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 关于写作,我最开始把它看成了工作!

01

2020年3月份,这时疫情的肆虐基本告一段落,店里开门,每天的营业时间基本走上正轨。


但生意却难以走上正轨。估计很多行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


今年能活下来就不错了,希望一切在坚持中有所改善。


开门的第一周我们开了管理人员会议。


对今年的发展方向,工作上各自的看法,大家各抒己见,相互探讨,总结过去,罗列计划。


对于下半年,虽然没有很强烈的信心,但首先要坚持做好本职工作,结果怎样就留给时间来检验吧!


我也提出,我们的网络宣传和销售工作也应该抓起来。不能再拖延,网络这一块我们已经落后太多了,是值得马上重视的问题。


02

最终,因为我之前断断续续做过公众号和微商城,于是这个光荣的任务就落在了我的头上。


对于做网络和策划的高手来说,这些工作不算啥!


可对我来说,却只停留在业余水平,想要做得够专业,根本没有把握,只有在摸索中慢慢前行。


我的具体工作是公众号找内容写文章、排版,微商城货品管理,微信社群顾客维护,线上和线下优惠活动策划。


其他都还好对付,但真正考验能力的是做公众号内容,实质就是写文章的能力。


我们作为眼镜店,文章内容基本以眼镜相关为主。这一点是必须首先确定的调性。


从开始找思路切入,到慢慢写出文章,大概前后花了1个月的时间。


最开始从验光、配镜的小案例开始写,加上专业的视力情况分析和总结,目的是通过分享警示其他患者,不要重蹈覆辙。


案例要摆脱专业术语,用白话来讲,希望站在顾客的立场,越浅显越好懂。


在我心里,一直崇拜那些能把高深的理论讲给文盲听的人,而且能让对方听懂。


渐渐地,自觉文字功底差,心里想得很好,却无奈不能落于纸上。


我所认知的词汇、句子,无法表达我真正的内心世界。


就正如“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


文章倒是生硬的憋出来了,但是没有文笔,阅读不流畅,没有美感,缺少详略情节,就像记流水账。


那到底该如何提升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呢?


03

从3月份开始,我在网上买了弘丹老师的从零开始学写作的21天课程和书籍,想开启自己的写作之路,也在无意中为写公众号新媒体文奠定基础。


为了做好店里的优惠活动策划,我又报了文案写作班。


不会社群运营,又买了麦子老师的社群变现课程。


也试着在简书上写文,参加日更。也听了文案班的课和社群经营的课。


但最终,脑袋里还是觉得空洞、抽象,不能实操,没法落地。


最后觉得唯一的收获只是在写作时,提笔相对没那么困难了。


一次在喜马拉雅上无意地浏览页面,关于写作,我看到了汤小小老师轻松高效写作班学员文章的音频,马上打开收听。


主播优美的声音,吸引人的故事,鲜明的词句,作者励志故事,每一篇都让我听得津津有味。


我仿佛第一次被这样优美的东西所吸引,感到无法自拔。


从那以后,我早上跑步听,回家闲时听,上下班路上听,前前后后每一个音频听了大约6、7次。我就在想,既然学员的文章都写这么,这个写作班应该不会差吧!


就想试一试,万一对自己的写作有提高呢?


04

我在微信上搜到了公众号,关注了,加了助理的微信。


又认真了解了每一个班要学习的内容,看来要从基础开始学。


看了基础班的课程表,在5月底终于正式报班了,6月5号正式开始上课。


老师从选题,标题,正文,结尾方方面面,一个点一个点细致的教学,我每天除了当时听课,后面再继续回听。


还将群里小伙伴的笔记打印出来,好好珍藏,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拿出来,认真学习、揣摩。


写文的基本方法知道了,但不是就能写出流畅的文字了。


6月21号基础班正式结业了。对我来说,写作才刚刚开始,甚至说,还没有正式入门。


内心无比地想早点写出像样的文章,可每次都是事与愿违。


最让人焦虑不已的是感觉没有素材,没有思路,觉得自己能写,但没有东西可写。


很长一段时间,我只能写一些关于眼镜的生搬硬套的文字,自己都看不下去。


后面又买了一些散文,哲理类的书籍,看一些大的公众号,不断学习和模仿别人的案例故事,观点阐述,行文逻辑,静下心里打磨自己。从自由书写开始,把心之所想流露到笔端。


05

慢慢地觉得只有这样的文字才是最真挚的、最有温度的。


我手写我心,从内到外的表达,才是最真实的表达。而真实的表达,读者越能感受到。


到现在,自我感觉公众号的文章文笔、思路上略有进步,不敢说写得很好。


但应该已经走过了最初的入门阶段。


文字的世界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只有不断地坚持写,才能看到自己需要什么,问题在哪里,需要怎么学习!


有时觉得自己的文字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它可以反映出你是否有思想和内涵


当你坚持写作几年后,回头来看当初的肤浅与幼稚,到现在的逻辑清晰、一气呵成,就如同看到曾经的自己,一步一步,慢慢地在成长。


记得小小老师培训班有这样一句话:成长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


确实如此,愿意在一个行业里深耕的人不多,任何一个行业里,想要做出成绩,都绝非易事。


我们要深扎根,下苦工,不断学习,不断坚持。


愿我们多年以后,俯瞰大地,皆已成参天大树!


与君共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