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情绪,更爱自己

      感谢雨馨老师的精心准备和无私分享,第二次的微课“好脾气  好运气”对我启发和帮助特别大,解开了从前困扰我的谜团,记住了好多重要的观点,比如“情绪是潜意识给意识发来的信号”等等。尤其是雨馨老师说“愤怒,是因为自己觉得值得被更好的对待”,真说到心里去了,暖暖的,很贴心。

      在外人看来,我是个乐观开朗的人,而实际上,我很清楚,自己其实并不善于管理情绪,很容易感情用事,而且一旦沉浸在某种情绪中,难以自拔,非常痛苦。虽然自己也知道情绪的出现是一种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意识层面的确根本无法控制它。而且它来的容易,送走却很难。每当自己心理承受的压力过大,一点点小事,都可能成为导火索,让我这个平常很少发脾气的人瞬间爆发,有时发火吆喝,有时大哭一场,有时入睡困难。在没接触心理学以前,常常因为无法排解这些不良情绪而感到困扰,心底一直有一种声音:谁能来帮帮我,快点儿把它赶走吧?我身边的许多人也和我有同样的困扰,比如同事、朋友和家长们,真心希望多了解情绪管理的知识,自助而后助人。

      当听到雨馨老师说:当我们越不接受这种不好的情绪时,越是去压抑它,它反而会阴魂不散,非得搅和地让我们看到它,接受到它传递的信号为止。我不禁想起一桩往事,有一次我去参加区里的心理教研,老师们分组轮流体验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其实在参加活动前,我就因为工作压力较大,而且刚刚失去了一位挚友而情绪低落)当我作为来访者和咨询师进行交流时,就我现在的情绪低落问题,咨询师问了我一句话:你能接受现在的情绪吗?我的回答是:我不接受,我就是不接受。这一问,我泪如雨下,那一刻,仿佛把所有的委屈都宣泄了出来。正是因为我不接受自己当时的情绪,反复告诫自己,这样不好,一定得努力地克服它,反而让悲伤的情绪一直跟随着我,沉浸其中,无法排解,直到咨询师的这句话点醒了我。从那以后,我知道必须接纳自己的情绪,就让它陪着你,知道它的出现实际是为了让自己知道最近的思想压力太大了。当我接纳了这种悲伤,愿意和它共处了,这种悲伤的情绪反而很快就消失了。

      对好脾气,我以前的看法很简单,就是温和、不乱发脾气,所以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单位,都告诉自己要言语温和,有求必应。在单位里,对别人提出的要求,总觉得不好意思,特别好说话,有时虽然很憋屈,也不会主动反驳,忍气吞声,结果让自己很受伤。听完微课,我更加理解了边界问题。接触心理学之后,我才知道有一个词叫边界,才明白为什么自己在工作中有时会那么气愤,有时感觉那么委屈,不是度量小,而是许多问题一再退让,是我允许了别人这样对待我,允许他人一而再再而三地侵犯了自己的边界。而在此之前,我一直边界不清。所以说“愤怒是一个人边界的卫兵”,我的感受特别深。反思自己几次在愤怒状态下,勇敢地向对方表达真实的意愿,即使对方是单位的领导,该拒绝时也果断地拒绝了,对方起初有些吃惊(因为和我以前的态度太不一样)但是结果是既守住了边界,又赢得了应有的尊重和权利,我还真应该感谢愤怒这个好卫兵呢。

      在家里也是同样的问题,面对父母,没有边界意识,对父母提出的过分要求,即使心里很不舒服,也从不拒绝,不会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爱人对此很有意见,而自己也陷入纠结焦虑之中,当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超越极限时,就会爆发与爱人或孩子的争吵(因为只敢跟他们爆发)抱怨就成了家常便饭,影响了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于人于己都不利,我想这一切都源于边界不清,还有以往对好脾气的误解。

      现在明白了真正的好脾气不是忍气吞声,没有边界的委曲求全,而是有足够的心理能量,有能力来处理自己的情绪,敢于真实的表达。爱自己,做喜欢的事情,找到自己的爱好(画画、做手工、看场电影、读自己喜欢的书,陪女儿一起练字等)当自己去安排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每天被繁杂的事务牵绊,明显的感觉到生活悄悄地变了模样,更爱生活,更爱自己了,真正感受到爱的滋养。提升自己的心理能量,拓宽自己的心理公路等级,会让我们更有力量去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和不良情绪。不再害怕或与之对抗,理解并懂得情绪背后的意图,让我们更欣然地接纳各种的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做一个幸福的女人。写到这儿,微笑已然荡漾在脸上,心里暖暖的,很甜蜜。再次谢谢雨馨,也谢谢各位同修!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