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走廊-6月2日

借了这本《枕草子》很久了,但是因为前边的林达系列用了太多时间,这一周才拿起这本书开始读。听说这本书也很久了,只知道作者叫做清少纳言,不知是男是女,不知出身何处,大约国籍是唯一可以确定的了。总听人提起推荐,却很少看到介绍,能够在对其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开始阅读,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但看了导读,才惊讶地发现这是位女官,并且因为家庭教养颇好深谙汉学文化,不禁惭愧不已。我们总说日本人如何,却少见地像他们一样对我们自己的文化如此深入地了解。可以说,《枕草子》是一本描写风情的书籍,阅读了之后就会发现女性色彩明显,但其中总是显示出不同于一般女性的力量。特别是涉及中宫定子的描写,感情会更加浓烈。导读中介绍,清女是中宫定子的忠实女官,她虽然在殿前可与男人们对和歌争个你高我低,巾帼不让须眉,但是在中宫定子面前,她所有的坚固的心似乎都放下,愿意以一切的柔软去对待面前的这朵花,甚至在这朵花生病的时候、被遗忘的时候,也不会因为别的花美丽而抛弃她。即便花已经凋谢,她也会选择退隐三舍,了结余生。这样的感情,怕是一般人承担不起,也做不出来。

读了一节就喜欢的不得了。因为这本书善于从细节处展现世界,正如导读所说:“从琐事、平凡事中,见巨细纷繁的世相”,这和上个月读的季老的《一花一世界》有异曲同工之妙。更重要的是,清女喜欢对画面进行描写,读来就像身临其境,难怪深受绘画之人的喜爱,有各种绘本作品对其进行描绘。“秋光最是薄暮。夕阳发出灿烂的光芒。当落日贴近山巅之时,恰是乌鸦归巢之刻,不禁为之动情。”但最喜欢的还是“人们捧着火盆,穿过走廊,那情景与季节倒也和谐。”其实不如说,喜欢的是穿过走廊这件小事。

走廊是个很神奇的存在,我们现代的房子已经不多见,充其量只剩下一个屋檐用来遮风避雨,大约在过去,也是大户人家的象征。但我仍记得第一次去颐和园看到红色的长廊的时候,那内心的欢腾。想起曾经读到的点灯仪式,就会觉得这漫长的长廊就是漫漫人生路,我应该慢慢走,将每一步踏到实处,才不枉费为我修了这条路的那些人们。我想总会有人和我走一样的路,所以我是不是该尽全力,点亮这路两旁的灯火,照亮后人眼前的世界,也算是报答为我修路的前人。可一的人点灯,总是寂寞或者害怕,该有一个人陪我,让我在夜里寒风露重的时候,也不畏艰难去点灯。

夏夜的走廊,应该是蒲扇的世界,花鸟鱼虫应坐收眼底。冬日的走廊,应该是雪夜里的温暖,但又能尽览风光,好不惬意。若我有一日有座大房子,定要在外边修一圈走廊,铺上木质的栈板,砌上低矮的围栏,我要在走廊里,漫步人生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花啊小花,我是否早该疏远那些所谓的朋友?他们只有需要工具的时候才会想到我。你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大抵是知道我的心思...
    日月每文阅读 397评论 6 1
  • 说起礼物,人们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人这一辈子,总是在和礼物打交道。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大事小情、林林总总,有的送礼...
    远方与世界阅读 246评论 0 0
  • 养多肉的花盆时间久了,在盆土的表面或者花盆的外面和边缘,总会有一层白白的东西,尤其是红陶盆更加明显。这些东西是什么...
    六六多肉花园阅读 5,033评论 0 0
  • 久久于世二十载 又巡叶落寻花开 复复步履归家路 青丝年岁鬓向白 回回往历凡人墓 淡泊余名悦挽怀 絮絮俗道皆悲苦 此...
    冯珂是两个样子阅读 19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