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妈妈,你看我炒的米饭,好好吃“。
妈妈:“嗯。”
儿子:”我放了一个鸡蛋,一根火腿肠,还放了点酱油······。“
妈妈:“嗯。”
他端着炒好的米饭走近饭桌,扭着头跟我讲:真的很好吃。我在他的睡房的写字桌旁看书,书名是《穷查理宝典》,两间房挨得很近。我只是一边看书,一边“嗯”。
他越说越带劲,继续着:“不信给你尝一下“。于是他端着米饭走过来,给我喂了一个口,我慢慢的嚼着,脑子在想要说点什么好呢。我还没想好说什么呢。发现他手伸过来,我纳闷,他要干嘛,原来是捡掉在我衣服上的饭粒,一边去丢饭粒,一边问:”怎么样,好吃吗? 我觉得我应该称为“炒米饭大师”。 ”我终于忍不住了,呵呵的笑起来:“是吧。嗯,这饭真的很好吃。”
从刷锅、开火,倒油,放鸡蛋等直到上餐桌,(之前煎鸡蛋都要我帮忙,不敢放,怕油炸到自己。)都是他一手独立完成的。他很开心,还有了自己是“炒米饭大师”的感概。
我都还清楚的记得自己小时候做饭的心情,爸爸妈妈在外劳作,为了尽绵薄之力,自己动手,学着妈妈做饭的样子,做起了饭来。虽然从品相跟味道来说不及妈妈的作品好,但自己仍然觉得饭菜很香,很好吃,且还能多吃一碗饭呢,或许这就是成功的喜悦。
看书也看累了,我看他也快吃完饭了,就问他,想不想听故事?他满怀期待饶有兴致的说:“想”。书上说,人类天生就喜欢听故事,人们通过故事理解其中的道理,并向它学习。比如说:小马过河——任何事都要自己去尝试;又比如说:狼来了——告诉我们不能撒谎,等等。
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后,甚至都还没讲完,他就说:”妈妈,你中午做点白菜给我吃“。我说:”我可不确定白菜有维生素C”。他说:管它有没有,青菜应该都有”。当时我还想,故事的力量真的很强大。哈哈,而这些,都是我今天在书上看来的。现学现卖了。阅读不但能给人带来知识,还能使人快乐。这很有趣。
我跟他分析故事结构,我说故事中的谁谁就是因为平时喜欢阅读,效仿了别人的办法,又自学了一点心里学,他巧妙的运用在了生活中,才使得他一举成功。我跟他说:各个学科的知识都应该懂,任何知识,我们都可以通过书籍来获得。我是想告诉他要多读书(放假以来,玩电子产品最多),想让他早点养成阅读的习惯。他倒是挺会活学活用的。
就在下午,我无意点进了一个获得奥斯卡金奖的动漫——超能陆战队,看起来很有教育意义,于是我就把他叫来一起看,中间有一个环节,看到那儿,他说:他是用了心里学对吧?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很棒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