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篇文章特别火爆《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文中还列举了几个例子:
溥仪3岁登基,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骆宾王7岁写出《咏鹅》,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莫扎特8岁开始作曲,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孙权9岁出使荆州,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高斯10岁发现等差求和公式,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甘罗12岁当宰相,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王俊凯17岁身价过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霍去病18岁当上将军,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看完之后,是不是满满的焦虑感?文中列举了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少年成名的事迹,组合在一起,而再看看自己现在的事业,是不是发现自己不值一提。
后来,这篇文章便被人们痛批贩卖焦虑。文章中的所谓成功人士毕竟凤毛麟角,但是爱攀比在中国却是十分常见的。
从小我们就在父母眼中就处处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长大后,又要和亲戚朋友的孩子比赛结婚、生孩子。
工作后,我们又要和同学、同事比工资、比升迁。
男生,要和别人比工作。女生,要和别人比身材。
其实比输了又能如何呢?只要自己开心就行了。
男生其实又何必去羡慕那些大城市白领的光鲜亮丽,这是他们背后无数个日日夜夜辛辛苦苦加班换来的。有的可能因为工作压力使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过劳死。你要你足够爱自己的另一半,每周抽出时间陪伴自己的家人不也是十分的幸福吗?
女生其实又何必需要每次吃饭小心翼翼不敢多吃,生怕一次吃多了增重几斤。稍微胖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一个男人足够爱你是不会在乎这一点的。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抽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去公益的事情不比每次计较体重更有意义吗?
溥仪虽然3岁登基,但是6岁就退位了。即使不退位,一个小孩子,能处理好什么军国大事?
骆宾王虽然7岁就写出《咏鹅》,但是后来却再也没有写出比这首传唱度更高的诗歌了。7岁就达到巅峰,往后余生却再难超越,不也很痛苦吗?
莫扎特虽然8岁就开始作曲,但是35岁就去世。童年成名,英年早逝,换做是你,你愿意吗?
甘罗12岁就当上宰相,但是后来却没有大的作为。只不过是把自己人生获得的名声提前了而已。
人生不需要刻意的比较,成长就是能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只要自己感觉幸福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