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闪电,在群山百里间绵延开来。即使躲进了红砖粉灰的平房,人们总时有窃喜时有不安地听着起伏的雷声雨声,还有狂风来临时门窗碰击的杂声。
远山上酝酿的乌云,在日落西山之时,正压着北山,漫天赶来。北山像一座宝塔,宝塔之上是茄紫色火红色纤细张烈的线条,线条在庞大臃肿的灰蓝色之间灵活地蹿动,那天地间的颜色也随之变幻莫测。
乌云的那边没有尽头,这边的锋面刚刚褪去夕阳的紫红。风起,尘土扬,天空飘舞着绿的黄的叶子。农家有言:风是雨的脚。风来,山林为之呼啸,锋面雨,就要来了!
雨来之前,往往天色有变,风来之时,有经验的田家人都要呼朋引伴——赶紧收拾公路上晒着的口粮。
人双手挥舞着工具,在方寸的地上抢收,蚂蚁将麦粒或者谷豆举过头顶,也在抢收。不过蚂蚁是小偷,偷人们晒出的粮食,但人也是小偷,偷大地馈赠给植物的硕果。
雨,就要来了。若不能在雨来之前完成抢收,‘显摆’的资本将随风雨而过,一无所有。此情此景,人如蝼蚁,蚁有人心,人蚁皆是同命。
轰隆隆!轰隆隆!风越来越急,草木摇晃的幅度也越来越大,雨,就要来了!
火光十色的闪电在黑压压的乌云中,向这天地间凡是有生命的、没有生命的事物,都发出轰轰隆隆的声音,这声音究竟在传达着什么意思,莫衷一是。科学家有科学家的解释,哲学家有哲学家的看法,而我们,也只能将自己的看法保留在个人的余地。至于这雷雨,仿佛它有着人的品性,是一个任性的又有着天地之力的小孩,但它从不因任何人或对或错的解读而去理采任何人。
我常常想却想不出,为什么巴山夜雨总牵连着人们的思念,但夜雨似乎总是青睐着巴山。不信你看,凭一张最新的气象图你看,整个夜晚,整个巴山,又或者一整年来,多少次降雨都离不开这样的夜晚。
到了夜晚,雨的脚步越来越急,蝉的叫声也一直没有停。即使拉上了窗帘,却也遮不住闪电,纱窗外透进的空气更加湿凉,嗅之清爽,如困倦欲眠的学生刚含着午夜风暴(一种提神的薄荷糖)。原本不是太困的人,又怎能不更加振奋、思绪翩翩呢?原本一人便可安睡的夜晚,因为一场雨的邂逅而久久不眠,即使手机连着对方,心中的思念,也只得因无眠而被再次呼唤,怪不得古代的情侣也常说起夜雨时的巴山。
夜晚,才只是巴山夜雨的起点,雷声闪电,也只是一个引起大家注意的开端。进入夜晚直到拂晓,这都是酣畅淋漓的时刻,也许明天一早又是一个大晴天,回顾昨夜,你只会以为那是一场虚梦。但那的确是大快人心的夜晚,是渴望了很久已经结穗的稻禾强饮三大白的夜晚,是蝼蚁和人一样需要休息的夜晚,更是勾起春心所在的人们辗转反侧、情意绵绵的夜晚。
也许,在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的梦里,你也曾梦过多次,无数次梦与生活的总和,就是这一场巴山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