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研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了《植树的牧羊人》,谁来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本文讲了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凭着一己之力和数十年的时间,在荒漠中种出了大片的树林,把荒漠变成绿洲的故事。
(学生已经学过本课,所以默读全文理解故事内容环节省略,而改为让学生回顾并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齐读预习提示2,说出哪些是需要圈点勾画出的关键词语。
(设计意图:本课主要让学生继续练习默读,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圈点勾画。让学生读预习提示2,一是明确本节课学习方法、学习任务,二是让学生明确默读的具体方式和应圈点勾画哪些内容。)
三、默读第2段和第19、20段,找出能形成对比的内容,圈点勾画关键语句。
思考:
1.这两部分描写的是同一个地方不同时期的景象,这里的变化可以用什么成语来表示?
2.用“昔日 ,如今 。这多亏了一个叫艾力泽·布菲的老人 ”句式表达。(建议:最好用四字词语。)
(设计意图:如果说环节二是轻点一笔的话,本环节就是略写一笔。本环节为后面要进行的通过默读勾画重点语句,分析人物形象,领略人物精神活动做铺垫。这两段在视觉上心理上形成强大的反差,反映出普罗旺斯地区植树前后自然面貌和人文面貌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练习默读及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并用所给句式表达,既检测学生的默读能力及圈点勾画关键句的能力,又训练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
四、朗读末段
提问:艾力泽·布菲,一个普通的农夫,竟然凭一己之力使一个地方发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怎不令人敬佩?用 “我”的话说,老人在荒原上完成了一件什么事?
(感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我”对老人的赞美与敬佩之情,初步思考主旨。)
五、再次默读全文,圈点勾画出关键语句和精彩之处,感受人格魅力
思考:你认为一个普通的农民,却做出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最需要怎样的精神品质?请找到文本依据。
引导学生重点读第7、10、11、14段直接描写,第15、16、18、19段间接描写。直接描写中关注第7段挑橡子的语句,第11、14段中“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等内容。从时间在变、环境在变,而人物的初衷不变中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牧羊人的人格之美,精神之伟大。
(设计意图:此问题与课后“思考探究二”训练目标相似,但这样提问指向性更明确,一个“最”字,也如课后题一样化平面为立体、开放,但却凸显思维个性。此环节意在指导学生训练在默读中圈点勾画,圈出关键词语,画出重点语句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深入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格之美。)
总结:所谓牧羊人,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所谓上帝,就是那个有爱心、有耐心,聪明细致、认真,有决心而又目标远大,对美好生活有向往,无私而又能够坚持执着,能从一件小事去完成大目标的一个人。在西方宗教中,上帝的另一个名字就是“牧羊人”。一个人,当他能够保持优秀的灵魂来做出无私的奉献,并且能够持之以恒,他,就从一个普通的农夫,变成了上帝。
学习本文叙事手法
这篇文章是作者于1953年应美国《读者文摘》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文章打动了编辑,他们就派人去寻找文中描写之地,却发现那个地方根本不存在这么一位老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可是没多久这篇文章就风靡许多国家。这虚构的故事,为何能打动人?除了主人公精神的伟大、细节的生动描写外,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使得这个故事如此有感染力,成了奇迹呢?
引导学生注意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
1.如果让牧羊人以第一人称来自述,好吗?
2.把“我”设置成三十多年一直陪伴在牧羊人身边的人,是不是更好?
明确:“我”是一个旅人,一个过客,三见牧羊人,这个地方的巨大变化才更让人震撼,这个人,这个地方,这篇文章,就更有神秘感和悬念了。
(设计意图:此环节在于让学生在比较中,思考探究以一个“旅人”为第一人称叙述故事的妙处)
六、总结,布置作业
1.观看动画影片《种树的牧羊人》;
2.寻找身边的“牧羊人”,试着为他们写一段文字,记录他们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