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式写作新认识2020-08-26

卡片式写作新认识

看见叨叨直播自习,电脑前一摞卡片,问了他记卡片的流程:手写纸质卡片,一周回顾一次,将卡片转录进obsidian,手动做链接标签。

这样的笔记流程,最终存在obsidian里面的是最后可以成稿的卡片,也就是文献卡片或者永久卡片。我比照了自己使用卡片式写作的用法,对笔记工具obsidian和roam research有了一些新认识。obsidian相当于图书馆,放珍贵的资料;roam research相当于是在星空漫游的旅程,有无限未知,再看两款软件的logo,obsidian的紫宝石,roam research的轮子,它们都有各自的使命。


对笔记达到一定数量后我是有疑惑的,之前整理王树义老师的视频时候,看他对三个月四千多roam research笔记做了一个导出分析程序,找出感兴趣的笔记部落,再放进obsidian对这部分笔记进行进一步查看联想。好奇卢曼的卡片盒放九万张卡片是怎么做到索引联想的,又去看了叨叨和Lea翻译的《how to take smart notes》,找到了答案。

卢曼的著作涉猎颇广,学术成就很大,一开始吸引我的是他提到用卡片箱写作的方式很轻松,如果一个地方有困难了转换到另一个地方开始,一直做喜欢的事情。我开始关注卡片式写作后,写纸质卡片的时候觉得真是感觉很好的事情啊,还关注了一些笔记应用。尝试了笔记软件gingko、obsidian、roam research、印象笔记,现在处在调整自己卡片式写作的阶段。

《how to take smart notes》是后人根据卢曼卡片箱写作的原理编写的一本书,因为原版是德语,看的是翻译版。再读这本书对卡片式写作有了更多细节的指导,更加清楚怎么样使用卡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