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喜欢和人讲道理了,感觉没必要了,因为再好的道理,也有不对的时候,不是道理本身有问题,而是人有太多难处和意外,一样米养百样人,每个人经历不同,见识不同,认知不同,会对同一件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用国外的话说就是“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自己认为有道理很可能只是自己认为,如果拿自己认为的道理去和别人说就会变成说教,甚至会被理解为一种炫耀。我们应该懂得尊重每一位成年人的想法、每一位成年人的生活,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风景,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喜好,我们不应该拿自己的道理去干涉别人的行为,更不应该去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如果违背了大道自然有公德、有法律管制。社会上太多人拿着自己的道理去干涉别人,总是认为是好心,但真正扪心自问出发点估计都不是太好,因为人是虚荣的,更可怕的是大多数人是最见不得别人好的,更希望同化他人。这里要说下中国人的中庸之道,这就是中国人处事的艺术,因为人是最见不得别人好的,所有做人、做事不能太满,自己日子也不能过得太好,即使好了也要低调,否则容易拉仇恨,因为好的不够好,差的不算差,这样大家都高兴,提高团队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可见中国人是最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的,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足以说明中国人高超的处事艺术,历史的发展都是先战争后和平,得到和平后就要发展,发展就需要人来做事、需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社会是人组成的,如果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不好,那就会蹦,国外牛的王朝也挺多,但他们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直来直去,最终相互拉仇恨,组建的社会都蹦了。再回到讲道理这事上,对未成年人讲道理没什么问题,因为他们需要懂些道理,道理就是心中的信仰,是做事的规则,只有懂得了道理才有可能取得进步,当然也有人知道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一生,我认为这种人过不好的原因在于只是知道很多道理,不是真正懂得,因为真正懂得的道理是会让人付出相应的行动,知行合一,才能豁达。
从小到大,我身边也围绕一些讲道理的人,特别是父母,不过我很庆幸自己的成长过程,父母学历不高,但很会讲道理。为什么说很会讲道理呢,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讲,什么时候不需要讲,道理讲多了反而不好,一个人到成年该知道的道理想必都知道了,再讲多就会适得其反。在我步入大学的那刻,我听到了我爸说的最有道理的一句话,“你已经是大学生了,已经超出了爸爸的知识层面,今后在学校好好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我给不了太多意见了,也没太多的道理可讲了”。从那刻起我父母包括身边的亲人都很少再给我讲道理,很少给我建议,我有了相对的自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现在回想过去,我是幸运的,应该感谢他们。现在的我也学着更好的与人讲道理,我们的生活需要有人指点,但不需要别人指指点点,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也应该是独特的,这样才有形形色色的人,组成多姿多彩的社会。在讲道理的同时要考虑道理是不是自己的道理,真正的道理应该是大家的道理,放置四海皆准,如果仅是讲只属于自己的道理,那是自私。听别人讲道理时,同样也要学会判断别人的道理是不是真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必拿别人的道理约束自己,一路人生,有风、有雨,我们不能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别人的路,也不必拿别人的尺子,丈量自己的路,生活需要我们懂得彼此的不同,理解彼此的不易,给予彼此充分的包容和空间,花开是为了自己活着,不是为了所谓的浪漫,那些浪漫只是别人浪漫。我们只要努力变成我们心中的自己,按自己的道理活一生,我想这应该是最有道理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