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心愿,要每天都写作。但是并没能很好的做下来。就起原因,有的时候是因为担心被领导同事看到了,会影响工作。有的时候是没有输出,觉得写不出来什么。还有的时候,干脆就是因为比较懒,不想写。再或者有的时候平台有有限制,比如好多地方一天只能发表一篇。过了那个时间点就只能发到第二天,这也是一个蛮影响心情的事情。
从今天起,每天写3千个字。感谢简书的存在,这个地方足够私密,也足够自由。可以作为最佳的地方。而且他竟然还有记录自述功能,实在好极了。
所以,以后我会每天都来写一些文字的。题材不限,内容不限,没有思想压力,也没有包袱。只有一个目标,每天3千字。
甚至,哪怕过12点,也依然算当天的。只要有3千字。
在这么宽容的政策下,我要看看自己最久最久,可以一直写多久。
今天去听了一个学生的课后活动,掌阅科技,上市了。作为2017级第一家上市的企业,那位同学在和大家分享的时候,表现得很诚恳也很低调,也非常的谦逊。听完他的讲座后,我最深的感触是:一切的胜利,最后都是价值观的胜利。
为什么这样说呢。比如,很多人认为,创办企业,应该先活下来,再活得好,最后是活得久。这在很多时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位同学他的看法不同,他想的是,要怎么活得久,再怎么活得好。而这样自然而然是会活下来的。
这个逻辑背后的含义是,你看重的到底是什么。你是想赚快钱,拿一笔钱就走,还是想真的做一些事情,实现自己的一些理想和目标。这种价值观念的差异,决定了最后的结果。
如果目标是想活下来,活下来了再想怎么活得好,最后再思考如何活得久,带来的风险是,会模糊自己存在的价值观念,会把钱看得太重,甚至为了钱而不择手段。那样的话,建立的团队,形成的文化,最后还是否依然能够以理想为重,是否会养成很多不好的习惯,让自己根本无法走得久远?
这个理念让我想到李笑来所分享的,要看重“长期”。在进行思考的时候,一定要加上一个时间上的维度,要从长期来考虑一个事情。另外,要做能够满足人们刚需的事情,要做最能给用户带来价值的事情。
而在做事层面,他认为重要的是,做正确的事情,以及把事情做正确。
有很多企业,是选择了做正确的事情,有着非常好的价值观念,可是在把事情做正确上面,没有做到位。比如,同样是做搜索引擎的百度和谷歌,二者的理念都是想要让信息搜索更便利,可是在把事情做正确上面,百度和谷歌的表现则有很大的不同,这样导致了二者之间最后巨大的差距。谷歌选择了不作恶,百度选择了什么广告都出售。还有比如很多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包括游戏公司等,在早期的时候也都有着很好的理念,可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因为存在太多的诱惑,有太多挣块钱的诱惑,导致他们最后没能把事情做好,最后锒铛入狱的也不少。
在有了这种文化思考方面的软的定位之后,再通过工具流程制度等,来进行修复和固化,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建立团队了。这也是软硬结合的一种办法。
在这里就引申出他非常推崇和看重的一个东西: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非常具体非常实在的一些东西,他展现着企业的真实价值观,展现着团队中每一个人的思考模式、行事方式,以及最后的成效。企业文化在刚开始要从小做起,要点点滴滴的做起,虽然很慢,但是坚持做,最后一定会得到超出预期的收获的。
而企业文化这一方面,他的感受是,这是非常重要,但是又难以培训的内容。很多时候哪怕听了很多培训的课程,但是组织自身是有生命的,过几天就又都变回去了,能够落地的思想理念还是少。真正有用的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所营造出来的。企业文化非常难以培训,是因为他还取决于每一个人的自身的认知的高低。
在他最推崇的企业,是华为和vivo。 比如vivo,都不从社会招聘的,全部是从学校校招,这样可以统一思想认识。每周二都开企业文化会议。这样的公司,从长跑的角度来看,会越来越厉害。
这是一个让我耳目一新的地方。做正确的事情,和把事情做正确,倒确实是我以前没有去认真思考的话。他们之间并不是二选一的关系,而是二合一的关系。做正确的事情,重点核心在选择,如何选择一个正确的事情。把事情做正确,重点核心在执行,在过程,要如何做。但是做正确的过程中,也要面临大大小小的选择,也要选择做正确的事情。
所以,说到底,最后的胜利,依然是价值观的胜利。是做对别人好,对社会好,对社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在对话环节,也有人提了几个有意思的问题。
比如,有同学问,你是怎么处理创始团队人员之间的关系的?
