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

杨先生百岁感言

最近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生活工作中的种种琐事,烦事,还有各种冲突,在先生娓娓道来的叙述中,呈现出他们一家人与世无争的淡定与平和。他们一家三口,是卓越的学者,却又是普通的平常人。无论是生活窘迫,还是疾病缠身,无论是成就卓越,还是被人误会排挤,都让我感受到那份坦然面对的从容。

喜欢先生的一段话:“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遇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先生提到的不寻常,不是指他们三人的成就,在她眼里,他们只是在各自的份内,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她所说的不寻常,只是家人的一同承当,只要家人在一起,苦涩也会变得甜润,而快乐则会变得更加快乐。这是多么难得的平常心啊。能做到如此,真的不寻常了。好喜欢“遇合”这个词,能做一辈子的家人,真的感恩这份“遇合”,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这是修了多少辈子的缘分。突然间好感恩,存在的礼物,给了我这个家。

“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有时阿瑗会照顾先生,像她的姐姐;会陪她,像妹妹;会管她,像妈妈。阿瑗和爸爸像哥们,他们是先生的两个顽童,有时爸爸像阿瑗的弟弟,还不配做哥哥。有时钟书是他们两个的老师,她和阿瑗是学生。可是生活上,钟书穿衣吃饭都需要人照顾,他又很弱小。。。。先生喜欢干净整洁,钟书和阿瑗喜欢乱乱的狗窝。但他们之间好默契,没有谁抗拒指责谁,没有谁要改变谁,先生照旧收拾,房间依然混乱。好自然的生活气息啊!

想想自己,家庭带给我的,更多的是沉重。想做一个好妈妈,却求之不得的挫败感,想接纳孩子,眼睛里却总是看到她的缺点和不足。想和老公亲密相处,却总能感受到一份不被满足的失落。真的是期待太多了。渴望一切遵照自己理想的要求来。却注定实现不了。因为谁也不想被改变,因为无论怎样改,注定依然会有不完美。期待对方按照自己的样子来,这是家庭生活中隐形的控制。这种控制,不仅让彼此都不放松,甚至会让爱走上歧途。允许对方如其所示,也允许自己做真正的自己,家里的爱,才是真的爱的味道。

我们家的我们仨,这一年来,遇到了一些事情。一度紧张,难过,甚至茫然。庆幸自己看到了这份紧张。在一点一点地放松。读杨先生一家人的生活,感受到他们随遇而安的平和。当然,不只是平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但是,爱是润滑剂,是调和剂。在这份平和的爱里,痛苦变得淡然,快乐却显得更加快乐。

爱是什么呢?爱是对相遇缘分的珍惜,爱是彼此尊重,是看见,是理解,是允许,是欣赏,是相互依赖又不紧紧缠绕在一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