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觉得,天赋一定是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一做起来就会上瘾的事情。
今天发现,其实自己狭隘了,也真正理解了先生所说的,天赋往往藏在阴影里。
现在回想起来,我自己挖掘的天赋,确实很多都是从阴影中挖掘的。
高中时候看科幻故事,从看不懂、排斥到看得入迷;
大学时,学习五子棋,从完全不会,到最后游刃有余的掌控同学的输赢;
疫情来临前夕,从单纯的喜欢心理学,到真正开口、自然而然的给人做咨询;
后来为了辅助做心理咨询,学习的口播;
后来学习短剧剧本写作的完全不适应,到进入心流去快速迭代技巧;
…
每一次,都经历了一些疼痛,有人称之为痛苦。疼痛之后,又带来很多惊喜,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用悲欣交集形容,完全不过分。
追求痛苦,我自己的理解是追求疼痛,有改变神经脉络的疼痛,却没有苦。
这样的刺激,这样的主宰自己的命运,是我所追求的。如果我能像《时间足够你爱》这本书的主人公一样,能够活两千岁,我想我也会跟他做一样的选择。去尝试、熟练、精通许多个职业,甚至创造出来一些职业。
先生说,生命是有很多可能性的,是旷野,而不是一条单行线。我想,我似乎开始有点理解了。
听心日志第93天,
师说:在自己的世界里,谁才是主宰?是你自己。
在面对新生事物时,每个人都会有两种心理,一种是恐惧,一种是好奇。当恐惧和好奇互相拉扯时,就变成了排斥;当恐惧占了上风,就变成了退行;当好奇占了上风,就会去勇敢尝试,也许过程会有一些挫折,但是最终是会拿到一个礼物的。
拿到了礼物,就成了自己的英雄,主宰了自己的命运。
今天的三个改变:
认知改变:今天发现自己其实可以做到很多事情,之所以没做到,只是因为给自己太多设限。当打破恐惧和退缩的枷锁后,原来以为做不好的事情,其实可以做得比大多数人都好。
流程改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之前总对骑车或者开车敬而远之。今天需要去取快递,第一次开始尝试开上先生的电车,一开始确实遇到了很多阻碍。但慢慢摸熟以后,掌握了基本大部分的操作技巧,后续就开始比较享受了。产生了一种自己本来就会的熟悉感。
关系改变:改变了与电车的关系,从原来的以为不会,到今天尝试后感觉会,到最后的熟悉感。
我想,其他很多事情,应该也是一样的道理。
《碧岩录》第75则:乌臼屈棒
举僧从定州和尚会里,来到乌臼,乌臼问:“定州法道何似这里?”
僧云:“不别。”
臼云:“若不别,更转彼中去。”便打。
僧云:“棒头有眼,不得草草打人。”
臼云:“今日打著一个也。”又打三下。
僧便出去。
臼云:“屈棒元来有人吃在。”
僧转身云:“争奈杓柄在和尚手里。”
臼云:“汝若要,山僧回与汝。”
僧近前夺臼手中棒,打臼三下。
臼云:“屈棒屈棒。”
僧云:“有人吃在。”
臼云:“草草打著个汉。”僧便礼拜。
臼云:“和尚却恁么去也?”
僧大笑而出。
白云:“消得恁么,消得恁么。”
一段对称公案,道出禅宗绝学:将偶像击个粉碎。
否认心识,则唯物;否认外物,则唯心。而心识与外物,本来就是一体,何来分别。可参考物理学中的波粒二象性。
全观视角、上帝视角下,无二元分别。
#听心百日筑基计划 93
#听心笔记
#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