问这个问题的人,我很早就认识。兜兜转转很多年,对方现在已经是一个互联网公司的总经理,从事业的角度已经把我远远甩在后面好远。从他问的问题上面就能感觉出来,我们现在思考的问题和深度已经有很大的距离。衷心地祝福他,祝福这位前同事。同样的,也祝福我自己,祝福我自己能够厚积薄发,能够坚持学习工作,能够在现在这么好的工作平台上,做到更好。
回答他的问题上来,掌阅科技老大也认为这是一个好的问题,中国式合伙人本来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从他的角度来看,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点。首先是形成一种什么事情都摊开来说的文化氛围。有任何事情,大家都摊到桌面上来讲。另一方面,要更多一些包容和宽容。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如果你不把别人的行为看做是对你的冒犯,而是看做他自身的特点,那么自己就会愉快很多,而大家的合作也会更愉快。
前者,能够让自己不委屈,后者,能够让别人也舒服。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他在自己的公司里面,是从来不报销的。个人的所有费用,都不在公司里面报销的。
有学生讨论这一点,提到这就得看财务是谁的人了。如果财务是自己的人,那么很容易引起其他合伙人的猜疑,如果是别人的人,那就更容易引起不满。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索性什么个人费用都不在公司里面报销,以身作则,避免瓜田李下,是最自律最谦虚又最有力的做法。
还有学生问到,职业经理人要怎样下海创业?
他的看法则是,看个人追求什么。如果只是追求金钱,那么并没有必要创业,上着班领着工资也能拿到很高的高薪生活衣食无忧。而创业,则是要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面对更大的压力,是有着反人性的地方的,那么若非是为了一个超越金钱,超越自身需求的目标,是很不容易面对那些艰难时刻的。
比如,在别人都悲观的时候你要乐观,在别人都乐观的时候你要谨慎,在别人都不看好的时候要有韧劲坚持到底。所以一定要想好,做这个事情自己的最本质的目标是什么。
很多时候,是为了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就像他本人,有一种要做百年老店的心态,而这样的百年老店,是他生命的延续吧。
还有一个问题是,企业如何做到专注? 最初的时候是做电子书,后来做硬件,再后来又做有声书,怎么定义专注?
他的回答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真的,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个概念的认识有多少深,会决定我们的思考层次有多深,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
比如,成同学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对“专注”这个词做了一个重新的定义。专注并不是说就只是做某一个事情不变,不是说做事情的过程,而是做事情的结果上来看的。并不是说把同一件事情做很多久就是专注,而是你想要达到的目标,你做事情的诉求和结果是一致的,哪怕在这个过程中你有很多的表现形式、
就像他们,虽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内核最后还是一样的,能够让阅读这个事情更轻松。
在回答为什么选择做电子书这个行业的时候,成同学的回答也很有意思。
他说,因为他想做一个百年老店,那么什么东西是人们会持续都做的事情呢?阅读。千年来人们都有阅读的需求,只不过载体不一样而已。所以他选择了电子书籍领域。
虽然这个行业本身并不大,虽然还面对着很多的挑战,但是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面,用着自己的产品,用一颗工匠的心情耐心的打磨产品,程同学在义和利之间取义舍利,以厚重的人格来锻造团队,来赢得合作方的信任和长久的合作,这让我对他和他的企业充满敬意,和真诚的祝福。
在最后,班级还给他颁发了一个上市顾问委员会委员的荣誉勋章。同学们真可爱。
这个勋章里面,或者包含着同学们对他的理念的尊敬,以及更多同学对拥有自己的上市公司的心愿和祝福。
(10.28,用时5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