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象: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实体,有一组属性和方法组成。
2.类:具有相同属性和方法的集合
3.定义方法的步骤:①定义类名 ②编写类的属性 ③编写类的方法
4.面向对象的设计:①发现类 ②发现类的属性 ③发现类的方法
5.类图:用于分析和设计类,直观、更容易理解(+:public -:private)
6.this:通常指当期对象的引用,它可以调用当前对象的成员。
7.用常量来存储不变的数据,常量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只能被引用,不能被冲洗下赋值,也就是只能在定义时修改其值。在java中使用final关键字修饰,并且常量名通常大写。用final修饰的常量称为变量,值固定不变。final String SEX_MALE = "Q仔";
8.构造方法:访问修饰符 构造方法名(){//代码块} 构造方法名与类名一致。构造方法是一个特殊的方法,没有方法时,系统会提供一个空的方法。
9.方法重载:在同一个类中,方法名相同,参数列表不同。(与方法返回值和方法修饰符没有任何关系;在使用this调用自身的其他构造方法时,只能作为第一条语句。)
10.static:静态的,static可以用来修饰属性、方法和代码块。static修饰的变量属于这个类所有,及即有这个类创建的所有对象共用同一个static变量。静态常量(static final)的属性、方法直接调用,不需要创建对象。(静态方法中不能使用this 和super关键字)。
注意事项:①在方法里不可以定义变量,也就是说,类变量不能是局部变量。②构造方法没有返回值,如果有则不是构造方法,而是和构造方法同名的成员方法。
11.封装是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之一,将类的状态隐藏在类的内部,不允许外部程序直接访问,而通过类提供的方法来实现对隐藏信息的操作和访问。
优点:隐藏类的实现细节,让使用者只能通过程序规定的方法来访问数据,可以方便的加入存取控制语句,限制不合理操作。
12.访问修饰符:①private:成员变量和方法只能在其定义的类中被访问,具有类可见性
②默认:成员变量的方法只能在其定义的一份报里的类访问,具有包可见性。
③protected:可以被同一个包中的类访问,被同一个项目中不同包的子类访问
④public:可以被同一个项目中的所有类访问。具有项目可见性,这是最大的访问限。
13.添加getter/setter方法的快捷键Shif+Alt+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