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出了半头
正是意气风发、仗剑天涯的热血时光
奈何被教导“我们都一样”
一样么?扪心自问一下,我觉不一样
我来举几个常见而又不浮夸的例子
同龄人在拥有一份稳定还可观的收入时,我还是分文不进,连个非正式的工作也没有,月薪为负,还负债累累。
同龄人在一线城市里享受着科技带给人类新的感受到时候,我在八线小城市还美滋滋的看着他们的朋友圈
同龄人在毕业就已经拥有自己小汽车的时候,我还在吹胡瞪眼的挤公交。
为什么不坐地铁呢?
咋坐,地铁快是快,但是比公交多出一倍的价钱!
同龄人在你所在的城市晒着房本的时候,我还在为了我马上就到起的房租而发愁,几个月后我又能住在哪啊?
这只是一些在外打拼的学子们最平常的生活状态
虽然不至于饥一顿饱一顿,但是也会为即将到期的房租合同感到焦虑。
虽然不至于在堵车的时候感叹自己不是在行车道而是在公交车道,但是还是会似懂非懂的跟别人讨论一下油价。
有人说成功是机缘巧合,也有人说成功是不懈努力,更有甚者说成功只是掩盖资本家们对剥削和压榨的一种包装。
弱冠时我们还可以称自己为学生,而如今面对着大浪淘沙,当时带着的帽子早已不知飞往何处,你还在坚持么?
我是一个无宗教信仰的人,因为我信仰的是马克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有时也会问自己,人在做,天在看,我做了,天真的看了么?这么大的雾霾,他看得见吗?
曾经我的一位导师在跟我谈论人生理想的时候,我告诉她我是多么喜欢奔驰,各种车型号款式基本谙熟于心,然后她就看着我说
她在像我这么大的时候,没有别的想法,就是喜欢读书,想着如果有一天,她想读书的时候,一伸手就能碰到书,她就满足了
我很诧异,以为这是广泛大学教授们固有的一种说话方式,直到我去拜访她家,满墙的书跟一个小书店的规模差不多!
科技的发展让这个社会太完美了太优秀,我们喜欢沉浸在灯红酒绿霓虹闪闪,因为这可以放松自己,放松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
而后果往往是我们根本没注意到我们把一切都放空了
而那些还能坚守住自己初心的人,慢慢成立了自己的小产业,拥有一辆小汽车,再后来定居在某个城市
而这时候你再见到他的时候,你依然会发出就像文章开头的疑问。
我想,到这里大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
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样成功的定义在不同人的心中也不同。不过最核心的本质,还是要在大浪中拥有一根属于自己的定海神针
我是笔者李落棋,虽弱冠,未而立。
不多考虑,只愿成为最初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