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韬:重修礼贤门记
衢州有城,可溯之东汉。自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析信安置衢州,依郡筑城,至今已有千余年。历代修城,凡三十余次。今逢盛世,国泰民安,乃重修礼贤门。
礼贤门,又名光远门、通远门,俗称大南门。门以通礼贤县(今江山市)而名。初建于宋宣和年间,为衢州府城之南大门。城高一丈五尺,广丈余。门上有层楼,登楼而望,背负千里岗,面迎九龙潭;怀抱峥嵘,襟带瀫水。楼堞相辉,气势雄伟,甚为壮观。
南宋以降,战乱频仍,天灾人祸,殃及城池。城垣时断时续,城楼屡建屡毁,而礼贤门卓然挺立,依旧保持明时遗风。岁次己巳(公元1989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衢州府城为省文物保护单位。庚辰岁末,是门考古发掘,有宋嘉定、元至正、明崇祯、清光绪及民国纪年之城砖出土,凡三十余种。又于门外侧发现瓮城遗址,专家称“此乃史称衢州东南重镇、兵家必争之实物佐证,亦为解读衢州府城历史沿革之无字史书,于考古治史、研究军事、丰富文化、开发旅游诸业均有重要价值也。”
辛巳春初,市政府邀古建泰斗郑孝燮、罗哲文来衢与市四套班子领导共商修复大计,并协调文化、城建合修礼贤门。始于孟夏,止于岁末,耗资四千余万。拆除四周敝宅旧居上千间,修复两翼残垣断壁五十丈,并保留依锦坊部分街巷,新建遗址公园二十余亩。众称“千年府城再现历史沧桑,四方百姓新添休憩场所。”
衢州市人民政府立
200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