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敢投P2P

从上大学以来,我就一直保持着理财的好习惯,而我的收益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网贷/P2P。很多人都觉得P2P不安全,不敢投,不过事实并非如此,今天我就跟大家唠唠,我为何敢投P2P。

知识点———P2P是什么?

它是网贷,是第三方平台,也是一个对接借钱、还钱的中介。

媒人对接相亲男、相亲女,P2P平台撮合借钱人和出钱人。

请珍惜这张图


借钱方,有个人,也有公司,有的靠信用借钱,是信用贷;有的拿房子抵押,是房抵贷;有的拿车子质押、抵押,就是车贷。

出钱人,就是我们投P2P的人,也叫投资人。

借款方通过P2P平台应急周转,P2P平台把它打包借款标,双方各取所需,你借钱给我,我付你利息。

那么,P2P平台怎么赚钱?

作为一个金融信息中介,它向借钱方和投资人收服务费、手续费盈利,有的平台从投资人收益抽10%作为服务费。


投资市场五花八门:余额宝、银行理财、房子、P2P、外汇、基金、黄金、股票、信托、虚拟币...

但我还是重仓P2P。

从收益率、风险水平、流动性、投资门槛,拎出来对比一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按购买门槛分三个队列:

1)低门槛

余额宝、P2P

余额宝是货币基金代表,0.01元、1元起售,随存随取,适合放零花钱。风险较低,年景好时收益4%以上;行情不好,也跌破过2%。

P2P门槛也低,10元、100元、1000元起投。收益在列表里偏上,算是优胜选手。

风险因平台而异,稳健可靠的平台,风险不高;你要是很作,非挑高返息的,踩雷并不意外。

本金安全第一,我对平台很挑剔,两年下来没遇到雷。

我很好奇,明明很好区分出可投、高危平台,为什么还是有人踩雷?

同一件事,有人看得清,有人蒙圈,有的是看出坑还想蹚浑水...

2)中低门槛

银行理财、外汇、黄金、虚拟币、股票、基金

银行理财一般5万起卖,收益率5%左右,周期也有几年,流动性可以说很差,直接被余额宝/余利宝秒了。

如今银行理财风险很高,很多人印象里银行安全,但产品大多代销,有的不保本,把钱投到哪里去,你不知道;出事违约了,也不能找银行讨回来。

不允许刚性兑付,自担风险。工行54亿理财违约,招行10亿理财违约,交行3亿理财出事...

银行理财有两大问题,一是标的不知道,一不小心可能买到债转股产品,遇到保千里、乐视要不要哭会。

二是资金运作上存在借新还旧的问题。


再说说外汇,人民币升值适合把人民币换成美元、港币去消费,但很多人想靠换汇赚钱就不划算了。

算上双边来回手续费,哪怕踩上最近好行情,收益最高2%,不如买余额宝。

黄金也有投资门槛,产品五花八门,购买渠道也很多,最省心的是买入黄金基金,涨跌和金价走势同步。

黄金更适合短线操作,战线拉长来看,黄金的投资收益,平均一年也就7%-10%左右。

虚拟币高风险慎入,主流的比特币,能不能咸鱼翻身不好说,华尔街还在打口水仗。乱七八糟的XX币大多是空气币(没有任何价值的币),要远离。

股票、基金风险挺高,耐得住寂寞,严格做基金定投,年化收益10%以上可行。

股市我就不建议了,频繁交易非但没赚到钱,反而给券商送了不少手续费。

股票这块我是了解的,很多所谓的牛人,自己炒股是赚不到钱的,反而靠着荐股收费一年赚到千百万。

目前股市去散户化,对比机构,散户获取信息难度大,在市场食物链最底端赚钱难。

3)高门槛

信托、私募、房产

信托门槛100万起步,有的300万,之前有朋友用内部份额买过,到期收益6%多一点,并不是很高。

信托、私募平均收益6%-8%,坑很深,哪怕你钱多没处花,我也不建议上车。

去库存这把火点起来,很多没存在感的小城突然房价翻倍了。

市面上至少60%的私募、信托产品,把钱投到了楼市,或者借给开发商,操作很激进。

风险正在积蓄,国家打压银行表外借贷(给开发商),各种手段去杠杆,一旦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投资的钱很容易打水漂。

项目一般有2-3年封闭期,钱取不出来。流动性差,风险还高,收益还赶不上P2P。

运气再差点,入手了乐视系私募股权产品(刘涛、李小璐踩坑同款),只能悲伤逆流成河。

明星还好,可以复出,参加真人秀回血,我等凡人只能扶墙去哭了。

买房投资不一定有投P2P赚得多,一是全国范围里优质资产并不多,普通人买不到或买不起。二是政策严打,抬高利率、降低流动性,想卖出去更难了。

最后算上各种税,买房投资并不划算,也不明智。


低门槛、中高收益、风险适中,流动性可控,这是我投P2P的理由。

很多人觉得网贷风险高。

P2P的风险高低,是跟着平台走的,选对了平台,能降低90%的风险。

金融的核心是风控,网贷的核心也是,资产端的优劣决定了平台的风险。

只要平台业务(资产)相对优质,投资人的钱能收回来,利差能覆盖坏账和运营成本,整个公司能持续赚钱,平台就处于良性的正循环,风险就很低。

经过了15年的倒闭潮,监管两年下来,妖艳贱货很难活下来。比如出台网贷十三禁、严打现金贷,想要顶风作案,成本很高了。

对于正规平台,监管也更严,上月底又出新规———没有牌照的P2P平台不能卖资管产品。

去年陆金所代销大同证券的一款资管产品,1.4亿逾期,闹得人心惶惶,现在看来算违规操作。

要知道,信托、私募、券商委托借贷这些产品,都算资管产品。一般有100万的下单门槛,有的是300万(资管新规要求家庭金融资产500万以上)。

为什么高门槛?

钱多的人,能扛住风险。土豪亏100万,那就少开一个店。普通家庭亏上百万,寻死觅活的心也有了。

原来100万才行,不少P2P平台把它拆分卖给普通投资人,如今100块就能买,可以说是非常亲民了,适合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

至于怎么挑平台,哪些平台可投,篇幅有限,以后我会继续分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