给与带孙子孙女的权力,会感觉活着没意思,有些父母则认为如果子女不让他们带孙子孙女,他们会在亲朋好友面前颜面丢尽。
而且,夫妻俩都上班,老人不帮忙带孩子谁带?而且老人带省钱啊!再说,谁敢相信保姆啊?
我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我只能说成年人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即可。孩子自己没有带,有了问题不要怪老人,更不要怪孩子,否则对谁都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