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杨戈第169篇微型小说《警报声中的家国记忆》

2025年9月18日上午10点17分35秒,汉安城的上空突然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这警报声如同一把尖锐的利刃,划破了城市原本的宁静,也刺痛了每一个汉安人的心。

在汉安城的一条繁华街道上,行人纷纷停下脚步,车辆也都缓缓停下,整个城市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阿秋,那位曾经在书法界饱受争议的书法家,此时正站在一家书店门口。警报声响起的那一刻,他手中拿着的书“啪”的一声掉落在地上,但他却浑然未觉,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凝重和沉思。

旁边一位年轻的母亲,紧紧地拉着孩子的手,轻声说道:“宝贝,记住这个声音,今天是九月十八日,是我们国家的国耻日。九十四年前的这一天,日本人在沈阳向中国军人开枪,点燃了侵华战争的炮火。”孩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眼神中充满了疑惑。

阿秋的思绪被警报声拉回到了过去。他想起了自己的爷爷,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小时候,爷爷经常给他讲抗战的故事。“那时候,日本鬼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们的同胞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大家都没有放弃,一直在顽强抵抗。”爷爷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阿秋记得,爷爷的身上有很多伤疤,那都是战争留下的痕迹。每一道伤疤都诉说着一段惨烈的历史,每一个故事都让阿秋感受到了先辈们的英勇和牺牲。

在汉安城的抗战纪念馆里,此时也聚集了很多人。林悦,那位热衷于艺术融合创作的画家,也来到了这里。她静静地看着一幅幅历史照片和一件件文物,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情感。“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的历史记忆,我们不能忘记。作为一名艺术家,我应该用我的作品来铭记这段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林悦在心中暗暗发誓。

十四年的抗战,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死亡三千多万同胞。但是,最终我们取得了胜利。那是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在汉安广场上,一群年轻人正在举行一场纪念活动。他们手持鲜花,整齐地站在纪念碑前,默哀致敬。其中一位年轻人,晓阳,曾经是阿秋的徒弟,他激动地说:“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缅怀先烈,铭记历史。虽然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傲然屹立于世界之林,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国恨家仇。我们要努力学习,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警报声渐渐停止,但它在人们心中留下的震撼却久久无法消散。汉安城的人们在这警报声中,再次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的沉重和和平的珍贵。

“警报声声,警钟长鸣。国恨家仇,永志不忘。”这句话,成为了每一个汉安人心中的信念。他们知道,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在未来的日子里,汉安的艺术家们将用他们的作品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汉安的年轻一代将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九月的风渐凉时,城市上空总会响起一阵绵长的警报。尖锐的声音穿透车流与人声...
    禅心慧根阅读 17评论 0 1
  • 扬秦腔风华,传家国正音 写在被田汉誉为“世界三大最古老剧社之一”的西安易俗社创建110周年之际 文武盛地正中,暮鼓...
    舒禾MB13阅读 54评论 0 2
  • 本文章是原创首发,创作于2024年9月18日 《警报声里的默哀与记忆》 “呜——呜——”9月18日,防...
    我乃一介散修阅读 351评论 2 21
  • 【文·艾冰台】 中午十一点三十五分,突然响起了防空警报,那一声长长的呜咽声,如泣如诉。听到这警报才想起今天是九一八...
    艾冰台阅读 153评论 0 1
  • 警报声中的思绪 今天是9·18,是国耻日。上午10点,一阵高亢的防空警报从窗外直冲耳膜,那呜呜的怪声,好像从远处横...
    小苹果树阅读 147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