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里太多当时的循环播放电视剧里,还有那些南京博物馆里的照片,看到“小鬼子”自己就想揍人,这是我高中之前对这个国家和人的感知。
大学时,转变一些,我很好的高中同学大学读的日语专业,大学前两年,每次回去聚会,同学们都会揶揄他一下,他也讲解一些现在真实的日本的状况,国内在发展变革,日本也是。
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全球范围内的战争动乱,怎能把这个“仇恨”转移到当代单个的人身上。
再后来看《菊与刀》美国人写的日本的分析,当时写这本书的背景是二战就要结束,法西斯注定要失败,这样的情况下,日本人是选择投降还是负隅顽抗还是集体的为尊严为天皇去另类的牺牲。书中写了日本人的性格,对国家,对尊严的价值观,那是对这个国家认识比较深入的一次。尤其是日本人对耻辱这个词的反应,如果觉的别的人有侮辱自己的言行,日本会觉得这是莫大的羞辱,会做出事情,让自己洗漱羞辱,极端的会觉得自己对不起一堆人,选择切腹。书中作者写道,如果你自己不觉得被羞辱,那些人就没有羞辱到你,这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也许有的日本人懂,但,在那样的文化氛围,价值观里,他仍会选择被人认为极端的做法。
这些都是听到看到没有真正的自己接触日本人。
我心中的文字英雄,菜头曾写过一篇文章夸赞日本人的一些美德,还有他们对动漫的痴迷,好感又多了一些。
偶像男神冯唐先生为了吃到一次晚乙女哲哉亲手做的天妇罗,愿意提前两个月预定,专门到日本就吃一个新炸好的天妇罗,只为他的工艺精神。
这些,都是借你们的眼睛在看。
现在,一个真实的女人在我面前,日本的。
刚开始我以为她是中国人,我新来这个部门,对公司一些同事不是了解,这个女人很快引起我的好奇,是她的声音,用很奇特的发音在说中文,我能误以为她是中国人,你能想到她的中文有多顺溜,只是发音带着地方音。
刚开始整天都听到她很大的声音在说着一些工作的事情,办事倒很细致周到,有一周五,一个男同事来到她的位置那里,两个人以极其熟练流利的日语在沟通,惊呆了,姑娘,你在我协对面坐那么久,原来是日本人,前几天我还和她说话,当知道她是日本人时,也就碰面打招呼,我不想和她说话了。
什么心理呢?
这个民族在中国人心理太复杂,各种情绪在里面,不是情感,是情绪。
这是工作,我不能有自己的“偏见”,对同事,工作上必须把工作做好,是第一位。
我那涌起来的情绪不应该加到她身上,那些历史遗留的记忆,伤痕,存在着,但已经是历史。
在这个大办公室,显然她是最独特的,她说话声音太大,好多人讲,日本人读礼貌,地铁上不吃东西,接电话都小声,没有大声喧哗,在这里,她简直是一个扩音喇叭,当然,样本量太小,我不能这么直接的下判断之前别人说的素养什么都是不对。
只说她的好,接下来。
中文说的很流利,那么很多事情是很好办的,不仅会说,我发现她还很懂人情世故,是中国人的人情世故。
很有做事的方法和效率,能看到听到她对下属沟通时用的工作方法,要事第一,及时和协作同事反馈,制定计划,给她截止时间,她还主动反馈,这些都是我看到的她很好的工作协作能力。
日语处理日本公司那边的事情,和总部的沟通,方案的制定。
这样的人才当然要放在重要的位置,当然要重用,很强和负责任的工作能力,双语随时切换,流利的双语表达能力,那么在这样的公司,她就是中间的桥梁,起关键作用。
当看到她身上的这些特质后,觉得她和任何一个普通的女人一样,在用自己的智慧能力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存在。
看到人的这一面,不在是她属于哪个种族,区域,地域,也许一些关键时刻,彼此的价值观选择是完全不一样,每个人背后有自己的家国,这两个国家这样的观念最重最深,但现在,可以工作上很好的协作和进步。
她是我真正接触的第一个日本人,让我从很多之前的观念里走了出来,不在停留在理论,别人的话语里,用自己真实的感知去感受,情绪不在那么的纠结,对这个民族,这里的人。
一些底层的民族性格是最大的不一样,但在现代企业里,大家是一样的处理完成事情,要求的能力是一样的,多了一层理解和包容。
那么多的冲突太多还是文化的不同,对一些事的理解的不同造成的,《今日简史》上讲到,最终一条路径是会走向文化大同,机器取代太多人的工作,大家接受同样的文化,大方向相同的价值观,是便捷解决很多问题的一致路径。
和这个日本同事接触的一段时间,治好了我看完《今日简史》之后的恐慌症,这个赫拉利就是要吓唬我们,他的每个观点都让人忧心忡忡,从我个人和这个日本同事相处来看,离这么近的我们,两国,文化大同,是一种想象,太多不一样,根深蒂固到骨子里,至少我这一代,不会。独特性才构成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可以互相理解包容但必须存在各种可能和多样性。
太远的,我们预测不了,关心不到。开心的过好当下的日子。
从这件事我知道,听到看到和真实接触感受是相差很远的,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有很多,打开心扉,去接触多元的人,多元的文化,保持自身的独特性融入接纳世界的多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