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簡書時間雖不長,但似乎感覺自己天天在经历各种打击:随处可见日更第X天,日更原创文章X篇。因為對寫作怀有極大的熱情,覺得自己也不能落后太多,默默的用「有道笔記」開始了日更一篇文章的挑战计划。經過一小段痛苦且無果的日更練習后,幡然醒悟:自己并不適合日更一篇文章。
曾经所理解的日更是,每天更新一篇有質量有主題有內容的文章。作为一名写作小白,练习的时候还是按照一般的寫作逻辑:設定好想分享表達的主題,組織編緝成文,閱讀修订,配圖發布。可是,完成這四個步驟所需花費的時間很高,一般至少要兩-三個小時才能写完1500+的文章(主要原因是注意力不集中)。再加上由於經常出差,早上、中午或晚上可能都是兵荒馬亂的情形,高效集中的時間段往往很少且珍貴,可能还得要優先安排給工作,日更后我的首要挑战是时间压力变得很大。第二点,日更的主题哪里来?说实话,在日更的那一小段时间里,我呆坐在电脑前,真的想不出来要写什么。当然可以评论一下微博热搜榜上的娱乐八卦,但那些事儿和我有关系吗?我的真情实感、我认可的价值观,我想要分享的事情貌似真的没有那么多。思考今天要写什么俨然变成了继今天要吃什么的另一个生活难题。第三,日更之后发不发?我想日更但不发的人还是少数吧,毕竟新媒体时代教会我们要勇于秀出自己。所以,我像个神经病一样隔三差五地刷着公众号后台的数据记录,虽然它从早上到晚上数据都是1。似乎我太需要点赞或鼓励或肯定了,而得不到这些时,会怀疑自己日更的意义。那段日子,我发现自己看手机的频率前所未有的高,太可怕。最后,最关键的是日更变成了很大的压力,它不再是一件让我心怀热情让我享受的事情,变得像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一样。我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
停止每天写一篇文章后,我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日更,日更的本质是什么?回想起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里提到的他的日常生活,每天固定要写上几千字,有时候写不出来就去跑步,回来再接着写;翻看了几本有关于写作的书籍后,都提到一点:每天保持一定量的练习。所以,日更的根本在于养成关于写的习惯,让身体、大脑与写作之间建立链接。对于写作初期的人而言,日更连刻意练习都算不上,它只是最简单最基础的肌肉训练,并且积累自己素材的过程。
于是,我马上开始调整了计划,变成每天写500字的文,更准确的说是每天积累500字的文字素材。每天写东西一下子变得简单了,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写500字,然后正常上班下班,在地铁上或排队时或无聊时,随时随地都可以写。周围人的对话,看到的广告或微博的段子都可能激发我写成一个主题。不再发愁自己该写什么了,因为随着观察力、感受力的提升,想说的能说的变得多起来了。隔天,可以就着前一天的某个话题继续补充、完善;等到某一天时间充裕时或素材收集差不多时,开始重新梳理文章的结构、优化遣词造句、查缺补漏,完成一篇文章。
如果你快乐且有能力,请继续日更一篇文章;如果你痛苦,请每日写几百字就好。写作是一件需要时间的事情,所以享受它比被它奴役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