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们的引领下

在她们的引领下

准时守在电脑前听课,网络不好,打开手机热点,时断时续,中途还是断掉了,结束后迫不及待的去看回顾,听到精彩处,还会按下暂停键记录下来,有多久没有如此认真的去学习了呢?两年?三年?可能更久。稳定的工作消磨了最初的热情,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也开始厌倦了每天重复的工作,在教学中再也找不到之前的热情。

很幸运结识了这一帮做事认真、认真到较真的人。她们可爱,可爱到为了一个小问题拍案而起;她们可敬,为了写好一句话一次又一次的斟酌讨论;她们也有点可怕,如此优秀却依然不断地学习。慢慢地,我也开始被感染,开始去关注如何提升自己,而不是被不良的情绪所支配;我开始想去阅读,想去记录,想走出去开阔自己的视野,而不是守住一方天地沾沾自喜。

胡主任在讲座中提到了她的团队,一个优秀的团队不应该是相互索取,而应该是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独木不成林,一个人再强大,也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事,一帮人只要朝着一个方向使劲儿,也能获得成功。加入了课题群,我们就是一个团队,我们就能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说实话,我的初衷不是课题,在我原有的认知里,课题里研究的那些理论是大而空的,距离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太遥远了,没有实用价值。我只是被胡主任在讲座时的侃侃而谈、收放自如所吸引,想能从她的身上学到一些课堂上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让我可以自如的驾驭课堂,提高我的教学能力。可慢慢的,我发现深度挖掘这些看似空洞的理论竟有这么多的妙处,我开始审视自己,开始改变观念,也开始跟随她们去改变自己。2019年,她们忙着阅读和写作,我也开始尝试去每天写随笔和感悟,开始一两天写一次,每次写几句,慢慢的我开始喜欢这样的记录生活,记录工作中的点滴,记录教学感悟的笔记本上越来越满,虽然只是平常的语言却让我十分满足。

凤梅老师讲到课例研究,讲到观课议课,我就忍不住去群里扒拉之前的课程,努力去跟上节奏,知道了听评课不仅仅要去观察教师的授课环节,还要去观察学生的反应,还要去对照课标,还要制作可行的观察量表,甚至要不断地去细化去修改观察量表,如果每一节课都能这样认真的去分析,把有用手段应用于自己的课堂,以后的课堂还愁不精彩吗?

讲座结束了,背景音乐响起,隐隐约约还能听到胡主任在给她的成员安排讲座结束后要做的总结,要准备收集的反馈,深切体会到她们为了每一次讲座所付出的努力,每一次镜头下的神采飞扬都有多少背后默默的付出,心底只剩感激,感激每一个人的努力和付出,不求回报,只是情怀,想做好教育的情怀。

在她们的引领下,我会努力让自己成为这样的团体中的一员,做一个有情怀的老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