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是私密发布。




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认真看到这里,会不会想着把上面的图片内容都找几个来看看,这当然不重要,因为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的偏好不同,精力和时间不同,我虽然找到了,也不知道哪天才会认真去看。
之前应该说过好学生和好老师的大致标准——当然是基于我个人的体验,没法放之四海而皆准。
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老师为什么要教书?个人觉得,只有这两个问题搞得比较清楚了,才容易结合心理学和其它方法有的放矢。
先看看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本身好奇是天性,小孩子会自觉不自觉地学很多东西,比如学说话,探索花花草草和飞鸟鱼虫,以及模仿大人和他人的言谈举止,并试图理解大人的沟通互动模式——这就可见环境对人潜移默化影响有多大。换句话说,所谓命好,就是要生在一个好的社会言行环境、学校言行环境、家庭言行环境——这三者和谐统一,而且都相对积极友善,是最好的。很遗憾的是很多人一代又一代都生长在糟糕的环境下。这里主要是指好奇是学习的原动力。
但事实上,很多教育,是磨灭孩子好奇心的罪魁祸首,以至于很多人成了不得不学,把婴幼儿时期的主动学习探索,生生变成了被动学习,于是很多人开始目光暗淡,开始拖延,开始撒谎。这些被动学习,还有区别,有的是家长觉得唯有学习好,才能生活得好;有的是家长需要和别人攀比谁家孩子厉害;有的是家长盲从等等,有可能有主次,有可能交错在一起。到最后,很多人会变得为了升学,为了毕业证学位证,为了更好的工作更多的钱,不得不学习——如果是主动的,那其实至少是属于自己的选择。
还有很多人,是想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家庭关系的,某个研究项目的,某个工作麻烦的,当然也包含怎样赚更多钱,怎样影响更多人,等等。
再看看为什么老师们要教书?
这从填志愿可以看出,有些人是真心喜欢和学生交流和相处(甚至说不定有人希望教育好熊家长和熊孩子),有些是觉得那工作相对轻松假期长,有些是觉得那是受人尊敬又工资还不错的工作,有些是由于性格或学习能力的原因在别的地方混不下去,有的是真心希望更多人拥有更幸福自在的人生。有些可能是多种混合体,等等。
这些原因的不同,显然会导致老师的教学方法、水平的大不同。
那么学校为什么要存在呢?
学校真的是希望学生有更好的成长吗?或者说学校到底是为谁服务的?
还涉及到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说我,老师和老师,老师和社会上各色人等互相尊重的问题,以及人的贪欲,和控制欲。
再可以看看家长为什么要生孩子?这当然也是之前提到过的。关键是,很多家长自身水平很差,却要求老师和学生水平很高,很完美。有的老师也是,自身差却要求家长和学生完美;也不乏有的学生和家长自身是熊孩子和熊家长却要求老师完美——孩子能要求家长完美吗?不管能不能,显然有人这样要求,只不过所有对于完美的要求都是徒增烦恼。但可以追求更好。
进步涉及到个体努力和多环境协调的问题,不是单靠谁可以实现的,当然有些人的进步是希望别人退步,这是竞争的问题。
本质上,绝大多数人生孩子其实是出于自利的目的(自利这个词相对自私来说,应该是更客观公正些),这很多时候是环境和基因共同影响到结果,无疑绝大多数人都没法逃离。极少数,大概是觉得没什么,一切还不错,物质环境、精神环境都还可以,自身认知水平也可以,足以给孩子一个比较合适的环境——只不过有时这仅仅是自我感觉良好。
很多人说,不生孩子,人不就灭绝了吗?人类灭绝了那么多动植物,甚至消灭了其它人类,比如尼安特人,而且现代人本质上,还是和狮群、狼群、鬣狗群有很大的相似性——大多数依然以地域来进行群体划分——非我同乡皆是蛮夷,于是才会动不动就是美国人坏、日本人坏、河南人坏,而根本没有能力去想其实哪里都有好人恶人,哪里的政客都是剥削百姓的高手,何况任何个体都必然是要死亡的。既然如此,人为啥就不能灭绝呢?当然,事实上即使一般的人都不生育,人类也离灭绝还很早很早——这言论,不过是一直缺乏思考的臆测。而且无数想法,地域歧视种族歧视总归都是一部分人的想法,顶多是大多数人,并不是所有人。
很多人说,不生孩子,就是不孝,就是对不起父母。想想自己的人生吧,凭什么,相信你的孩子可以比你更受人尊重?可以比你过得更好?在祸害未出生也许可能痛苦80年的孩子,和伤害已经在苦难中度过了大半生还能痛苦20年的长辈,哪个才是正义??因此,要生就生,别说人家不生就是不孝——连自己孩子都要祸害的人,哪有什么权利去指责别人孝与不孝?当然很多人并非有意要祸害,只不过客观事实却存在着。至于有孩子和没孩子的区别,一个善于学习和思考的人,应该早就看透了。
这个问题的进一步追问,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要关心别人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他们是真的关心当事人,还是因为自己害怕什么,还是别有用心?特别地,那些因为生孩子被打家劫舍的人,到底是是什么原因?没有更好的办法吗?他们对吗?他们的对需要别人用一家人的幸福来证明吗?为什么要鼓励生孩子?目的又是什么?
很多所谓一切为了孩子的人,当他们的孩子影响了他们的利益或面子,耽误了他们的时间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他们真的希望用更好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吗?那他们为什么不学脑科学、认知心理学和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关键对话??难道一个月不扫地,比起祸害孩子几年、几十年,更让他们觉得无法忍受???当然只是做个对比,很多人一天不扫地也难受,但祸害孩子一辈子他们倒是真觉得无所谓,觉得那就是孩子的命——这神奇的脑回路,无法理解。
这些利己和互利的问题,当然并不都是负面的,不过应该是看得越透,才能活得越洒脱,也才能越自如地应对各种情况。
而我想要的,就是工资少点,时间多点,然后可以看一切想看的书,做些想做的事。这要求并不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